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资金运营两大考验 金地商业空置折射房企转型阵痛

赢商网天津站   2015-05-11 18:12

核心提示:供应量全国领跑的天津商业地产市场混战正酣,一批像金地集团这样的龙头房企却在商业地产领域遭遇困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房企向商业地产的转型阵痛,房企资金实力以及运营管理能力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赢商网天津站报道)近些年来住宅利润率的不断降低,迫使房企纷纷寻求多元化发展路径谋求新的增长点,商业地产作为房企在住宅产品之外最为熟知的产品类型,正成为各大房企的转型首选。但是,供应量全国领跑的天津商业地产市场混战正酣,一批像金地集团这样的龙头房企在商业地产领域遭遇困境,天津金地商业广场将近八成的空置现状,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房企向商业地产的转型阵痛,房企资金实力以及运营管理能力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天津商业地产开发红海一片 新增供应仅次于北京

  据赢商控股战略研究中心统计,截止到2014年,全国购物中心已接近4000个,商业建筑面积2.4亿㎡,预计2015年新增量将创历史最高点达到480家。

  着眼天津市场,2015年天津预计开业大型商业项目(商业建筑面积≥3万㎡)24个,其中商业建筑面积超过10万㎡的有13个,商业面积在20万㎡及以上的项目高达5个。

  从供应方面来看,2014天津商用土地成交总价61亿元,位居华北区第二;成交面积171万㎡,位居华北区第五。到2017年,预计天津新增商业面积将达到103万㎡,位居华北区第二,仅次于北京。

  利润高、调控外 房企转型义无反顾首选商业

  通过各大房企年报不难发现,近些年来住宅利润率不断降低,但从房地产投资增速来看,房企依然可以在“白银时代”寻找到“黄金”盈利点,而这些新的增长点就来自于房企的多元化布局转型。

  住宅地产成熟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配套需求的逐步提升。同在房地产产业链中的商业地产,具有“总价高、利润率及开发风险较高”等特点,且可以通过商业运营包装进入资本市场,获取良好的融资,同时,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在住宅产品之外最为熟知的产品类型,商业地产无疑是房企转型的最近道路。

  资料显示,曾经专注于住宅的万科,2014年上半年仅北京地区1/3的销售贡献就来自于包括商业、写字楼在内的非住宅板块。转型更彻底的万达集团,将来甚至可能去掉“地产”二字,实现万达商业地产的全面转型。龙湖、首创、绿地、华润,甚至华远集团,都正在或即将增加商业地产比重。

  另一方面,商业地产始终游离于楼市调控之外,房企希望通过加码商业地产来获取稳定现金流,并分散调控可能带来的风险。这样不仅开发商能够在项目的商业地产部分获益良多,同时更拓宽了其住宅部分的升值空间。

  资金、运营考验房企 只顾销售不顾运营“毁了”商业

  一位业内人士曾表示,商业地产“三分引进,七分靠运营”,想让原本是楼盘项目助力的商业配套(商超、百货)真正发挥作用,最主要的还是需要靠后续的运营。

  对此,某商业机构负责人认为:“住宅开发的核心是出售,相反的,商业地产要想做好是不能出售的,要自持,要靠运营来获得价值增幅。金地商业广场很明显的沿用了住宅开发的手法操作商业项目,将商铺大比例出售,又不采用带租期销售等常规模式来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商铺出租或运营全靠业主方自行把控,这对项目的业态规划、品牌组合以及后期运营等方面来说是致命的问题;且开发商自持部分的大型超市和影院迟迟不见开业,未能在项目开业初期吸引有效客流,也反映了开发商在项目整体把控和推动方面方面的薄弱。”

  在商业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商业运营将被逐渐前置化,不少开发商都贯彻了“招商在前”的理念,但是“招到了商不等于招好了商,招好了商不等于招对了商”。在这种大环境下,还有很多房企将商业当做住宅配套及出售增值砝码,并不注重其中的运营。曾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商业操作案例:“一些地块配备的商业面积并不多,2-3万平米的样子,开发商一般会采用最直接的‘2+1模式’,就是F1F2引进一个超市,B1引进一个迪卡侬,搞定!”

  资金方面,住宅开发商极其重视资金周转率,这让传统房企习惯了快速拿地、规划、建设、销售,再快速循环的模式。而商业地产的主要环节是在商业体建成之后,包括定位、规划、招商、销售、运营等多方面问题,甚至新型消费方式的应对以及O2O建设等等,不仅需要更专业的人才、更庞大的资金,还需要做好对更长的投资回报周期的准备。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