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去的十年,是中国商业地产野蛮生长的十年,是中国商业地产从粗放式向精细化,从销售型向持有型,从单纯购物到体验休闲,从重开发到重经营,从被动到主动的十年。在这新旧十年交替之际,赢商网特别策划“中国商业地产十年访谈”,对开发商、品牌商、服务机构等领军人物进行访谈,讲述对中国商业地产十年变迁的感悟,梳理行业发展脉络,分享行业发展经验。
本期采访嘉宾是高力国际华南地区董事总经理林国东,其从事房地产业务经营和管理近二十年,拥有着丰富的海外及本地市场实践经验,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看待中国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在接受赢商网记者的专访中,林国东分析了中国开发商、投资者热衷海外投资的原因,谈及商业地产未来发展趋势,他认为中国地产市场亟待规范化,未来十年将会是职业经理人的黄金十年。
高力国际华南地区董事总经理林国东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房地产在海外市场的投资额创下新高,达到165亿美元,比2013年113亿美元增长了46%,其中,在商业地产交易总额中占比达到了52%,超过112亿美元。
在全球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时机下,中国各大投资机构、开发商及私人投资者都积极参与,海外投资的激增使中国一跃成为全球五大主要跨境资本来源地之一。
“近三年来,海外房地产市场成为了中国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但是中国开发商与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大本营,可以说现在或者是永远都在国内,海外投资是企业在发展路上做出分散投资的环节,为了分散风险,他们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林国东说道。
万达、绿地、碧桂园等房企纷纷在全球各地跑马圈地,狙击海外地产业务,房企海外扩张对其整体的业务板块,将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林国东认为,海外投资将对房企整体业务起到很大的帮助。“近十年来,中国人在海外升学、移民、置业等的比例不断攀升,房企开发商作为产品服务类型的供应商,除了在国内提供产品服务外,还可以延伸至海外市场,海外的中国人是其重要的客户对象。”
随着新参与者入市,寻找国际投资项目的投资者类型也日益多样化,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等物业产品,受到投资者追捧。林国东说:“中国的个人海外投资多是购买住宅楼盘,机构投资者如银行、保险、寿险、基金等,倾向于投资商业物业,而开发商更多会去海外买地。”
他分析说,“开发商海外投资一般会是购买住宅用地,因为其商业物业尚处于初级阶段,而运营刚需住宅项目是他们所擅长的。住宅开发周期较短,1-3年就可以回笼资金,企业海外投资都希望缩短投资周期,实现资金杠杆最大效益化。而商业物业投资需要经营,一般的租约是3-5年,资金运作的周期长,需要通过专业机构、团队来运营、才能拥有较高的回报率。因此,目前中国在海外专业运营商业项目的机构不多,大部分开发商都是关注住宅项目。以华润置地为例,其住宅项目所占比例还是高于商业项目,万达则以住宅项目和商铺的销售为主。
相比而言,投资机构必须要对其海外投资的资金安全负责,一般采取低风险、稳定性较强的的投资项目,而商业物业传统的收租模式,除了租金稳定外,还可持有物业权,一旦业权出售时,其财务上会有较大的收益,所以,投资机构对持有性的商业物业意向较大。”
海外投资将维持目前的情况
对于未来海外地产投资趋势,林国东认为,主要取决于外国政府对中国资金流入的热度判断,例如新加坡提高印花税,加拿大移民关闸等政策出台,势必会影响房企在海外的投资。
“从短期发展来看,海外投资将维持目前的情况。中国开发商海外投资刚起步,离制高点还有很大的距离,绿地、万达、碧桂园等一直在找海外项目操作,而安邦、平安银行等投资机构也纷纷进行海外收购。
国外是自由市场,讲究诚信,虽然国外法律站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立场,而中国法律较保障开发商的立场,但中国房地产市场受政策影响较严重,同时政策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海外投资对其信心。”
中国房地产受政策干扰严重,其不明朗、不稳定的因素,使很多外资对中国市场失去信心,要通过中国法律使得房地产行业更规范,这是林国东的心声。
“中国开发商走过的20多年路,相当于西方开发商走过的50年,甚至100年的路。中国的企业,每天都在团队管理、产品设计、营销手段等方面进步,中国的住宅产品、写字楼已经达到世界顶尖的水平,未来世界级超500米的摩天甲级写字楼,将会有60%-70%在中国落成,而住宅房地产也聘用世界一流的设计师,打造的园林住宅,已经与世界顶尖产品同步,出现了万科、绿地、龙湖等优秀房企。
相对于住宅、写字楼,中国的购物中心起步较晚,由于人才的短缺限制了行业的发展。过去培养的一帮人才,将现在的商业都做成一个盒子,千篇一律。其实商业的可塑性很强,不一定是MALL的形式,可以专门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的消费需求做出自己的特色。”
商业地产市场现状不乐观
高力国际的研究指出,中国商铺房地产市场供应量预计将于2015年达到峰值,14个主要城市中将有约730万平方米新增供应计划入市。
林国东认为,中国的商业地产市场现状非常不乐观。“目前中国各地区规划及功能划分未够完善,在宏观整体规划上需进一步调整,加强跨省、跨市、跨区的沟通机制。”
他直言,为了响应发展第三产业,很多时候政府没有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供应做规划,在土地挂拍的时候地块性质要求建设商业项目,而开发商缺乏经验、缺乏人才,而且运营的项目太多,面临着招商难、启动难等问题。“现在市场上供应量大,同质化严重,优质的产品少,客流分散。”
此外,电商冲击是目前行业面临的大问题。林国东认为,电商是大趋势,但不能完全取代实体商业,随着时代的变化,消费者的习惯改变,而商场可以提供体验式的空间,这方面的优势是电商无法实现的。
“电商目前是一个未规范的行业,很多的公司都是未注册,在税务、法律上未规范。电商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必定会有几段波折的路要走,必然还会有一场革命。实体商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向消费者提供更多资讯,包容电商的散货渠道,实现产品分销。”
地产财富将转至人才身上
林国东从事房地产业务经营和管理20年,来到中国大陆15年,见证、参与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还有房地产行业每天都在进步,正在向着更具规划、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广州珠江新城,以前仅仅是一片民房、农田用地,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三大CBD之一,珠江新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一个缩影、一个最好的代表。”
对于商业地产行业现状,他也有所担忧,“中国政府需要对地产行业有重新的判定与支持,地产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地产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需要政府去正面对待,给予其资金、成本上的支持。
行业的规划需要有尺度,政治的问题用法律来解决,而不是政治问题用经济来解决。如果是企业领导有问题,需要法律对其制裁,而不是对项目封盘,企业里有成百上千的员工,他们也是要讨生计的。地产行业需要更加自由市场化。”
对于未来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林国东认为,“前十年因势利导,中国一批房企从中脱颖而出,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设计、运营、管理等要求提高,地产的财富将转移至人才身上,这些房企老板的作用将越来越少,未来十年是职业经理人的黄金十年。”(赢商网记者/林春辉)
从去年初Chatgpt爆火,人类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狂奔的时代。如今Sora降世,这股风将如何吹进商业地产领域?
赢商网对话卓越商管总经理查君,带来其对于产品力打造、对于非标商业、主理人商业的实践与洞察分享。
我从前的一句“此熊不是彼熊,是我对今日局势的认知重点。如今再加一句:这是大部分人的熊市,不是所有人的熊市,这是我们比较幸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