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两年,实体商业面临着无数的考验。居家隔离使客流断崖式下滑,购物中心空置率高,消费疲软带来业绩低迷……一系列的挑战与磋磨不断拷问着在疫情下艰难前行的实体商业。
然而在危机中洞见转机是实体商业最令人钦佩的一点。过去的两年内,我们看到了实体商业的警惕和果断,在不断变化的秩序中,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寻找新机。
作为行业的观察者,商业地产观察特别策划《焕活城市,唤醒商业》系列选题,通过对比北京购物中心2020年以来的调改动作,窥探疫情承压之下,标杆购物中心的“谋”与“变”。希望借此汲取成熟的经验,助力行业在持续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为采取明智的行动做好准备。
脚步踏入2022年,我们仍未告别疫情。过去一年,由于病毒肆虐造成的时间错乱感,很多人产生了2021像是2020下半年的恍惚。目前,疫情仍在局部反复,未处于风暴中央的人们,保持着日常的生活轨迹,道路旁的商场亦在规律作息。然而,我们好奇的是,后疫情时代第一年,表象之外,购物中心真实的运营情况如何?
年末,我们以北京市场为样本获取一些数据后,发现了诸多可喜的变化:内循环背景下,高端购物中心受奢侈品消费回流影响,增幅持续走高,北京SKP、国贸商城纷纷突破200亿关口;中高档体验型购物中心客流普遍恢复至疫前8-9成,通过品牌淘换、空间改造等方式,业绩较疫情前均有所增长。不过,也有部分商场经历黑天鹅洗礼后,仍面临空置率高企、消费者流失等掣肘,复苏较为迟缓。
在北京,龙湖长楹天街是疫后调整最大的场子之一——全年450+品牌升级调整,日均客流恢复至疫情前,出租率回升至100%。日前,《商业地产观察》深度对话北京长楹天街项目相关负责人,拟复盘北京长楹天街的进阶思路,为购物中心经营提供更多参考。
疫情功守道:逆势调整,裂隙中捕捉机会
2020年6月,北京时隔56天再度出现本地感染病例,紧张气氛迅速蔓延开来。此时,长楹天街正在筹备接下来的三年规划,疫情的反复让实体商业寻找转机变得更为迫切。
事实上,从最初疫情之后,长楹天街团队便体会到:商户的开店意愿变得很淡,收敛聚焦成为大势所趋;同时,疫情对人口流动性造成影响,消费者对购物中心的依赖程度减弱,习惯性宅家并通过电商购物。
不过,裂痕处恰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有些品牌是逆势而行的,对他们来说,原本较难进驻的商场现在可能是一个扭转性机会。此外,突发事件也检验出抗风险能力强的品牌,它们将更受市场关注。”
疫情下半场,许多购物中心实行保守维稳的经营策略,调改甚微,以守住出租率为基线,乃至自愿减租来留存商户。“反其道而行之,长楹天街何不借此调整?”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对项目未来三年发展的思考,长楹天街需要进一步找到提升方向,进阶夯实城市级购物中心的定位,优化市场占位。
团队在疫后发起的一项客群调研亦显示,伴随周边写字楼集群的落成,传媒企业、新兴创业者、明星经纪公司等主体相继进驻,消费者画像趋向多元,且级次渐升。他们对格调餐饮、品质零售、高端美妆、娱乐体验等都具有强盛需求,而这部分市场空白亟待填补。
于是,一改被动局面,长楹天街开业7周年之际,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拉开序幕。
调改方法论:提高客质,差异化填补业态
作为北京东部最大的购物中心,长楹天街拥有令人羡慕的体量优势,商业面积达22万平方米,如此大的空间规模也承载着更多商业可能性。据了解,疫情之后,长楹天街的调改思路主要围绕客群提质、品牌升级、业态补充、冷区去化四大方面展开。
一直以来,长楹天街主要对标新兴中产家庭和时髦潮流青年,但相对而言,缺少对高端客群的吸引。“我们需要把优质客群的金字塔搭建出来。”负责人说到。敏锐洞察高品质客群的潜在需求,招商团队着力提升餐饮、零售、儿童、娱乐等全业态品牌档次,增加家居、健康等细分业态,引入一系列首店、定制店、特色店等,打造轻奢愉悦的购物体验。
餐饮版块:挑选米其林、黑珍珠等美誉度较高的口碑餐饮,如萃华楼、苏帮袁、雁舍、蔡澜等,补位泰国菜、湘菜、淮扬菜等异域菜系,满足周边高品质消费者社交、商务、尝鲜的多元化需要。
零售版块:加码高端化妆品及设计师服装、时尚潮流服饰。DIOR、香奈儿、GUCCI、娇兰、POLA、欧舒丹等高化品牌都将在今年陆续开业;新入场的lululemon、Claudie Pierlot、Tommy Hilfiger、Lacoste等调性服饰,将以楼层组团的形式提高整体坪效。
儿童版块:不同于去家庭化、打造青年地标的购物中心,长楹天街亦要牢牢守住亲子客群。为博取潮爸潮妈的眼球,增加了具有仪式感的儿童时装QIMOO、体验式亲子餐厅Meland café等;教培方面填补了缺失业态,如飞灵街舞、汉翔书法、中音阶梯等,打造儿童素质教育全新空间。
家居版块:疫情后,消费者对舒适家庭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瞄准需求,长楹天街增加细分业态,引进了高颜值家电品牌——北鼎、居家日用品集合店——代字行、798网红家居——至家HOMMEY等先锋品牌,致力搭建美好生活场景。
