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频频关店的消息不断传出,百佳超市——这家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超市几乎要淡出人们的视野。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百佳超市关闭成都三家门店,从此退出成都市场。百佳超市公关部负责人表示,尽管全面撤出成都,但百佳看好内地市场的未来。
百佳超市公关部负责人声称百佳将着力南中国区发展,但其广州大本营似乎亦不安稳。《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就在百佳败走成都的同时,2月29日,位于中旅商城的广州首家百佳超市关闭,而位于广州天河区枫叶路珠江俊园的分店也将于3月7日结业。
百佳超市是最早进入内地市场的外资企业,其首家门店于1984年在蛇口开幕。而在当时,内地零售业还处于柜台式售货的初级阶段。三十年过去了,如今的百佳超市已被大批后来者所超越,无论是比它晚进入中国市场的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等外资同行,亦或是像永辉超市这样的本土零售企业。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4年连锁百强表显示,百佳超市位于第91位,堪称垫底。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作为李嘉诚旗下企业,百佳超市的“出身”备受业界关注。而在“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的传闻之下,百佳超市的命运更加扑朔迷离。
1、来自香港大都会,却难攻下上海滩
80年代进入内地零售市场的百佳超市,是最早的掘金者。借助“超人”李嘉诚的显赫背景,百佳超市所具有的各种资源、资金实力令当时许多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从经营模式来说,百佳超市首次将一站式购物服务引入内地,让顾客可以在同一店铺购买一切生活所需。这对当时还盛行柜台式售货的内地市场来说,是非常先进的购物体验。
百佳超市对自己的定位是“以合理的价格,向顾客提供中高档的商品”,其经营商品以收货标准高,品质好而著称。时任百佳超市的生鲜经理就曾表示:“我们报损的菜也比竞争对手的品质好。”
借助和记黄埔的雄厚资金支持,百佳超市在选址上也力求精益。在广州开业的首家百佳超市聚福豪苑分店,地处莞城,临近东城,斜对面就是东莞盛极一时的雍华庭商圈。后来百佳超市在广州,深圳,成都等多地扩张,选址都是以成熟的核心商圈为主。
作为最早进入内地市场的外资零售商,百佳超市虽然坐稳了华南市场,但其北上战略却状况频出。在上海,百佳超市上演了“三进三出,屡战屡败”的一幕。
1984年,百佳超市进驻上海,在内地开出第一家超级市场,定位为中高端超市。但是2000年,百佳将14家门店以一元钱的价格象征性的转让给了荷兰阿霍德公司投资的顶顶鲜超市,仅保留梅陇镇广场一处近600平米的单店后,退出了上海市场。
2006年,百佳超市卷土重来。一改以往超标业态,首次在杨浦区国和路开出大卖场业态,然而由于水土不服,该店两年后再度悄然停业。
百佳曾以全新的高端品牌TASTE品位超市在上海古北黄金城道步行街开出其首家也是内地第二家门店。然而,从已经披露的数据上来看,可以说业绩惨淡。
在成都市场,自2005年进入市场至今,百佳先后开出6家门店,但从2010年开始,百佳连续关闭门店,最终选择退出。
来繁华的商业前沿阵地香港,百佳超市却为何玩不转内地市场?是水土不服抑或另有玄机?
