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中国商业地产仍然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购物中心蜂拥开业。这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市场发展趋势呢?
赢商网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16年1-6月开业全国大型商业项目(商业面积≥3万㎡),共147个,总商业体量超1000万平方米。
相比2015年同期,仅减少了8个项目。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华东、华南、华中地区依然是开发商的必争之地,一线城市新增商业供应有限,基本上往郊区分布,而更多开发商选择进入经济能力较强的非省会城市,挖掘市场机会。
从入驻品牌看,购物中心明显减少百货业态的引进,超市依然是主力店,但开始倾向于精品超市,另外,影院、儿童乐园等体验业态几乎成为标配。
1、区域分布:
华东华南活跃、华北趋向理性发展
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因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商业地产开发显得非常活跃。相比2015年上半年,虽然项目数量略有减少,但华东区、华南区上半年开业项目数量却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而华中、西南、华北、东北四大区均比去年有所减少。华中,西南地区商业发展潜力较足,去年、今年都保持在前四位。
华东区以上海为代表城市,毗邻的城市如浙江、江苏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山东作为华东大省,经济、人口都相当强大,因此也成为最受开发商青睐的区域。而华南地区有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作为支撑,加上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周边城市也成为开发商关注的目标,如佛山、东莞珠海、中山等城市,商业地产迎来新一轮发展。
纵观整个华北地区,总开业数量12个,在7大区域中排第6位。华北区开发量明显收窄,市场处于疲软状态。综合分析,一是因为前几年的快速开发导致石家庄、大连、沈阳等城市供应量出现过剩,商业空置率也一度居于全国前列,目前进入消化库存状态,因此出现减缓开发的情况。二是延期开业现象比较普遍。
以河北为例,上半年仅开业4个开业项目。据赢商网河北站之前统计数据,河北原计划2016年开业项目达75个,其中22个是拟定上半年开业,如今实际只开了4个。其中原因,不外乎是招商缓慢、资金问题、工期进度等影响,大部分项目被迫延期开业。
2、城市分布:
非省会城市占六成 一线城市向郊区发展
根据统计划分的三个城市级别看,非省会城市已经占绝对主导地位,项目数量占比约60%。非省会城市重点关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如广东佛山、东莞、江浙杭州、宁波、青岛、苏州等,这些城市GDP增长较强,商业进入全面开发期,供应量充足,品牌资源也相对丰富,后市发展较为看好。
一线城市因为土地市场逐步饱和,土地成本高企,开发商进入门槛高,新项目相对其他城市更少。上半年在一线城市中心最核心区域的项目仅3个,分别是:上海闸北大宁音乐广场,广州天环广场、深圳京基KK ONE,其余21均分布在郊区。
中心城区项目基本上是旧改用地,而且商业竞争激烈,开发商进入需特别谨慎,多为资金雄厚、运营能力强大的外资企业或实力开发商的选择。随着城市外扩,城镇化发展的推进,郊区型商业的兴起和发展已经是必然趋势,未来,把握住郊区社区型商业机遇是关键,万科已经率先发力社区商业,上半年开业的3个项目均以社区购物中心形式亮相。
3、商业体量:
5-10万平方米中大型商业综合体是主流
从项目商业体量看,5~10万㎡的大中型商业项目是主流,共66个占比45%。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只有融合购物、吃喝玩乐等社交元素的于一体的综合型SHOPPING MALL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同时,伴随购物中心的发展,业态也不断丰富,娱乐会所、健身馆、剧场、海洋馆等各种业态纷纷被引进购物中心,商业体量也相应的要求更高更大。
一线城市及非省会城市较多3-5万平方米的小型购物中心。一线城市较少大体量的地块出入,而且寸土寸金,所以小体量项目也较多见,非省会城市下面的三四线城市,由于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经济能力相对偏弱,更多是因地制宜选择小型商业项目,更适合所辐射范围消费力。
