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持续刷屏一个月的“万宝之争”,在上周五万科申请继续停牌的公告出来之后,仍然看不到结束时间点。
万科申请延迟复牌至两个月后的3月18日,还透露将收购多项境内外资产,如收购全部成功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地产核心业务、新业务和海外业务方面的市场地位,并完善公司产品线布局。
因此,拥有“多项境外资产”成为万科重组对象的重要标签。此前曾有消息源对观点地产新媒体称,安邦拥有金融街、远洋地产、金地集团等地产上市企业的股权权益,也有可能推动相关房企参加万科的重组。而安邦近年来在海外频频出手,无疑满足拥有多项境外资产这个标准。
市场人士还关注于万科12月18日停牌后,A股市场的持续大幅下跌。特别是由于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熔断机制出台等因素影响下,A股连续“熔断”。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此前报道统计,宝能系持有万科总股本22.11亿股,以12月18日停牌价24.43元/股计算,持股市值高达654.97亿元。假设万科A复牌暴跌,若与大盘跌幅约20%持平,宝能系的持股市值将蒸发近140亿元。
正如观点地产新媒体报道中所述,2016年初的A股“熔断”,让万科在一定程度上收获了类似“焦土计划”的效果。
相对于熔断机制在近两周来造成的影响,“万科”仅仅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案例。熔断机制出台到暂停的短短一周时间,中国资本市场表现令人“目瞪口呆”。
资本市场不稳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前景仍未清晰,正如房地产行业一样,自从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化解房地产库存”这一政策后,至今仍未能清晰看到中国房地产的库存将如何化解,化解的时间将有多长。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去库存”早已经耳熟能详,如何快速去库存,却不是简单降价就能达成的,这已经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华泰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测算1998年房改以来的已开工未销售数据,全国隐含住宅库存为28亿平方米,按照目前去化速度隐含去化周期2.4年,远超所谓的8-16个月的正常区间。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2.4年的库存去化时间,再考虑到新增土地出让,库存去化时间可能会达到5年,但只需要大约3.8年时间,房地产企业借款利息将吞噬掉所有的利润。
“房地产全行业的毛利率水平在20%,按照当前资产负债率75%和融资成本7%简单测算,大概3.8年将吞噬掉所有的收益,还不算可能有的其他支出,短于市场出清的5年时间。”华泰证券如是测算。
这种计算很难说得上绝对准确,但不能否认,如果去库存时间达到5年,那么中国经济和房地产的前景值得担忧。
房地产与制造业一样,黄金时代才刚刚过去几年,似乎就已经成为“夕阳产业”。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仍然是缺乏长远顶层规划以及资本逐利的特性。
无论如何,在制造业已经一片暗色的当下,“技术含量”更低一些的房地产看起来还能坚持下去,最起码大型和标杆企业表现仍然是不错的。
从刚上市房企已公布的2015年度销售业绩来看,基本上都能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虽然也可以说是因为城市在分化、行业在分化、企业在分化。
融资方面,万科在2015年9月创造了3.5%的“国债级”公司债利率,引起大范围讨论。但这不是终点,随后11月,万科的公司债利率最低纪录被中海3.4%突破;12月,保利50亿公司债利率3.4%,追平中海纪录;2016年1月13日,大悦城再刷公司债利率新低,15亿元境内债券票面利率仅为3.20%;仅仅一天之后,保利地产2016年公司债券(第一期)票面利率低至2.95%(5年期票面利率2.95%,发行规模为25亿元;7年期票面利率3.19%,发行规模为25亿元)。
这是金融支持实业的一个直接体现,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此低廉的融资成本,原因正是市场流动性泛滥,这又与A股连续大跌难逃干系。
中国经济如此庞大复杂,改革转型必然异常艰难,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同样如是。
正如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在专栏中所言,2015年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巨变,“转型之后的房地产行业更像是马拉松赛道,单项目的毛利润在下降,用户体验的圈层口碑价值凸显。房地产无疑从制造业已经转向了服务业,而且它的实业属性越来越转变为金融属性”。
2月3日,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信息披露,保利同时贴出12家与碧桂园有合作的项目公司股权转让信息。
继3月份取代融创成为销售额排名第三的房企后,保利在第三季度排名再进一步,目前,已连续三个月坐定“老二”之位。
太古地产2021年年报显示,成都远洋太古里零售销售额录得21.9%的高增长,业绩突破90亿元,出租率为96%。
分析人士指,目前成都远洋太古里已经进入稳定运营时期,远洋已阶段性完成自身使命与任务,或许一直在寻找一个恰当的退出时机,以实现换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租金不尽人意,但太古地产旗下写字楼物业的出租率却保持了稳定,展现了一定程度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