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宜昌:电商冲击威力有限 百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

赢商网上海站 曹弘扬   2015-04-24 18:49

核心提示:一些百货店和连锁超市把自己利润下滑,以及批量关店主要原因归结于网购发展、电商冲击等并不符合事实。市场留给实体商业生存空间依然巨大。

  百货业的春天在哪?在4月22日赢商网上海站主办的第八期《海上赢商汇》沙龙讨论上,服务过百联、担任过大昌顾问的同济大学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研究员范宜昌认为,实体百货商业应战电商路,必须在经营模式和经营手段加以创新。他从四点诠释具体的创新方法:一、批量订货降低成本、工业化管理保证质量。二、削减传统零售铺位面积、增加体验性消费项目。三、商业业态创新需要从发现顾客需求开始,到不断努力开发新的商业业态来满足这种需求。四、传统实体商业也需要发展电商,并通过电商与实体店结合发挥出实体店体验性消费的优势。

同济大学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研究员范宜昌

  赢商网:您认为目前国内百货行业存在的困局和原因是什么?

  范宜昌:目前百货业面临的困局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头费快速上涨。当前一二线城市的实体大超市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聚客能力明显下降。2011年人工成本平均增加30%左右,平均费用率较2010年上涨20%左右,管理成本较2010年上涨20%左右。

  第二,房租快速上涨。90%以上的传统百货和超市企业经营场所以租赁物业为主,以一线和二线城市为例,过去十年租赁经营场所平均租金上涨超过50%,许多热门经营场所租赁期到以后,甲方开出的续租条件是租金翻番,还有续租要求翻四倍租金的极端例子。一些百货店和大卖场或超市在闹市区选择关门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经营不善、销售下降厉害,而是租金上涨,把盈利的店铺变成了亏本点,只好关门了事。

  第三,商圈变化,市中心空心化带来的人气不足。像上海这样的城市,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延伸,市中心越来越多的居民改善住房,选择搬离市中心居住,导致市中心的一些商业网点人气减少。一些市中心的传统百货商场销售下降、利润下降是因为城市发展商圈变化的结果。

  赢商网:您认为对百货行业造成影响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范宜昌: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年达26万亿元,同比增长12%,比2013年净增加3.12万亿。而2014年网购市场交易额为2.8万亿,那么2014年全部网购的份额还不到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绝对增长额。所以,一些百货店和连锁超市把自己利润下滑,以及批量关店主要原因归结于网购发展、电商冲击等并不符合事实。市场留给实体商业生存空间依然巨大。

  赢商网:您对购物中心正在讨论的去百货化有何看法和意见?

  范宜昌:对于讨论“去不去百货化”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目前百联股份旗下有这样一种现象,单体百货店的业绩往下走。百联下属的5个百货品牌,单体百货下降较厉的大概在15%左右。但是购物中心里面的百货,业绩和利润近年来均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前后,百联股份总业绩大概10亿元左右,但是去年百联股份的业绩达到了20.16亿。这一数据也体现了,百货业态的生命力依旧很旺盛。

  赢商网:您认为中国百货的变革出路在哪里?

  范宜昌:实体百货商业应战电商路,必须在经营模式和经营手段加以创新,当前创新型实体商业异军突起,是引领实体商业转型和发展的方向。

  1、批量订货降低成本、工业化管理保证质量。

  2、削减传统零售铺位面积、增加体验性消费项目。

  3、商业业态创新需要从发现顾客需求开始,到不断努力开发新的商业业态来满足这种需求。

  4、传统实体商业也需要发展电商,并通过电商与实体店结合发挥出实体店体验性消费的优势。

第八期《海上赢商汇》嘉宾合影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