大健康版块:近年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觉醒塑造了业态红利,大健康组合亦在此次调改中完善。新添加了欢乐口腔等小型医疗业态,以及G·Steps街舞社、Super Monkey等运动业态,可与原有冰场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引领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挖掘非同质化的商场内容,长楹天街持续发挥首店经济效能:2020年引进了超ins风必备潮牌——ADLV(北京首店),全球潮品集结地——POPCORN(区域首店)等10余家首店;2021年又开出了Melandcafé北京首店、泡泡玛特特别形象店等;2022刚开年又加码了DIOR首家全新概念店。不断扩充的品牌资源库,也为商圈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另一方面,对于回报率低、难以聚客的购物中心冷区,长楹天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空间改革。东区B1层由吸客能力不足的“运动品牌一条街”改为“小红薯专区”,落位了一些携带互联网基因的品牌,如代字行、橘朵彩妆等。这些线上流量品牌开设线下体验店,本身就极具人气,通过街区组团更形成了可观客流。
西区B1层由“数码一条街”焕新为“白日梦专区”,融合了生活方式家居、电子科技等门店单元,更具游逛属性;东区3层末端,此前被少量儿童游乐和教育品牌占据,如今定位为“轻舞飞扬”,集潮流服饰、密室逃脱、撸猫馆、VR体验、电玩、体验式餐厅等为一体,突出娱乐性体验,为年轻人纾解压力、释放天性提供了出口。
西5层则借助餐饮门店的“腾转挪移”,实现了冷区盘活。相关负责人向我们阐释:“原来的西5层虽定位餐饮,但生意冷清。既然长楹天街准备引入黑珍珠、米其林,必然要腾出C位。与此同时,这里有些扎根了6、7年的老商户十分稳定,让它们去到西5层把冷区做扎实,可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事实证明了团队的想法——商场调整恰推动了一种竞争机制,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老商户在楼层迁移后,趁时迭代了菜品、形象和服务,由于门店本身就沉淀了一批忠实消费者,调改后销售额普遍提升至少20%。逐一地局部调整,很好地解决了商场客流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长期性规划:商圈渗透,打造唯一到达性
得益于内容与空间的双重表现,从商场客流动态跟踪来看,长楹天街的客流恢复速度是全北京最为快速的。目前,其2021全年日均客流近12万人次,已基本回升至疫前同期水平。
谈及疫情前后消费差异,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两极分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买中段的人变少了。一边是看中保值属性,奢侈品、黄金珠宝类消费走高;一边是追求极简主义的人群,钟情于高性价比的选择。不上不落的品牌反而受波动较为明显。”
此外,面对各代际消费群体的交织,商场很难再用年龄区隔消费者。现代消费者拒绝被定义,购物中心现在更强调品牌关联性——品牌之间的消费是否具有依赖关系,能否相辅相成,做营销活动时是否可以互相带动。
遵循如此逻辑,2020长楹天街开业6周年之际,定位“天生秀场 纵享千面”,前者代表长楹天街的地理空间,800米长廊犹如生活秀场,不同业态品牌尽情展现;后者寓意消费者在这里可以移步换景,即时切换自己的各种身份,享受当下自洽生活。
站在7周年节点上,2021年长楹天街又开始向城市级购物中心进阶与夯实。服务范围由原来的5公里向四周涟漪式扩展,10公里外的辐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渗透力蔓延至亦庄、孙河、通州等地。
对于未来规划,长楹天街期望基于商业内容的唯一性,继续提升项目的目标性到达能力,包括品牌唯一性、活动唯一性、体验唯一性等。
其中,品牌唯一性仍将聚焦于首店、网红店的开设,引进具有明显集客能力的品牌;活动唯一性,包括在运营活动层面,独家、限量款、联名款的发售,以及市场活动层面与重量级IP的合作等。近年来,长楹天街注重与在地文化的链接,陆续携手北京故宫、中国航天、北冰洋老字号等,带来别出心裁的城市展览;体验的唯一性,则依托于集团运营模式的创新,如珑珠会员积分在龙湖生态圈内的运行,以此不断增强消费者黏性。
--结语--
疫情的突然发生,是对运营者反应能力、管理能力、资源协同能力的多方位考验。长楹天街作为北京商业的疫后复苏典型,在品牌业态、空间改造方面的调整思路值得借鉴,而这背后,是其敏锐感知市场趋势的判断力,以及逆势而上的勇气与决心。
如今,疫情再度侵袭北京,我们祈盼购物中心在做好防护的同时,也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驱动区域消费进阶,引领京城商业回暖升级。
上一篇:房企总部沉浮录
随着疫情的好转,重庆各大购物中心也陆续全面放开。对于品牌来说,一部分仍处于“寂静期”,也有不少开始回暖,展现出品牌超强向生力!
苏州各大商场疫情期间正常营业,部分商场自发缩短营业时间,仅3家商场应疫情需求暂停营业。
关键词:苏州印象城砂之船(苏州湾)超级奥莱 2022年02月17日
来看做好购物中心空间体验的五项原则:建立亲切感、对比及活动氛围,商家店面与人行道距离应适宜,眼界商店需布局紧凑......
中商·世界里,立足现有城市商圈基础,着力优化存量,盘活闲置商业资源,为武汉商业存量项目提供一个示范蓝本。
2021年,百信广场全场销售额33.9亿元,全年客流5027万人次,均实现同比增长!即便是在工作日,日均客流也超过12万人次。
通过不断焕新的品牌业态组合、不断创新的营销活动策划以及日益情景式的主题场景打造,一步步夯实自己的城市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