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野蛮、粗放化发展后,国内购物中心迎来了大调整时期。今非昔比的市场环境,消费者偏好需求和时尚潮流也在变化,所配置的业态商户也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变化中,这些都驱使购物中心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调整。4月13日,在赢商网联合21世纪中国商业地产研究院发起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商业地产节微论坛上,针对“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环球MALL•‘大调整’时期,购物中心的‘取’与‘舍’”的话题讨论,台湾大鲁阁集团上海基创体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长林志松认为,在购物中心业态调整阶段,大鲁阁作为一个被取和舍的对象,要想办法被“取”不要被“舍”。
台湾大鲁阁集团上海基创体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长林志松
观点一: 大鲁阁要想办法被“取”不被“舍”
我觉得大鲁阁是被取和舍的对象,要想办法被“取”不要被“舍”。我们做的是运动相关的场景,我们在台湾做了很多个项目,包括保龄球馆等。
一直到进入购物中心,我们才发现在购物中心的互动配合上得到了新的可能性,在2014年的时候得到了新的增长,并且在国际中心开了第二家店面。
观点二: 将运动载体做成生活方式
为什么购物中心会选我们的业态进行进驻,消费者需要的是什么?
这两年运动主题非常盛行,我们也看到了全世界一些业态很好的业主在国外都是上市公司,我们会跟这些上市公司的人交流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把这样的运动载体做成生活方式,在日本做成男女生约会的场所,在日本,男人很喜欢跟女生运动,可以教她怎么打篮球、打台球,打羽毛球等。
在国外,他们的购物中心里面都有这样的业态混合在一起。
观点三: 不断探索被“取”的原因
很多时候大家需要的不是一个运动,而是一个场所大家可以相处,我们基本上也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的。
这两年不管是租赁还是运营,我们激发了很多的可能性。因为这两年我们的努力,今年保龄球世界大赛引起重视,有一个很大的媒体来做全程转播,我觉得这是值得大家期待和兴奋的事情。
怎么把一个运动做得让娱乐参与得更多,什么样的面积刚好适合,我想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如果我们做到这点就是大家取我们的原因。
把目光投向海峡对岸的台湾,一起来听大鲁阁开发董事长蔡明璋先生分析,从品牌跨界到商业地产领域的大鲁阁是如何打体验牌的?
林志松认为,强化品牌的互动体验,首先需要从消费者需求上着手,而选择合作商场也是保证体验感的一大要素。
在Cindy Andersen看来,中国市场的经济增长和韧性表现喜人,是其对英格卡购物中心在中国市场的项目充满期待的重要原因。
英格卡购物中心中国区总裁朱洁敏希望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们能够在角色切换和时间流转中,自由充盈、观己悦心、从容安乐。
复星全球合伙人、商业管理集团董事长陈健豪坦言疫情对BFC的业绩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将抓住疫情的机遇,将项目做好。
“新天地能够在上海这样一个竞争环境里面,经过20多年依旧保持活力,得益于我们的长期主义发展视角”,瑞安新天地行政总裁张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