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超高的赚钱能力,却常常被吐槽销售增速跟不上老牌对手的中海看起来已经在默默提速了。
11月8日,中海发布10月销售业绩显示,2017年10月,中海(连同其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为169.5亿港元,而相应的楼面面积约为113.33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下降18%、9.6%。
至此,2017年首10个月,中国海外系列公司的累计合约物业销售约为2005.94亿港元,同比微增2.3%,相应的累计楼面面积约为1242.16万平方米。
华北地区销售冠军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公告,10月份,中海在各区域的销售分别为:华南地区19.09亿港元、华东地区11.85亿港元、华北地区23.71亿港元、北方地区40.02亿港元、西部地区9.25亿港元;此外,在香港及澳门,中海亦有10.67亿港元的销售。
而前10月,销售业绩最好的前三个地区,分别为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华南地区,销售金额分别为392.83亿港元、310.35亿港元和221.28亿港元。
至于内地销售业绩最差的地区,则是西部地区,销售金额只有149.28亿港元,不过这或许和西部地方平均房价较低有关。因从销售面积上看,西部地区为119.81万平方米,比华南地区销售面积115.96万平方米还要略高,但华南的房价明显较高,使得成交金额反而进入前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海手上另一个地产平台,中海宏洋的销售业绩并不算太高,前10月销售仅316亿港元,10月单月甚至只有25亿港元左右。
对于接下来的销售,不少分析师都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此前中金公司发布的报告中指,预料中海第四季会有价值逾千亿元的新项目推出,而明年的销售速度将加快,相信已锁定4500至5000亿元的可售资源,这意味着明年销售增速达20至30%。
千亿拿地目标达成
对于销售的增长来说,中海增长更快的是拿地的速度。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中海月报显示,10月份,中海在福州市、大连市、宁波市、苏州市、南京市和江门市收购了11幅地块,应占楼面面积合共约173.68万平方米,其中三幅地块将会以合作模式发展。
中海表示,就相关土地收购应付的土地出让金约为156.42亿元,而此数字已经高出了中海10月的销售金额144亿元。这还没加上中海宏洋在10月购得的常州地块,土地价格约为10.3亿元。
事实上,自颜建国回归中海以来,拿地便一直可用“积极”二字来形容。
今年第三季度中海于18个城市支出地价335亿港元新增29幅地块,而整个上半年仅新增27幅地块,共计新增总建筑面积1200万平米,新增权益建筑面积1030万平米。
因此中海前三季度累计土地支出费用达815亿港元,而再加上10月购地支出约184亿港元,其年初公布的全年千亿港元购地目标已基本完成。
不过,中海拿地虽然积极,但溢价率并不算高,以中海今年在北京拿下的六宗地块为例,溢价率均未超过50%,其中有两幅甚至是底价成交。
另一方面,为了降低风险,中海也开始倾向寻找合作伙伴以联合体形式拿地,中海+保利两大央企联合出击也成为北京土拍市场的常见组合。
过去的这一两年,央企也成为“地王收割机”,中海似乎也不例外。此前由统计显示,今年仅前8月,中海已获八个地王项目。
这意味着,中海的这些地王将以豪宅产品面试,简而言之,未来中海的销售项目中,豪宅类型或将越来越多,这将继续维持中海的高利润率的同时,也未销售和资金的使用带来不小挑战。
中海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凭借其卓越的商业运营能力和持续的创新精神,荣获“年度商业地产领军企业”奖项。
地产商“分手”核数师,一方面,市场下行之际,房企不希望审计师出具不利报告;另一方面,监管力度加强,审计师出于风险考量而辞职。
房企大规模的毛利率下降现象主要归因于土地成本和销售限价,此外城市布局,尤其重仓北方城市,也拉低了部分房企的利润表现。
今年“五一”期间,融创商业总客流突破400万,总销售额同比提升6%,入驻品牌再创佳绩,产生全国销冠品牌1个、区域销冠6个、全省销冠28个。
关键词:融创 2024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