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海底捞)正考虑在香港上市(IPO),已与数家投行沟通过上市的可能,最早或于明年启动,筹资最高不超过3亿美元。海底捞公关部门表示,暂无上市计划。
对于上市的好处,海底捞创始人暨董事长张勇曾在《海底捞你学不会》一书和2011年接受采访时分别表示:不排斥上市,上市让海底捞有了一层保护,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会股东能帮助海底捞解决一些难惹的人和麻烦;上市还可以促进公司正规化,也能让海底捞更为“知名”和“成功”。
但为何海底捞在多次传出上市计划后又被否认呢?
据公开资料显示,海底捞在2012年时就被曝出在四川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完成股份制改造,进入上市辅导期。还后来无果而终。
成立于1994年的海底捞,至今已有21年的历史,门店也有130家,相较2014年新增了21家门店,其中新加坡3家、韩国首尔1家、日本东京1家、美国洛杉矶1家、中国台湾1家。
外界认为,海底捞规模化的扩张,加速扩店的步伐应该是为上市做准备,但其公关部门否认了其明年上市的传说。
业内公认的说法是:海底捞经营状况良好,被业界视为典范,其并不缺钱,人员也相对稳定。这是以“服务”闻名的海底捞,并不能为其提高估值,因为“服务”是很难标准化的指标,其需要时间和人的积累。
张勇也曾对外表示过,等商业模式能够盈利并可以更轻松地复制后,海底捞才会上市。
企业是否会上市,在哪上市都是不可置否的事情,但有一点让人看着“心寒”。
“我们明年要上市了,但是别对外说哈!”这是近期采访一位传统餐企创始人的原话。
后来问询原因:是嫌麻烦!
且不止一位创始人有过类似的顾虑。
国内企业可以上市,让品牌商业化、成功化、规范化,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中国的国情是:传统餐企账务难透明、商业模式难复制,上市需排队是公认的事实。新三板对企业开放挂牌以来,很多“年轻”的互联网企业和未实现三年连续盈利的传统企业对“上市”都表示看到了曙光。
但在上市前期,除了正规的不能对外发表言论的限制外,多数企业不愿对外表露上市计划,原因就是“嫌麻烦”。
怕各“部门”、“机构”来“找事”,收“保护费”或“闭口费”。
且近日,网上就流传一篇《海底捞“过度服务”谁买单?》的文章,与去年同期的一篇《海底捞正在沦为一家二流公司吗》文章类似,以及《海底捞:神话难再续?》类的唱衰文章的出现。
文章的大意是:
这一年来,餐饮江湖变局纷起,海底捞除店面扩张、做O2O外,张勇也频频发声,在否定“家文化”的同时,称服务不是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
“过度服务”不一定是消费者需要的服务,其服务人员的高工资成本不一定消费在了用餐消费者身上,可能还有路过的只为美甲或擦鞋的“伪用户”。
文章还称,新生代并不愿为“过度服务”买单,且真正的服务未必就是“嘘寒问暖”,也有一种服务叫“不打扰”。
树大招风,这话没错。但企业发展、模式兴衰都有利弊。
服务,曾是海底捞对外宣传的特色;用户也因为“服务”记住了海底捞品牌,要想将第一印象去除有一定困难。除此之外,海底捞还在人员管理、菜单设计、智能化打造、供应链管理及投资和成立科技子公司等方面有诸多布局。
所以,海底捞,还真的不只有服务。
特海国际门店数量从2021年初的74家增加到截至2023年年底115家,遍及亚洲、北美、欧洲和大洋洲,其中,东南亚是海底捞国际业务最大的市场。
海底捞巨亏、新项目屡遭失败以及此次看似简单的人事变动,这些都影射出海底捞或许在品牌战略方面存在问题,原有品牌定位失效。
5月8日,百年人寿变更股东和注册资本正式获批,大连金运通过收购和受让持有其9.1亿股股份,持股比例11.51%,取代大连万达成为第一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