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IPO观察:服务逆天的“炒股高手”市场地位几何?

第一财经APP 李隽   2018-05-22 09:36

核心提示:“海底捞”这三个字首先让人想到的是“逆天”的服务,然而这三个字本身的含义,其实也有一点“抄底”的味道。

  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底捞”)在港交所发布了招股书,正式开始其IPO之旅,“海底捞”这三个字首先让人想到的是“逆天”的服务,然而这三个字本身的含义,其实也有一点“抄底”的味道。事实上,按照招股书的披露内容来看,海底捞还真有可能是炒股高手。

  尽管海底捞号称火锅行业排名第一,但完全没有披露其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相比A股IPO严谨的对披露竞争对手资料的要求,港股IPO的披露要求显然要宽松得多。另外,海底捞雇佣的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下称“沙利文”),其服务的客户出过不少问题,这些新股最终原形毕露长期停牌或者股价大跌的公司很多。

  海底捞买了什么股票?

  “海底捞是全球领先、快速增长的中式餐饮品牌,主打火锅品类。我们认为,海底捞品牌在中式餐饮行业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为极致服务体验和就餐体验的代名词。”招股书当中,海底捞如此形容自己。

  然而“海底捞”三个字来看,本身也有一定“抄底”的意思。在海底捞招股书的“财务资料”一栏的“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当中,披露了海底捞对股市的投资达到3426.5万元,但是并没有海底捞的具体持仓。

  2015年、2016年、2017年底,海底捞在沪深交易所持有的股本证券,分别为295.4万元、262.3万元和3426.5万元,在2017年似乎海底捞很好的把握了全年牛市的节奏,主要大幅增加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本证券的投资。

  对此,深圳一位保荐代表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香港IPO的披露要求来看,其严谨程度不如A股,如果是海底捞要在A股上市,那么招股书当中,就必须就要披露这些持仓股票到底是哪几只和持仓数量、额度、比例等,甚至是否涉及战略投资的各种意图;不仅仅是招股书,就算是普通年报的披露也有相应要求。

  “我们亦有逆向回购国债”,“逆向回购国债为固定利率的保本短期投资”,2015年到2017年底,购买金额分别为700万元、760万元和1620万元。

  “我们于往绩记录期投资于该等金融资产,乃因我们认为我们能够作出适当投资,以更好的利用有关现金,从而在不影响我们业务运营或资本开支的情况下,提高我们的收入。我们的投资决定乃逐个作出,并会审慎考虑众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及预期收益以及该等投资的潜在损失。”海底捞在招股书中如是说。

  不过相对海底捞的规模来看,上述3000多万元的股票投资其实并不算多。2015年到2017年,海底捞的营业收入从57.5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06.37亿元,复合年增长逼近36%;年度净利润从2015年的4.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70.5%。

  海底捞运营餐厅一共有320家,其中296家在中国内地。2015年到2016年,同店销售额增长14.1%,2016年到2017年则增长14%。2015年到2017年,整体翻台率为每天4.0次、4.5次和5.0次,根据沙利文报告,此水平远高于中国主要中餐品牌的水平。

  “根据沙利文调查,海底捞在中国主要餐饮品牌中拥有最强的品牌知名度,并且是最受欢迎的外出就餐选择。”从2017年的顾客人均消费来看,从高到低分别为海外每人179.6元、一线城市每人98.3元、三线城市及以下每人94.5元以及二线城市每人92.6元。

  海底捞市场地位几何?招股书披露不透明

  海底捞在招股书中“行业概览”的一栏称:“我们就编制及使用沙利文报告向沙利文支付的合约款项为68万元,且我们相信该等费用与市场价格一致。”

  “沙利文已进行详尽的一手研究,包括与领先的行业参与者及业内专家讨论行业的状况。弗若斯特沙利文亦已进行二手研究,涉及审阅公司报告、独立调查报告及其本身调查数据库的数据。”沙利文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对宏观经济数据及特定相关行业驱动因素进行绘制,而获得预测总市场规模的数字,海底捞如是说。

  不过沙利文这家咨询公司所助力上市的企业,过往不少的记录并不理想。因为涉嫌财务造假而长期停牌的博士蛙(01698.HK)、诺奇(01353.HK)、辉山乳业(06863.HK)等多家公司,让持股的投资者百般无奈,复牌时间遥遥无期;而米格国际(01247.HK)上市后至今股价暴跌九成,雅仕维(01993.HK)也暴跌六成,投资者损失惨重。

  2017年,就算是有腾讯撑腰的阅文集团(00772.HK),挂着独角兽的光环,上市后照样跌跌不休,上市半年内股价几乎已经“腰斩”。对此,弗若斯特沙利文相关负责人曾经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将过往某些已上市企业发生的经营或财务问题归咎于独立行业顾问,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恰当。

  一位QDII基金经理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因为港股披露的要求不如A股那么严谨,他一般不会买热门的港股IPO企业,多数案例事后股价表现来看,其实这对投资者来说并不划算。如果咨询公司对市场地位的描述不准确,肯定也对港股的新股质量造成影响,尽管有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光环,但港交所对财务资料的披露要求,严谨程度的确不如中国内地,这也直接造成很多在内地上市不成的公司,才考虑来香港挂牌,这些公司质量总体来说并不理想。

  “在所有中式菜品中,火锅在中国中式餐饮市场占有最大市场份额,按2017年收入计,其市场份额为13.7%。”“根据沙利文调查,以麻辣口味文明的川式火锅,约占中国火锅餐厅市场的64.2%,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火锅类型。”

  “火锅餐厅市场的总收入,由2013年的281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36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6%。”餐厅数目从40.6万家增长到2017年的60.1万家,预计2022年将增加至89.6万家。

  “若按若干绩效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翻台率、年度收入及年度客流量)计,海底捞在主要中式餐饮品牌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0.3%,然而报告并未披露前五名其他公司,只是用ABCD四家公司代替,市场份额分别为0.1%,四家公司分别是江浙菜、西北菜、火锅、四川菜。

  而就火锅餐厅来说,前五大经营者的市场份额总额为5.5%,而第一的海底捞是2.2%,其余几家公司的名称,报告里面也是用CEFG来代替,没有披露具体公司真实名称。

  对此,上述深圳保荐代表人认为,如果A股上市的话,那么海底捞必须是要写明上述几家公司的名称的,港股市场这么做的话,可能是为了避免竞争对手攻击,但这样就显得信息很不透明,投资者也无从考究其真实性。

  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招股书当中披露的市场背景报告,都是建立于一系列假设之下,本身就只能作为参考。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第一财经APP 李隽,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