2、定位失策:业态选择“乱了节拍”
从定位来看,百佳超市是以小型门店切入内地市场的。百佳超市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市场时的定位是小型超市。90年代,百佳超市逐渐转型为中型标准超市。2000年之后,百佳超市的业态逐步调整为大型综合超市。
这种“后知后觉”的业态调整影响其在内地的布局。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间,正是大卖场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大零售商以大卖场业态跑马圈地,稳固了其江湖地位。无论是家乐福、沃尔玛等外资零售商,还是永辉、物美、步步高等本土零售企业,都是以大卖场为切入点占领市场的。相比之下,百佳超市的“小店模式”难以达到这个效果。
“百佳的问题在于,在应当以大卖场业态进行跑马圈地的时候,它却以小店模式进行扩张,最终导致错失先机”,零售业专家、菁葵投资合伙人蔡景钟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另外,百佳超市的高端超市业态的也并不成功。以百佳旗下高端业态,上海古北TASTE超市为例。相关专家的分析,TASTE品位超市在选址上一开始就有问题,在高端超市还没有被广大消费者认识的情况下,贸然就在黄金城道某大厦的地下室开张,缺乏一定的商业氛围。而这里的环境对应高端目标群又非常有限,导致了门店入不敷出。
“TASTE定位高不成低不就,它主打进口高端超市旗号,但店内货品大约只有30%是进口。但TASTE又不算平价超市,这种尴尬定位导致古北高端客源会去其他高端超市,对价格敏感的客源又直接去卖场了,所以不会有太多人去TASTE”,有媒体报道称。无论是以小店模式切入的“后知后觉”,抑或是后来试水高端超市的尴尬定位,看出来自香港的百佳超市还是没有摸清楚内地消费市场的发展脉搏,使得其业态定位的步调与行业发展不在一个频率上。
3、水土不服:简单照搬香港模式
对于在内地市场的“水土不服”,分析人士认为,百佳超市将求索之路变成了简单套用自己熟悉的香港模式。
香港地域对比内地来说相对很小,购物人群比较集中,且港版百佳只有经营小店的经验。由于路径依赖,百佳超市的管理模式,陈列方式等方面,都不能完全适应内地市场。
前7-11区经理汪惟曾表示,“在香港,零售市场基本上可以说是双寡头垄断。百佳和惠康两分天下。少量的竞争对手,高比例的资本,技术集中化。巨头间的相互依赖。使得百佳在香港的经营压力远远小于内地市场。缺乏价格上的竞争。”
百佳超市在香港这座城市占尽天时地利。而到了内地,市场上完全不抑制流通渠道,相比香港市场变化很大。大卖场50%的销售额来自于杂货,这些商品的品牌集中度高,尤其是在内地市场,人们对小品牌的食品不信任,对大品牌的质量认同度高。就导致了同类超市中售卖的货品高度类似,竞争更加激烈。
“香港的百佳是非常适应环境的,而内地的百佳一直在做模式探索。90年代初港版百佳超市,主要客户群是在深圳或广东的外籍人士,沃尔玛进入内地市场后,百佳超市也尝试大超和标超,管理层从沃尔玛再到家乐福,落地似乎不易。模式一直在变,总也没能适应大陆各地市场环境。”有分析人士认为。
上海商学院教授顾国建表示,百佳虽然在内地发展年数很长,但是一直在几个关键的区域市场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缺乏发展的长期战略,因此在管理团队建设、供应链整合上都存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关店止损不失为明智的做法。
4、关店背后的弦外之音
那么,百佳真的是经营不善而关店止损吗?蹊跷的是,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在内地扩张受阻,但百佳超市还未到因经营不下去而被迫关店的地步。
以刚刚撤出的成都市场为例。一位成都商界人士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百佳在成都耕耘多年,其剩余的三家门店经营状况良好。成都市场零售业的前十强中,百佳至少可以占到第五六名,关店显得十分突兀。
再以广州市场为例,有当地专家分析,虽然百佳超市业界有所下滑,但“香港人务实的态度,新鲜卫生的概念很符合广州人对超市产品的要求”。广州本地的顾客也认为,百佳超市营业人员的素质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我们可以看到,此番百佳超市关闭系列门店虽然是在行业大环境疲软的背景下展开的,有一些行业基本面的因素在里面。另一方面,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百佳超市背后老板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的传闻甚嚣尘上,这为百佳超市频频关店增加了另一层注解。
在此之前,有媒体表示,李嘉诚还曾一度希望以30亿美元至4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百佳超市,在多家财团出价未达预期的背景下,百佳超市出售计划最终泡汤。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百佳超市母公司屈臣氏几年前一直规划的上市计划仍遥遥无期。此前,有消息称近两年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计划分拆屈臣氏于香港主板上市,还拟公开出售25%的股权募集资金约624亿港元至780亿港元。
然而在2015年年底的屈臣氏175周年年会上,屈臣氏集团董事总经理黎启明对外表示,现时暂无集资压力或急切性,亦未有上市时间表可言,这也让李嘉诚此前规划的零售战略计划再度生变。
11月29日,百佳超市和京东到家共同宣布,百佳超市45家门店已经入驻京东到家,其最新周均线上订单额(GMV)与上线第一周相比增长了超过7倍。
从品牌闭店的情况来看,去年闭店最多的业态是超市。从商业项目来看,闭店集中在百货领域。
让消费动起来的基础是提振消费者的信心,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的目的是最单纯的:消费优秀的产品或切实的服务。
春节7天,上海12座万达广场总客流达615万,总销售6.4亿+,宝龙商业上海区域10个商业项目业绩喜人,实现总客流100万+。
截至12月18日,上海成功通过招拍挂转让345宗地块,土地成交金额2889.64亿元。金地年内五度落子上海,拿下4宗涉宅用地、1宗工业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