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地产逐渐进入存量时代,单纯以购物为目的的社区商业综合体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核心诉求。社交、休闲、娱乐等生活方式正在成为购物中心的承载体。
如何最大化的引流和增加用户粘性,逐渐成为商业地产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在这过程中,空间设计如何通过多维度赋能重构人、房、地、货、场的转型升级?作为城市消费活力的“毛细血管网”,为消费者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率的服务,也是最重要的后勤保障。
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围绕策展型商业、场景营造、业态创新等多维度为社区商业加以赋能。
肥西潮里项目,同样存在同质化,环境老旧单调,缺乏主题性与新意,更没有亮点业态与功能等问题,但这也恰巧成为项目的重要突破口。
在整体的建筑形态上,我们将塑造街区、盒子、下沉广场、幼儿园等多元化、多层次的空间形态,公共空间和景观融合担当多经点、交流启动器的构筑物。
承载艺术装置、活动运营的开放活动空间;囊括电影院、屋顶花园、垂直农场等的娱乐空间以及休闲休憩空间,构筑一方满足全客群体验消费、休闲生活、文艺感与市井气兼具的全生活中心。
提到精细化业态,“小而美”的集中商业,我们就不得不说道说道这个曾斩获2020建筑界奥斯卡大奖的案例——立方长廊·万科海上明月生活广场。
立方长廊·万科海上明月生活广场位于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这片社区商业中心的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
通过将街区商业和独栋商业两种常见的零售设计类型合二为一,旨在提供一个多尺度、多业态、多公共社交空间的商业建筑。
商业街与独栋商业结合
首层和二层集结了小微社区生活服务型商业,三层立方体独栋商业‘悬浮’于二层商业露台之上,竖条钢条的设计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商业体涵盖生活服务、餐饮,健身,娱乐和教育五大业态,组合构成一种多尺度、多业态、多公共社交空间的独栋商业街形态。
不同尺度的商业形态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中充分融合,各得其所,纵向分区层次分明。低区是小尺度的商业街业态,保证租赁/销售坪效,同时满足基本社区生活配套。
有大空间需求的目的地型商户位于高区,满足萧山本地人群对大餐饮、娱乐休闲和教育培训的市场需求和消费特性,带动整体商业活力。
而全天候开放的室外台阶既可以分担一部分疏散宽度,更能加强对上层商业空间的人流带动,保持商业竖向流线的连贯性,激发高层的商业氛围。
立方长廊的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加白色铝格栅的双表皮构造,一方面可以为不同业态如餐饮、娱乐等后勤空间提供遮挡,也使室内的自然采光得到充分保证。
另一方面整个商业外部视觉既具整体性又富有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沿街展示面的昭示性,为垂直密集的社区和主干道之间提供了视线和空间的缓冲。
设计师将两种商业原型的巧妙融合,不仅为商户提供了经营灵活性和能动性,更将邻里社区与城市繁华、时尚休闲、教育娱乐和运动健康等丰富功能融汇组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体验式消费和生活模式。
//
小结
社区商业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商业,居民不再只满足于传统的日常生活需求,而是以生活购物、餐饮和服务功能、休闲趣味为主。
强调便捷性的社区商业,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方式同步在发生着变化,形成适应“宅生活,短购物、懒人经济“的消费习惯模式,驱动传统社区商业焕发全新活力。
未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趋稳,社区商业也必定将成为消费领域的一块压舱石。
对于开放式的商业街区,“靠天吃饭”成为无法避免的被动要素。同理于“屋檐避雨躲烈日”的道理,那最简单的解决方式就是给街区“加个顶”。
对于二手奢侈品门店伸出来的橄榄枝,购物中心会有怎样的反应?是欣然笑纳还是犹豫不决?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
心斋桥PARCO项目在日本最为严重的第三波疫情期间按下启航按钮,无疑是为日本低迷的零售业市场带来一丝全新活力。
4月26日,以“创见城心·越见美好”为主题的品牌交铺仪式盛大举行,“一站式交铺”服务区将全程陪同商户项目考察、商铺验收和解惑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