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餐厅伺候式服务的大限到了?

餐饮老板内参   2016-06-21 09:38

核心提示:一度“服务”是海底捞的矛,但近期口碑一度急转直下。这家打着“好火锅自己会说话”广告语的餐企不得不发官方声明予以澄清。

  地球人都阻止不了的海底捞,正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做热门谈资#

  这几天,一篇名为《海底捞服务有毒》的pr稿正在朋友圈刷屏。文章列举了海底捞的种种变态级服务:例如帮小朋友代写作业、为单身狗送上人偶......

  这并不陌生,还记得几年前火爆微博的热门话题“地球人阻止不了海底捞”吗?

  娱乐过后一地鸡毛:不顾实际拉升服务口碑的做法,超额透支了消费者的预期。当时就有不少顾客到店消费后反映:咋不吹到天上去?而这一次海底捞同样招致了不少恶意调侃:

  我在海底捞上厕所,好担心服务员会不会帮我解腰带......

  我在海底捞吃饭,一个大姐拼命给我夹菜,我女朋友问我:她是不是你失散多年的亲妈?

  其他变态画面,请自行脑补.......

  海底捞好矛盾,一度“服务”是海底捞的矛,在全行业服务缺失的局面下刺透舆论,完成1.0版本的口碑奠基。

  全国各族人民都大干快上学习海底捞服务,连东莞的洗浴中心都已“海底捞化”,服务带来的红利快速被稀释。

  海底捞坐上了舆论的过山车,口碑一度急转直下。这家打着“好火锅自己会说话”广告语的餐企不得不发官方声明予以澄清。

  其掌门人张勇都在微博上感慨:“这半年,一会捧,一会揍,有点乱,有点难。”之后张勇在接受采访时,还特意声明:服务不是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

  但PR维艰,帽子扣上去就很难再自己摘下来。海底捞一年来也尝试了在食材、产品等多方面进行符号重塑,但结果好像事与愿违。

  在同行挑战力度不断加剧的战况下,“服务”这个海底捞当年的矛,此刻变成了防守的盾。但是这会不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餐厅伺候式服务的大限到了?服务也要门当户对!

  #友情提示#

  6月4日发布的《2015中国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显示:餐饮百强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用工荒”、“基层员工流失率高”已成行业普遍性顽疾。

  很多企业抱怨,愿意应聘服务员职位的人越来越少。一位从业者感慨道:以前招服务员都是按照空姐的标准,现在招大妈都不好招。一位90后农村青年则表示:伺候人的活儿不想干,实在找不到别的工作了,才会考虑当服务员。

  用工荒是如何造成的?外因可能千万重,但归根结底:是部分餐饮企业自找的。高强度的劳动、高难度的服务,没有竞争力的薪资,在农一代是务工主体时,这一切尚可维持。但是当娇生惯养的农二代登上舞台时,游戏规则就需重新设计了。

  吃得是草,挤的是奶,陪的是笑,这样的中国好员工可能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高档餐厅配置高档服务,大众餐厅配置亲民服务,这或许才是餐饮业服务的趋势。

  很多业者可能会说:我就要太监的收费标准,皇帝的服务体验。但你有没有想过员工会怎么想:谁愿意拿卖白菜的薪水,去操卖白粉的心?

  服务难度会拦住员工,服务过度会吓住客户,凡可持续的都是适配的,所谓门当户对,古人训也。

  餐厅微信号为何沦为鸡肋?你脑子用得太少,蛮力用得太多!

  #让脑袋换个体位#

  僵尸来袭!不对,是僵尸号来袭!

  业界有一个说法:2000万个微信号里,已接近40%沦为僵尸号。其中几多餐厅账号?

  有一家餐厅的掌门诉苦:我用扫码优惠两块钱的方式,累积了三十多万粉丝,可现在发一篇文章就退订1000多人,这是肿么了?

  微信掉粉是不是比女人脸上掉粉还囧?

  这其实不是他一个人的痛苦。还有餐厅老板专门耗资组建了微信运营团队,结果是文章发得越多,头发掉得越多,最后一看阅读数比头发还少。

  Why? Why?

  参中参|

  你种下个土豆,会不会想抱回个南瓜?

  因果在播种之前就已经确定。

  微信号本就不是营销工具,除非餐厅老板想化身微商。

  餐厅微信号的定位或许更应该考虑服务属性:预约订座、在线点单、微信连wifi......

  你可能会说:卖米粉的伏牛堂不是照样每天发文,卖烧烤的很久以前不是照样经常10w+......

  可是你有没有考虑,别人家的基因。你看人家四两拨千斤,人家暗地下的功夫能建起大桥墩。

  所以不要责怪粉丝无情,不要责怪员工无能。

  留点时间做做角色转换:假如我是一个消费者,我会喜欢什么样的餐厅微信号?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餐饮老板内参,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