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也开始卖咖啡了:“中国式”咖啡文化正在被解构?

咖门   2016-02-04 09:57

核心提示:卖奶茶的Coco,卖炸鸡的KFC,卖草药的胡庆余堂,都纷纷开起了咖啡馆。如今,就连那个著名的安利,也开始卖咖啡了。代表“高品质感、精英身份、时尚品味”的“中国式”咖啡文化,看上去正在不断被解构。

  卖奶茶的Coco,卖炸鸡的KFC,卖草药的胡庆余堂,都纷纷开起了咖啡馆。

  如今,就连那个著名的安利,也开始卖咖啡了。

  代表“高品质感、精英身份、时尚品味”的“中国式”咖啡文化,看上去正在不断被解构。

  这对中国咖啡市场意味着什么?

  安利卖速溶,一天1000杯

  安利开始卖咖啡了。

  昨天下午,济南的一个小伙伴告诉咖sir,在济南市经七纬二路新开业的安利体验馆,开始售卖“安利牌咖啡”——Rich & Jay。

  ▲安利体验馆

  如果你曾被安利过,那很容易明白,这个品牌就是安利两位创始人 Rich DeVos和JayVan Andel的名字合体。

  安利卖的是速溶咖啡,价格很亲民,只在体验馆里卖。

  品类有拿铁、摩卡,以及安利自家的一些饮品。

  据说,刚开业的店,安利牌咖啡一天能卖出1000多杯。

  咖sir向业内人士了解到,其实安利的这个品牌很早就有了。但自去年年底至今,随着安利体验馆各地开张,才被更多人知道。

  ▲安利咖啡

  尽管这个品牌的咖啡也在售卖产品之列,一位高管还是很诚实的表示:

  我们不是卖咖啡,我们是卖体验。

  简言之,通过咖啡,让那些有购买能力的人获得更好的体验,然后为安利的产品掏出更多的钱。

  ——咖啡在中国,功效真有这么神奇?

  咖啡已成现象级IP、引流利器

  咖啡这款由精英分子最早接触的饮品,在刚进入中国时,便被视作最接近洋人的生活方式,代表潮流、有面子。

  ▲在国内,咖啡更多的是一种现象级符号

  在国外,虽然大多时候它是一款提神的功能性饮品。但在国内,则逐渐成为一个“高品质感、精英身份、时尚品味”的现象级符号。

  正因为这些内涵,除了以咖啡产品、咖啡文化为核心的传统咖啡店外,咖啡也成为一些产品营销吸引流量的利器。

  比如,卖“草药咖啡”的胡庆余堂。

  实际上它卖的并不是咖啡,而是草药饮品,只不过制作方法与咖啡一样都是萃取;

  从门店陈设来看,它根本上不是在卖咖啡,还是在卖草药。

  ▲胡庆余堂开卖草药咖啡

  再如,咖门刚刚独家曝光的韩寒咖啡馆——ONE Store & Cafe。

  无论是从咖啡馆的名字,还是从咖sir得到的一些消息来看,这都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咖啡馆。

  卖文创产品的精品店与卖咖啡的复合式经营,与“韩寒”、“ONE”两大IP的捆绑营销,显然更结实,更加深度营销。

  ▲韩寒的咖啡馆

  当然,更明显的例子就是所谓的“创业咖啡”了。

  根据咖sir的调查,很多“创业咖啡”与咖啡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它们很多甚至根本就不出售咖啡。

  咖啡之于以上种种,不过是狗肉铺外挂的那颗羊头、槟郎店门口站的清凉小妹罢了。

  咖啡到底应该怎么卖?

  安利、Coco、肯德基、中药老字号,甚至于医院、银行......越来越多看上去与“中国式”咖啡文化不搭嘎的品牌,开始卖起了咖啡。

  有着“高品质感、精英身份、时尚品味”内涵的“中国式”咖啡文化,正在被不断解构。

  这似乎为咖啡在中国市场走向大众和多样化、回归产品本质,做了一些铺垫。

  咖sir一直认为,做精品咖啡的没有必要嘲笑星巴克,做独立咖啡馆的也没有必要嘲笑肯德基和Coco。

  ▲奶茶品牌Coco也卖起咖啡

  国外咖啡市场虽然成熟,但文化不同、消费习惯不同,市场打法自然不同。

  比如,星巴克Teavana茶吧在美国市场的折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饮食习惯跨国时会遭遇的文化冲突。

  无论是饮茶习惯,还是它倡导的“慢消费”,在当地市场似乎都遭遇了“水土不服”。

  但或许同样的模式,在茶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就容易被接受。国内一些茶饮品牌,也正在向这个市场发力。

  咖sir认为,卖咖啡这件事,只要受到市场认可,就是商业上的成功。

  无论是你星巴克,还是安利。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咖门,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