(赢商网北京站报道)2015年商业地产风云诡辩,究竟怎样的开发商、品牌商能够适应时代变革!针对赢商网近期推出的《100位商业地产人眼中的2015》专题采访,天洋控股集团总裁助理、天洋控股集团商业管理中心总经理于国疆指出,2015年商业地产需要的是“稳”,整个行业发展节奏会放缓。同时,他还提到到: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学术委员会专家指出现在商业综合体存量超3亿平方米,这中间到底有多少优质资产?如果按照20%-30%的增速,到2015年,这一数据将达到3.6亿平米,商业会出现过剩的局面。”
此外,当记者提及商业地产面临盲目无序的建设规划、招商和运营乏力、饱受电商的空前冲击之时,于国疆却建言:“其实,三四线城市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从事商业地产领域的企业,一是不能盲目;二是要能耐得住寂寞;三是要专注、专心和专业。”
天洋控股集团总裁助理、天洋控股集团商业管理中心总经理于国疆
赢商网:您对2015年商业地产的发展有什么预判?对于众多已经加入或即将加入商业地产的企业有何忠告?
于国疆:2015年商业地产需要的是一种“稳”,发展的节奏也会相对慢一些。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2014年整个房地产的严冬来临,商业地产也遭受很大的冲击,自然也会让有些开发商冷静一些。
从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主要城市商业综合体存量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这其中到底有多少优质资产,还是一个未知数。如果按照20%-30%的增速来看,2015年商业地产的存量可能达到3.6亿平方米,就会出现商业过剩。而现在商业地产也面临两大问题:不均衡和同质化。面临如此的困境,商业地产的发展会理性一些,如果供应量得到良好的控制,行业发展将会呈现上行的轨迹。
从事商业地产最需要的就是“专注”,对于已经或即将加入商业地产的企业,你准备好了吗?就像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你是穿暖了,还是备足了干粮,还是做好一些的准备?我对这些企业的忠告是,一是,不能盲目开发建设;二是,不要想着商业地产能快速变现,要能耐得住寂寞;三是,一定要专注、专心和专业。
天洋已经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在1993年天洋以电器零售业起步,占据秦皇岛电器行业市场份额的40%,之后进入百货行业。不局限于零售行业,天洋开始进军房地产行业,以环北京为发展战略。第一个竖起天洋房地产行业大旗的项目就是燕郊天洋城,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除此之外,天洋还拥有产业地产、文化产业、金融投资等。
赢商网:如果将城市按级分类,未来一年或一段时间里,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商业项目供应情况如何?这些城市的市场需求和品牌需求又是怎样的?
于国疆:目前,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处于饱和或者过剩阶段。数据显示,上海在2016年底前开业的项目总量预计会超过330万平方米,紧随其后的是成都的320万平方米。假如以体量为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计算,仅这两座城市就要新增60余个购物中心。而沈阳也是商业地产过剩的重灾区,空置率能达到四成。
其实,发展潜力最大的反而是三四线城市,尤其是一些资源型城市,消费需求非常大,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比较高的。但是没有良好的商业体供应,商业模式还处于传统的百货公司和道路两旁的的沿街店铺。
现在,一些房企也发现了商机,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但是在进入三四线城市的时候,出现盲目做大的乱象。打个比方,当地需要的是帆船,却要一味的放一艘航空母舰。当一个30多万人口的县城,再建一家二三十万的商业综合体,能行吗?首先,现有的城市资源都不能填满商业体,品牌商家对入驻三四线城市又有顾虑,所以造成招商上尴尬的局面。而理性的开发商,应建5-8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就已经能满足当地需求。在招商上,引进消费者需要的、接地气的品牌。中国的消费经济已经转为以孩子为主导,一定要加入儿童等体验业态。餐饮品牌要选择一半在地方上本就知名的品牌,同时避免餐饮品类的重复。
赢商网:2015年商业地产人才市场会如何演变,是人才过剩还是人才紧缺?
于国疆:目前,商业地产真正的人才还是紧缺的,从事商业地产的人很多,但人才不多。市场上打着商业地产人才、专家旗号的人太多了,但是很多没有真材实料。真正缺少的是运营方面的人才,因为商业项目中最核心的不是招商,而是运营。
以天洋为例,我们拥有自己的商学院,内训与外训结合。另一方面,天洋拥有商业项目,员工、管理人员培训都会走进项目现场培训,也叫走动式培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赢商网:2014年持续爆发的O2O热潮是否会继续在2015年延续?您如何看待商业领域O2O模式?
于国疆:去年,很多人谈O2O就色变,不要把电商看成洪水猛兽,它不过是商业环境中新出现的一个业态,或者是一个商圈里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而已。而新鲜的事物一定有标新立异的地方,一定会抢走部分市场份额,但这是阶段性的。
遗憾的是这一年,实体商业没有抓住机会。不要盲目的相信电商的销售数字,每天所有线下实体店的销售总额远远超过电商平台。王健林与马云打赌,王健林放言“2022 年,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到 50% ,我给马云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
很多人说王健林打赌输了,也开始投资50亿做电商,其实这是在释放一个信号,线上线下一定要融合。市场繁荣的景象是离开不了实体商业的,线上的虚拟商业打不死实体商业,所以要理性的去看待。线下一定要挖掘线上的优势,达到整合和分化。其实,实体商业的发展就是整合、分化的过程,就如从零散店铺到百货,再到专业店铺,最后又回到购物中心一样。电商也把实体商业分为线上和线下,这种分化应该是短暂的。2015年一定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像万科、万达等企业,还有优衣库等品牌都在做O2O。
然而,如果实体商业只是自怨自艾甘愿成为电商试衣间,其实是没有本事发觉商业机遇。但这也跟联营扣点的商业模式有关,因为中间环节有太多成本增加,所以实体商业模式要变革。
赢商网:商业地产企业在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于国疆:其实,我想看到商业地产行业里的企业百花齐放,这是中国市场所需要的。现在90%的购物中心面临着同质化的问题,而真正的商业应该是一店一色,每一个购物中心都应该有独特的定位。
这就需要从事商业地产的企业独立思考、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的消费需求,做到差异化错位经营。回归商业地产的本质,解决商业需求或者是消费需求,现在很多不叫商业地产,而叫地产商业
赢商网:资本市场方面,2015年商业地产与资本市场的集合会如何发展?
于国疆:资金恰恰是从事商业地产领域的企业都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第一、要考虑资本的运作,第二、要考虑退出机制。其实,更多的商业物业也已经说明,只有持有商业地产,才能在资本市场运作地更娴熟;如果是销售型的物业,后期是做不了资本运作的。在当下,商业地产更应该学会充分利用资本平台,最终实现轻资产模式的运行。
后疫情时代,如何重新吸引消费者、留住消费者,成为商业重要的议题,也促使望京华彩商业中心下定决心开启全面升级。
本期《赢商对话》邀请到合生商业集团首席品牌官张西,分享她对商业地产发展之所思所想,以及行业洞察和探索。
作为空间内容运营领域的新秀,共享际始终在思考如何为都市年轻人提供更多样性的共享型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