另外,省会城市郊区以及非省会城市,因为地价便宜,有一定旅游文化资源,更容易产生大体量商业项目,典型的有上海迪士尼、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
4、开业时间:
春节前夕、五一假期是开业高峰期
“黄金假期”也是消费黄金期,购物中心开业一般都会选择这些假期或者前夕的节点。上半年开业项目集中在元旦、五一两个假期期间,1月份是高峰期,主要是赶春节假期,共有47个项目开业,2-3月是开业淡季,刚过完春节,消费群体回归工作状态,工作忙碌消费时间也相对缩减。5月是次高峰,其前后的4月、6月开业也比较密集。因为上半年推迟开业项目较多,预期下半年国庆前后会出现另一个开业高峰期。
5、开发商:
民企开发商是主力军、零售企业集体进军商业地产
下半年开业项目的128家开发商企业中,民营房地产企业是主力军,共102家(不含零售连锁企业),占比80%。全国商业地产开发热潮掀起,再加上土地捆绑商业配套、各地政府的支持推动,各大企业主动或被动蜂拥进入商业地产领域。民企代表企业万达集团仍然以数量取胜,上半年开业8个万达广场,1个万达文化旅游城。央企(国企)以及外资企业则相对谨慎稳健,进入的城市也是成熟市场,如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零售企业开发商竟有17家,均为百货、商超零售巨头,包括三家外资零售巨头。因为门店租金不断攀升,电商的剧烈冲击、传统零售模式的滞后,百货商超等零售企业的日子日渐艰难,关店、缩减面积成为普遍现象,转型成为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进军商业地产开发自持物业,不但可以解决租金上涨的问题,打造购物中心业态,也可以一改现状单一的零售模式。
这些零售巨头,如百盛、沃尔玛、步步高等,拥有丰富的商家资源以及较强的商业运营能力,进军商业地产优势明显,竞争力不可小觑。永旺旗下的梦乐城、步步高的新天地系列,已经打造成购物中心品牌发展连锁项目。
6、进驻业态及品牌:
百货淡出超市仍是主力业态、体验业态受青睐
在半年开业的147个项目中,有效统计到引进超市业态的有97家,其中精品超市占25家(如果加上未确定的部分,这个数量会更高。)超市仍然是购物中心的主力业态,不过随着城市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对品质追求的提升,“小而精”的精品超市越来越受欢迎,渐渐取代大卖场的位置。而引进百货的项目仅19家,百货业态明显出现渐淡出购物中心的迹象。以万达为例,万达上半年开业的8个购物中心仅1个配有百货业态。
同样在有效入驻品牌数据中显示,引进影院的有98个,儿童乐园的95个。影院、儿童儿童乐园两大体验业态因聚客能力强,后者还能有效带动家庭消费,因此,购物中心基本上将影院、儿童乐园视为标配业态。此外,健身会所、儿童教育、亲子DIY也成为众多购物中心的青睐的业态。
在开业的147个项目中,引入国际快时尚品牌的41家(该数据样本的国际快时尚定义为ZARA、H&M、UNIQLO、Forever21、MUJI、UR、NEWLOOK、i.t),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江苏、湖南四大城市。从入驻项目看,满足国际快时尚选址条件的项目基本上都引进了这些品牌。从选址看,国际快时尚品牌的选址开始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如浙江台州、江苏镇江,广东湛江、四川资阳等地。另外,国内快时尚品牌MJ style (笕尚)快速布局,和国际快时尚几乎同步入驻全国购物中心。
7、购物中心涌现新颖业态
上半年开业的购物中心出现了不少新颖的业态,非常值得大家参考。比如开辟屋顶农场、家庭娱乐中心,生活馆等,佛山佳盛购物中心广场甚至开设室内马术培训基地、卡丁车俱乐部,更典型的还有长沙梅溪步步高新天地的中国首家飞行体验馆旗舰店、中国最大屋顶天空农场、湖南首家高规格立体汽车展馆。另外,跨境电商体验中心、海洋馆、生活馆、集合店等业态也频频出现在购物中心里。
附《赢商网2016年1-6月开业全国大型商业项目盘点》:
美国的购物中心等实体商业是基于美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而做业态分类的,并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行业的发展而不断细分。
从去年初Chatgpt爆火,人类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狂奔的时代。如今Sora降世,这股风将如何吹进商业地产领域?
银泰商管运营的温州瑞安新湖银泰城和杭州临平银泰inPARK2个项目同期开业。
作为新城商业龙城首子及2024年首开项目,太原吾悦广场开业10天,客流146万,销售额82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