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小面”更名背后,“噱头式圈钱”正渐渐失效

餐企老板内参   2021-11-10 12:03
核心提示:正式运营不到三个月,“趣小面”就改名“趣巴渝”,更名的背后反映餐饮市场多少商业现象?

作者:孙雨

01.仅3个月,“趣小面”改名“趣巴渝”

内参君观察到,“趣小面”小程序显示已经更名为“趣巴渝”,在首页,一款新品“巴渝火锅煲”置于首页头部。而在大众点评上,通过搜索北京地区的趣小面,两家正在营业的店名已更新,门店定位从“粉面馆”变更为“快餐简餐”。

从修改名字到产品更新,很明显,趣小面正在变成产品更丰富的快餐店。

鸿运当头和牛气常旺,都是巴渝火锅煲新品

02.融资噱头大过品牌价值

有了陆正耀和瑞幸咖啡的加持,趣小面早早打响了品牌声势,而且开业就自带网红光环。不过,从最初计划开一百多家店,到现在仅有20多家在营业,趣小面发展速度并没有达到预期,因此也有同行猜测,其单店运营和盈利状态并不乐观。

>互联网“快进快出”的模式,在餐饮行业渐渐失效。当年的瑞幸咖啡,以市场熟知的烧钱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扩张,创立18个月就上市,创下最快IPO纪录。很显然,这样的模式,想要再来一次,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陆正耀并没有把趣小面作为一个品牌来“耐心经营”,而是当成了融资的噱头。因此,慌慌张张地开业,急急忙忙地找钱,在一切都没打磨好的状态下,显得“目的性太强了”。可资本也不是冤大头。“人傻钱多”的时代已然过去,投了趣小面,就等于在资本市场“社死”。

>从品类角度来看,大众品类比小众品类难得多。 以趣小面和瑞幸两品类相比,面品类的复杂性,要远大于咖啡。

很多人喝咖啡,对产品口味的辨别力处于初级阶段。好不好喝不重要,品牌、调性、营销、体验更能影响消费决策。这些维度,恰恰是资本跨界餐饮创业人的强项。所以,一直被诟病“难喝”的瑞幸,依旧以火箭般的速度跻身头部品牌,并能威胁星巴克。

反过来,中国人吃面的历史久远,“吃面专家”满地皆是。趣小面想在产品方面“糊弄”过去,显然不太容易。内参曾在趣小面开业之时,发表过探店文章《探访瑞幸创始人新项目“趣小面”:毫无特色竟然是最大的特色》。从门头设计,到产品结构,特色并不凸显。种种呈现上看来,趣小面似乎没有给品牌找到鲜明的记忆点。

>从创始人角度来看,老陆赶了趟末班车。 从创始人角度看,趣小面背后的陆正耀,曾带领瑞幸在咖啡市场中闯出天地。背负瑞幸出局的他,需要迫切用一个“报复性”的新项目扳回一局。

而且,这个项目必须是风口上的项目,才够引人注目。在风口,才能快速起飞、快速吸附资源、快速资本化。因此,趣小面的上马显得有点“仓促不足”。而事实上,面品类这个风口,正随着消费投资的降温步入拐点。匆忙上车的趣小面,看起来像赶了趟末班车,这给融资进程造成了不小难度。

>资本虽大热,更得“耐心生长”。 近期相关媒体报道,“趣小面”正在寻求1亿元融资,且本轮融资趣小面估值10亿元。一位餐饮老板对趣小面能够融到资表示怀疑。“一是它使用工业面,特色并不明显;二是从开店情况看,单店模型还没有跑通,那么复制起来就很困难,再加上顾客对其产品的吐槽还是比较多。”

“团队缺乏有运营餐饮的经验,就会导致所需要的人才、团队、产品等都很难精准。因此无法触达消费者心理,就会走很多弯路。”

在被资本“相中”后,面品牌加速扩张,虽然在门店的“量”上有突破,却在产品的“质”上容易忽视。快,并非是稳,也并非一定能长久。产品,才是餐饮品牌取胜的核心,失去这一关键力量,品牌“后动力”或许变得大而空。

当趣小面不再有“趣”,有些泡沫终将被戳破。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趣巴渝趣小面餐饮
本文转载来自:餐企老板内参,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