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房企长期霸榜前三强的格局正在瓦解。
近日,多家上市房企陆续发布2022年10月销售数据和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继3月份取代融创成为销售额排名第三的房企后,保利在第三季度排名再进一步,目前,已连续三个月坐定“老二”之位。
此前多年,民营房企扩张迅猛,前三强的位置由碧桂园、万科、恒大和融创轮坐。
综合参考克而瑞和上市公司公告可知,2022年1-10月份,碧桂园实现销售金额为4032.9亿元,保利为3631.14亿元,而万科为3467.7亿元。
老大和老二的差距也在明显缩小。2022年1-10月份,排名第一的碧桂园比第二的保利仅仅出了401.8亿元,而2019-2021年同期,第一名分别比第二名高出1580.2亿元、577.9亿元、1193.6亿元。
民营地产龙头销售规模的大幅倒退,给保利上位的机会。根据克而瑞的数据,碧桂园、保利和万科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减少40.35%、21.1%、34.25%,保利跌幅最小。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10月份排名第三的融创今年已跌落至第十,销售额同比减少70.17%至1529.1亿元。
由于“三道红线”等融资政策的限制,部分房企现金流吃紧,经营策略转向“以销定投”,但销售的持续低迷却让房企不得不大幅减少土地投资,其中,民营房企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
中指数据CREIS显示,2022年1-10月, 百强房企拿地总额11229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0.2%,但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连续五月维持收窄态势。实际上,2021年房企投资已经在收缩,百强房企拿地总金额25377亿元,对比2020年下降了21.5%。
从拿地的权益金额来看,排名前三的均为央企,华润置地、中海和保利分别投入了803亿元、691亿元、563亿元。从权益面积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华润置地、保利和中国铁建,对应的面积为525万平方米、447万平方米、414万平方米。可以对比的是,2021年全年,权益拿地金额排名前三的房企是碧桂园、万科和保利。
此前多年,民营房企在公开市场和收并购方面表现激进,而同时期的国企、央企被市场指责过于保守。
以保利为例,曾是行业老大的保利发展自2013年之后便无缘前三,尤其是在不少房企依靠“高杠杆、高周转”实现大举扩张的时期,其更是由于规模的缓慢增长饱受争议。保利前任董事长宋广菊曾多次表示公司要重回行业前三,但直至“铁娘子”2021年退休,重回前三依然是一个未竟的梦。
新增土储影响总土储,总土储货值很大程度影响了房企未来的销售额,而销售额又是利润的来源。根据中指数据CREIS,2022年1-10月,权益新增货值排名前三的房企同样是央企,华润置地、保利和招商蛇口分别凭借1682亿元、1338亿元和1136亿元的权益销售货值斩获前三强。
房地产项目从形成销售额到确认为营业收入和利润,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
就前三季度披露的数据来看(注:港股不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季报),A股上市房企营业收入排名前三的万科、保利和中海,分别实现3376.7亿元、1564.37亿元、1213.1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4.4%、12.97%和-19.73%。按归母净利润排名,前三的应为中海、万科和保利,分别为258.1亿元、170.5亿元和130.94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34.49%、2.2%和-3.61%。
此外,2022年中报数据显示,港股和A股上市房企中,营业收入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万科、碧桂园和保利,分别实现2069.2亿元、1623.6亿元、1107.2亿元;归母净利润前三的为中海、万科和保利,分别为167亿元、122亿元和108亿元。
相对而言,国企、央企在销售、投资方面的表现比民营房企更为积极,保利目前呈现的上升轨迹是本轮房企洗牌的缩影。
克而瑞的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份销售额排名前20的房企中有11家为国企、央企,而2021年同期仅有7家。另据民生证券的报告,同比数据方面,20强房企中共有9 家同比为正,其中国央企业占比超7成,中国铁建、招商蛇口及华润置地分别以78%、53%和36%的同比增幅排名前三。
从权益拿地金额来看,中指数据CREIS显示,排名前20的房企中有16家为国企、央企,而2021年全年民企的占比依然过半。
大悦城地产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泽悦实业及重庆悦升与独立增资人订立增资协议,独立增资人同意向重庆悦升的注册资本增资约3.65亿元。
2月10日,海昌海洋公园披露与中国保利隶属公司保利文化及中国中丝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的方向主要包括发展文旅轻资产运营业务等。
9月30日,上海天空万科广场正式开业。开业三天,项目总客流32万,总销售额2520万元,且总会员数8.6万,会员销售占比超30%。
9月30日,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全面开业,超6万㎡商业面积的海西艺文商业城市地标全面启航。
万物云已厘定万物云H股股份于全球发售的最终发售价格为每股万物云H股股份49.35港元,将收取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56亿港元。
去家族化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由于吴亚军对企业“家族化”的警惕心,“去家族化”和“培养职业经理人”贯穿龙湖集团发展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