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业变迁简史(上)

赢商网 王博   2019-04-26 14:08

核心提示: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重镇,几百年来在中国经济发展走向上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中,赢商网小编将为您简述天津商业的发展变迁。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重镇,几百年来在中国经济发展走向上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自1404年天津建卫至今已615年,天津历经繁荣发展,也曾饱经战乱,可以说天津的发展史即是中国的近现代史。本文中,赢商网小编将为您简述天津商业的发展变迁。

  天津商业1.0时代 京畿重地与码头文化

  “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

  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直沽设卫,筑城,并赐名“天津”。津,渡口,寓意“天子渡河之地”。天津由此得名,并成为京畿门户,军事地位日益重要。但其实早在元代,今河东区大直沽一带就已经开始形成早期商圈的雏形。

  元代的粮赋运输以海运为主,大直沽则是元代直沽海漕的中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天津是北方唯一供奉妈祖的城市)。这里有接运厅、海运米仓等各类办公机构,大直沽客商云集,成为了南北货物往来的重要集散地。明政府用运河漕运取代海运,漕运中心移至小直沽(三岔口一带),加之其离卫城较近,大直沽失去了发展优势,但仍不失为天津城东第一大重镇。《津门保甲图说》中记载,清代中期,大直沽地区的铺户(商店)和负贩(小贩)户数占比将近一半,可见大直沽地区当时的商业化程度之深。

  津门俗谚曰:“大直沽三件宝:古庙、烧刀(指酿酒业)、台子高”。漕运枢纽、庙宇林立、酒业崛起(时至今日,大直沽腹地仍有老牌酒厂酿造的直沽高粱酒),这三个要素有力地促进了大直沽人口的增加、聚落的扩大和商业经济的繁荣。今大直沽六号路、八号路之间的海河边上(万达公馆前),还有一座牌坊,正面书“元海津镇”,背面书“古直沽渡”。天津以“直沽”冠名的街道曾有近20条之多——“大直沽三号路”至“大直沽十三号路”,还有直沽街、沽前街、沽后街等,足见“直沽”二字对天津的影响力之深远。

  金元时期以来,天津因“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很快成为中国北方商品集散中心。至明清年间,大运河全线贯通,政府准许漕船负载土特产品,免征税钞。运河成为新型商路,造就了天津“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以利京师”的特殊地位。建卫以后,天津繁华区开始往海河上游偏移,集中在南运河南岸北大关,今老城厢一带以及海河西岸天后宫附近的宫南、宫北大街。二十世纪初叶,繁华中心向城市新区扩展。

  天津历史最久远的商业街——估衣街,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估衣,即旧衣服或原料较次、加工较粗的新衣服。码头文化催生了估衣街的诞生,贩夫走卒处在社会底层,更偏爱物美价廉的半旧衣物。今时今日,天津仍有大胡同、淘宝街等价格低廉,路边摊风格的商业形式存在。

  码头文化

  天津就是一个因水而生,因水而荣的城市。无论建卫立仓皆沿着海河一字摆开(天津城市发展沿河而生,很多道路蜿蜒曲折,本地人也经常迷路),本土的天津人最初也是靠着这一河流水吃饭。海河两岸多仓储卸货之地,码头林立,人群密集,受燕赵之地慷慨之气的影响,天津人形成了做事不拘小节,豪爽又带痞子气的特殊地域性格。

(图片由星光下守望提供)

  码头文化的主体是没有土地的农民,他们以“闯码头”的形式进入天津,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属于小农式的,他们讲义气、抱团儿、淳朴,却也易伴生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性格弱点。初到天津的人可能会惊讶于天津堂堂直辖市竟然没有夜生活,感慨天津的生活节奏比北上广慢了许多。这些与天津的码头文化不无关系,码头工人安贫乐道,一句口头禅“乐呵乐呵得了”最能体现天津人的乐观态度。

  80年代,海河二道闸的修建使海河丧失了传统的漕运功能,海河两岸的工业仓储设施因此失去了便利的交通条件逐渐外迁。城区海河两岸由漕运带来的繁华渐渐转为萧条,取而代之的则是观光游船业的兴起。

  1.0时代不得不提的天津商业标志

  估衣街

  估衣街是天津最古老的商业街,坐落在老城厢附近,东北角和北大关之间。估衣街可不只卖估衣,瑞蚨祥、谦祥益都在此开店。20世纪30年代初期,达到鼎盛时期,这里成为华北地区绸缎、布匹、毛皮、服装、笔墨文具、中药材及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估衣街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商业街,既有传统商业,也有现代新兴商业;既有大商店、大饭庄,也在白天正常营业时间之前,开放有“晓市”。

  古文化街

  前文提到,天津是中国北方唯一供奉妈祖的城市,但是天津人对于“妈祖庙”有自己的称呼——天后宫(娘娘庙)。天后宫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每年天后诞辰,以天后宫为中心举行大型民间庙会活动,沿河船户、周边信众亦纷纷到来,各地商贾云集,造就了天津最著名的商业街——宫南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的繁荣。

  “八大家”

  早年天津的豪门巨富有“八大家”之称,至于这“八家”究竟是哪八家,随着年代的推移,也有着不同的说法。但从这些升沉嬗变,也可以反映出天津近代社会经济演变的历史面貌。

  咸丰初年,流传着一个有关八大家的口诀:韩、高、石、刘、穆,黄、杨、益照临(张)。口诀的流行,说明他们这些家族在当时已成为社会上公认的八大家了。八大家之中,其发家主要依赖于盐务的有四家(高、黄、杨、张),粮业的三家(石、刘、穆),海运业的一家(韩);其中身兼大地主的二家(石、刘),其他家族在发家后亦有广置田产成为大地主者(如穆、杨、张等)。这些家族在财产膨胀之后,又根据自身的财势,广泛投资于其他方面,比较集中的行业是典当、粮食、银钱号、绸布、杂货等。从八大家产业布局,不难看出天津这时已成为通商口岸兼工商业城市,商业、金融业有了急剧发展。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豪门谦祥益万达公馆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