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行业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20元的镜架,200元卖你是讲人情,300元卖给你是讲交情,400元卖给你是讲行情。”
这背后揭示出的行业“暴利”似乎早已是公开秘密。然而现实中,街边的眼镜店往往撑不了几年就倒闭,一茬接一茬的换,连已经上市的头部企业博士眼镜,也逃不过“开两家关一家”的魔咒。
一方面,传统品牌卖的贵,赚的少,举步维艰;另一方面,LOHO、JINS、木九十(需求面积:30-40平方米)等新零售品牌在各大商场、购物中心悄然崛起,吸引着90、95后们的注意力。一场新老品牌的对决,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开始上演。
洗牌、重塑,一场眼镜行业的拐点正在来临。
暴利的秘密:成本10多元,卖价1000元
门店售价2000元的眼镜,淘宝上400元就能拿到手,眼镜行业究竟有多“暴利”?
随着眼镜行业第一股——博士眼镜的上市,行业利润的秘密被公之于众。其年报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8年,博士眼镜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3.02%、75.78%、75.74%、76.47%、74.12%,平均超过了75%。
一副售价1000元左右的眼镜,制作成本只有十几元。然而,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博士眼镜经营的净利润率不到10%。究其原因,租赁支出和人工成本吞噬了相当大一部分利润。同样,这也是传统眼镜零售行业的通病。
街边的小眼镜店日子也不好过。“首先,没有品牌效益,其次,房租、机器、人力成本加起来要十几、二十万,基本上前两年是赔钱的,第三年才有可能慢慢回本。”眼镜店主梓辛告诉新芽Newseed。
在博士眼镜的扩张历程中,也是开开关关。
2018年,博士眼镜新开门店74家,其中直营门店66家,加盟门店8家;同期,关店46家,其中直营门店42家,加盟门店4家。截至2018年年末,共有门店405家,其中377家是直营店,28家是加盟店。
如此看来,“暴利”的眼镜行业也没那么风光。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博士眼镜盈利的20%以上竟然来自银行理财收入。
据博士眼镜最新发布的2018年业绩预告显示,2018年净利润盈利5700万元-6200万元,同比上升9.2%-18.8%。其中来自银行理财的收入约为890万元(注:1-9月投资收益为668万元,月均收入约74万元,未考虑亏损情况),来自政府补贴634万元,两者共计1524万元,至少占总盈利的20%以上。
保本理财,即使老牌眼镜玩家,日子也不好过。
电商是最大的敌人?
眼镜实体店“暴利”不再,在许多眼镜店主看来,电商已经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客人来店里挑镜框试戴,然后说回去想想,过两天再来,但其实很多人就是去淘宝买了。”梓辛告诉新芽Newseed。
跟梓辛在一条街上开店的同行,去年关掉了实体店,转而做起了淘宝店铺,“淘宝店铺一年的运营费用要20万左右,和我之前的房租、管理费相比贵了5万多,但是买的人比以前多了好几倍,收回本钱还是没有问题的。”
店主们被迫转型。
在消费链的另一端,消费者们早已对网上购买眼镜颇具心得。有了一次经验后,马力总结了眼镜2折价格的绝杀技:
1、去公立医院验度数,拿到度数、散光、瞳距等数据;
2、去线下眼镜店假装要买,试一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款式;
3、拿着眼睛的数据和适合的款式去淘宝搜索适合自己的店铺。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线下眼镜店1000元的眼镜,一般200-400即可到手。
然而,电商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弊端。验光和配镜类似一个医疗过程,线下体验同等重要。
梓辛就曾遇到客户在验光试戴时,一切正常,回去戴了2、3天后出现不适,回店多次调整的情况。线下店的好处在于,“验光师会为客户重新进行验光,把屈光度数进行调整,并免费更换新度数的镜片。”而网店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资本的流向也佐证了纯电商并非眼镜行业的最优解。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资本推动国内眼镜电商兴起的时间是在2014年-2015年,2015年投资事件最多,共16起,2017年投资金额最大,共9.4亿元人民币,到了2018年双双回落,投资事件仅4起,投资金额跌至8亿元。
