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商品涨价,人们大多想到的是房子。但还有一种商品,它的涨价速度也令人咂舌。
2016年11月17日,东阿阿胶发布公告称,结合市场供需情况将公司重点产品东阿阿胶、复方阿胶浆和桃花姬阿胶糕出厂价分别上调14%、28%、25%,零售价亦做相应调整。据 21世纪经济报道称,在2001年至2016年的15年间,东阿阿胶零售价从每公斤130元涨至约5400元,涨幅超40倍。
涨价背后的动因如何?消费者是否认可?赢商网进行深入了解,并近距离观察。
价格疯涨的东阿阿胶
东阿阿胶公开表示,公司此次价格调整,是把毛驴当药材养、从源头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内在需求,有助于反哺上游原料产业的发展。与前几次调节的解释相似,东阿阿胶将提价的诱因归结于作为阿胶主要原料的驴皮采购成本不断上升。
但消费者有着另一种看法,“每年过节回家都会给家人带一些阿胶产品,前几年都是挑东阿阿胶来买,毕竟是几十年的老牌子。但近几年,同仁堂也开始做阿胶,而且同样的规格,价格要比东阿阿胶便宜几百,一样的东西,放着便宜的不买买贵的,谁会这么傻啊”。一名北漂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图片分别来自东阿、太极、同仁堂官网)
“商品涨价没有合理不合理之说,涨价还是要看能否留住消费者。从目前东阿阿胶销售量来看,它近几年的销售量并没有明显增长,这说明消费人群正在流失。商品的溢价能力有限,频繁溢价反而会引发消费者不满。”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对此事件这样解释。
可见,由于对东阿阿胶的天价难以接受,一些消费者放弃购买或转向其他品牌。面对市场和消费者的质疑,东阿阿胶董事长秦玉峰也有自己的说法,他曾对媒体表示,东阿阿胶涨价是在做“价值回归”,最终体现是将东阿阿胶打造成“药中茅台”,走高端奢侈品路线。
虽然东阿阿胶提出了“价值回归”的理念,但就目前市场消费人群的反应来看,对于频繁涨价,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
原材料稀缺造成成本高涨
国家畜牧统计年鉴显示,我国驴的存栏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100万头下滑到目前不足600万头,而且还在以每年3.5%的速度下降,这跟日益增长的阿胶药用需求量构成了矛盾。且近些年涌入阿胶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毛驴的需求量激增。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按中国市场阿胶销售量估算,需要驴皮400万张左右,而国内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
从数据来看,的确国内阿胶行业企业深陷原材料不足的困境。但市面上的阿胶品牌不少,记者登录东阿阿胶、太极阿胶、同仁堂阿胶官网对比价格发现,同样是250克的阿胶块,东阿阿胶的价格要比太极和同仁堂高200-300元不等。成本的增加也迫使这两个品牌的阿胶产品价格有所上涨,但上涨的幅度和频率并没有东阿阿胶高。
那么同样面临成本上涨和竞争加剧,为何东阿阿胶的价格要远高于同级别产品呢?东阿阿胶持续涨价究竟是由于成本上涨,还是在刻意涨价来获取更高利润呢?对此记者采访了东阿阿胶的相关人员,但在截稿前并未得到答复。
对于成本上涨促使阿胶产品涨价一事,清华大学研究院曹健认为,“东阿阿胶持续涨价,而其他企业不涨价跟原材料并没有太多关系。最早的阿胶讲究的是地道药材,东阿当地自产的毛驴皮效果是最好的。但目前来看,包括东阿在内的阿胶生产厂家都面临着原材料不足的问题,所有企业已经开始在全世界找驴了。东阿也不再仅限于用当地毛驴皮来生产阿胶产品,所以这已经偏离了它最初的地道药材的初衷了。同样面临原料缺失,而东阿阿胶的产品价值也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东阿阿胶涨价,只能说是它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问题了。”
多家阿胶企业争抢市场