截至今年11月,2019年并未发生任何一起关于国内眼镜电商的投资事件。
新品牌的崛起:绕道“围剿”老品牌
目前,中国的近视现状堪忧,近视患者人数差不多6亿,几乎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50%,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
据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8.5%和68.8%,同2015年相比,分别上升了2.0个和3.5个百分点。其中,八年级学生有40%为重度视力不良,22%为中度视力不良。
近视率居高不下,为“眼镜”企业带来了商机。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经营范围含“眼镜”的企业已超100万家。2019年至今,我国新增眼镜企业数已超过27万家,占比近30%。
商场里的快时尚眼镜点位
这些新闯入的“搅局者”们,不止有眼镜电商,他们也将机关枪瞄准了线下的主战场,试图挑战老大哥们的地位。以LOHO、木九十、aojo(需求面积:60-80平方米)和EGG为代表的新品牌眼镜在各大商场盘踞,对瓜分市场的巨头们发起了挑战。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近几年商场里的眼镜品牌忽然变得几乎和帽子、化妆品店一样多。
这些新品牌们往往店铺装修极具风格,时尚的镜框设计、开放的购物环境和较便宜的价格,吸引年轻人试戴和购买。在三里屯南区负一层,木九十、aojo和EGG三家眼镜店之间的距离并没有相隔太远,在新中关购物中心,LOHO、aojo、久川晴匠、miomi就在上下楼……
消费升级的浪潮冲刷着沉寂数十年的眼镜行业,功能性眼镜正逐步淡化,设计感的眼镜也成为了配饰的一部分。
一些光学设计师认为,眼镜作为一个比较独特的配饰,它与脸部、皮肤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影响着其他配饰的搭配(如鞋子或手提包等)。“眼镜是非常重要的个人配饰,它可以改变你的角色,甚至改变你的面貌,因此消费者往往更想从真正专业的专家那里购买眼镜。”
LOHO眼镜的创始人黄心仲认为,要把眼镜产品变成一个时尚产品,如果变为一个功能性的产品,人人拥有一副眼镜就够了。但是一旦眼镜像衣服一样变身时尚商品,就不可能一年就穿一件衣服,哪怕不坏也不会穿,因为它是一个时尚标签。
坚决不上市的宝岛眼镜董事长王智民也曾公开表示,未来五到十年,传统产业里80%品牌都会消失,眼镜业也不例外。眼镜业以前是销售驱动,未来是医疗专业驱动。要想吸引90后、00后,颜值经济最有效。
新品牌不只擅长应用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零售渠道,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如何抓住中国新生代的年轻人,占领他们的心智,特别是90后、95后。
但新品牌的舒适感、验光的专业度和售后服务成为网友们吐槽频率最高的三大槽点。
小小的眼镜,隐藏着一门庞大的生意。眼镜不仅仅是一种医疗设备,还是一种时尚配件,专业的品牌可以同时提供这两方面的服务。而不能顺应这一趋势的品牌,则将被淘汰掉。
木九十主要针对的是18-30岁的年轻人,他们对时尚、艺术具有强烈的敏感度;在自我突破、造型塑造上有异于常人的要求。
随着消费升级,传统眼镜店慢慢地被取而代之。购物中心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眼镜店,像EGG、木九十、LOHO、音米、coterie等。
快时尚眼镜店以平价、时尚的标签快速进入市场,占据着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开辟出了眼镜行业的新出路。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再一次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对实体商业朝智慧化、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什么新思路?
对于购物中心而言,疫情过后如何应对消费者的变化、重振消费者信心,让顾客重新回到购物中心,这将是要面临的严峻挑战。
4月,房企商业投资开始回温:万达在青岛、福清、连云港等地落地万达广场,华润成都第二座万象城敲定,龙湖拿下东莞茶山最大TOD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