《2014-2020年中国阿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可行性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阿胶行业出现了几张新面孔,分别是同仁堂阿胶、太极天胶等。同仁堂阿胶的生产主体是在港交所上市的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公司,目前产能虽然远不及阿胶双寡头(东阿阿胶和福牌阿胶),但是在未来规划中,产能将扩大4倍。其销售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在传统强势品牌的带动下,这块业务被看好。太极天胶2013年初正式经营,在西南有一定市场,产品定位策略偏于中高端,售价略超同仁堂,但出厂价未必高于同仁堂,以提高渠道商积极性。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称,从市场价格来看,十几年来驴皮价格上涨了100多倍:2000年市场上每张驴皮价格仅有20多元(每张驴皮约3.5-4千克),到2013年每张驴皮已飙升至600元左右,而到了2014年更是暴涨至1500元,2016年每张驴皮上涨至2500元以上。正因为驴皮价格的疯涨,使东阿阿胶产品的涨价似乎成了必然。
以一张驴皮2500元、重量4~5公斤计,按照3:1的出产比例,单品原料成本大约要700元/斤。驴皮价格上涨对于毛利率高达70%、出厂价高达上千元元/斤的东阿阿胶来说,压力不会很大,但是对于那些出厂价只有几百元的现有及潜在竞争者来说,或许只有略超过10%的利润率,驴皮稍稍涨价,企业盈亏平衡点的底线轻易就会被击穿。因此,驴皮价格上涨,东阿阿胶可能乐见其成。东阿阿胶2015年年报显示,2015年底,东阿阿胶预付款项约为3亿元,比2014年底2.1亿元增加了41%,预付账款中的很大部分就是预订驴皮的款项,对驴皮价格的上涨客观上起到了顺水推舟的作用。
东阿毛驴交易市场上线开市
史立臣表示,“频繁涨价造成消费者的流失,很多市场就释放出来了,所以说东阿阿胶市场份额的缩减是明摆着的事,这不是别人造成的,是他们自己一手而为。”
东阿阿胶2016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5亿元,与2015年同期的37.85亿元增长了5.29%。仅从数据来看2016年东阿阿胶的表现尚可,但记者注意到,东阿阿胶2014年第三季度营收26.04亿元,2015年同期增长45.35%,2016年第三季度的增幅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幅出现了明显回落。
眼下,驴皮不够,杂皮来凑,已经成为行业内几乎公开的潜规则。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浙江省食药监局发布的该省2016年第2期药品质量公告中,包括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山东一笑堂阿胶集团百年制药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阿胶类产品均被查出含有牛皮源成分。西部一家明胶类企业高管表示,阿胶行业之所以造假泛滥,根本原因便在于产能瓶颈突出,面对日益突出的产能矛盾,阿胶行业开始考虑从源头上解决该难题——养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毛驴的役用价值逐渐弱化,其药用、肉用价值慢慢凸显。随着近些年中药市场的复苏,尤其是在阿胶产业的蓬勃发展,毛驴的药用价值逐渐被认可并广泛关注,‘把毛驴当药材养’的理念使毛驴综合价值提升了5-6倍。”秦玉峰曾对媒体这样说。
2015年11月,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在山东东阿成立,吸引到山东、河南、新疆、青海、内蒙古等毛驴养殖和生产企业参会,行业抱团整合发展以抵御驴存栏量的下滑。2016年12月,中国驴交易所、东阿毛驴交易市场在山东东阿上线开市,旨在以“互联网+毛驴”的方式建成覆盖全球的毛驴线上交易平台,形成驴产业大数据。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阿胶今后仍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预计未来仍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可以通过规模化养殖,确保阿胶原料的正宗,稳定阿胶产量,就可以抑制假阿胶在市场上的份额。从战略层面看,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市场竞争,以及恶性竞争的局面,东阿阿胶短期内流失掉一部分低端消费者,但树立了高端的品牌概念。伴随着消费升级,这条高端精品路线能否走得通,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10月1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胡润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云南白药、宣字、松鹤延年3家品牌榜上有名。
全球奢侈品销售走向并不明朗, 特别是中国消费者未来在哪个国家消费都很难预测, 太古内地商场的重奢零售销售都受到了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