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新兴势力与“地方豪强”冲击四巨头

餐企老板内参   2022-10-08 08:00
核心提示:2021年,卤味成为了餐饮投资的热门题材,进入热门商圈和高档社区的「热卤」一时风头无俩,一些地方卤味品牌也受到了资本的垂青。

餐企老板内参 张铎| 文

2021年,卤味成为了餐饮投资的热门题材,进入热门商圈和高档社区的「热卤」一时风头无俩,一些地方卤味品牌也受到了资本的垂青。今年,紫燕百味鸡(需求面积:10-50平方米)成为「佐餐卤味第一股」,上市首日即涨停,卤味三巨头也变成了卤味F4。此外,德州扒鸡也预披露招股书,拟登陆沪市主板。

卤味,这一传统的赛道,正在重新散发魅力。

当我们谈论卤味时

我们在谈论什么?

「怎么德州扒鸡也算卤味,那不是熏酱吗?」 家住北京积水潭的A对此大为不解。

在他的概念中,长江以北是熏酱,长江中上游是卤味、长江下游是糟卤、盐水,岭南是烧腊。 一般情况下,这些被他统称为「熟食」。

他会在菜市场、超市熟食区以及熟食店买一些熏酱作为日常的佐餐。 也会买一些卤味鸭货在休闲场景下食用。 不过他渐渐发现,市面上越来越多的熟食被成为「卤味」。

在看到「酱肘子」都被打上卤味的标签后,他忍不住的问: 「 是不是有一天,关东煮也会被归类到热卤?」

一位零售媒体人也持有相似的观点: 「现在很多东西都开始用卤这个词来做了,有的其实更偏向熏酱,有的就根本不是卤味」。

内参君无意参与到行业定义与划分的讨论中去。 不过有一点很明显,卤味的概念正在被替换,用来指代整个肉类熟食。 这一趋势可能是多方作用下默契的结果。

在社会面上,越来越普遍的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口味融合,以及大众文娱的推波助澜,助推卤味一词的影响力提升。

对于商家,鸭货卤味经过多年的发展,具备了休闲场景,卤味的标准化、零售化连、连锁化程度较高,也更受到资本欢迎。 而熟食、熏酱、佐餐的场景更加明确。

对于消费者,烧鸡以外的熏酱熟食价格相对较高。 鸭货价格适中,转而较多的食用卤味为主的熟食,进而用卤味指代了熟食。

无论是佐餐卤味的「崛起」,还是「热卤」的爆火,并不是狭义上的卤味,而是整个卤味熟食赛道的火热。

部分卤味连锁品牌

从热到冷到热

卤味熟食轮回?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共有12个「热卤」品牌获得融资,包括热卤食光、五香居、盛香亭等,背后则有红杉资本、腾讯等知名投资机构。一些媒体将其称之为「热卤回归」。

究其本源,卤味熟食在工业化之前,绝大部分都是热食。而热卤可曾真的离开过?对于北京在内的一些大城市来说,是的。

B是秦皇岛人,每次在逛北京的超市总有一种强烈的不适感。他对内参君说:「北京的熟食和外地熟食最大的区别是,北京的熟食是冷的。都是放在冰柜里,我们那边是放在热柜里」。

其实北京的超市中,也曾有很多现制现售的卤味熟食。如今,货架空间被冷链的包装食品占据。这并非是消费者需求的自然改变,也不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

比如食品加工作坊不得接受超市的委托加工,也禁止向超市销售生产加工的食品。超市如果想要现场制售,需要具备《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后统一为《食品经营许可证》)。

压缩熟食卤味小店生存空间的,除了房租成本的轮番上涨,还有针对开墙打洞和安全隐患的专项整治行动。此后经营类目也被限制:食品摊贩不得售卖散装熟食,小食杂店不得从事食品现场制售活动。

但是热卤的消费需求其实一直都存在。 于是,更具烟火气的新式热卤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新式热卤新在何处?

首先是产品的创新。加入了一些非传统卤味食材,做到万物皆可卤。

其次是门店选址的创新,门从菜市场、地铁站附近,升级到热门商圈和高档社区。

第三,场景和产品组合的创新,卤味小吃化,叠加粉面主食或甜品,消费场景更加多元,满足一日五餐的消费。

新式热卤同样也有隐忧。

比如同质化问题。产品、门店装修、品牌包装上,新式热卤之间容易相互复制。

需要日配的新式热卤产品理应需要更强大的供应链支撑。而目前,热卤和冷卤在供应链条上并无不同。

同时,在成本上升、消费欲望减弱的大环境下,新式卤味能否维持住应有的利润空间,也是一个问题。

今年上半年,卤味四巨头集体交出了利润骤降的财报。骤降的原因并非是新兴玩家出现和地方豪强的举起,而是疫情的影响、部分工厂和门店关闭影响销量,另一方面则是原材料等成本持续上涨。

去年至今融资的卤味品牌

如今怎么样了?

>新式热卤

盛香亭、热卤食光、研卤堂,都是卤味+主食+甜品。这些新式热卤品牌高举高打,进入热门商圈和购物中心。

「盛香亭」在产品上,率先将虾滑和牛筋丸实现热卤化。80%的门店位于购物中心,全国目前有400+门店,覆盖湖南、江西、广东等13省市。

今年盛香亭还推出了「转转热卤」卤味火锅+茶,有一共有四款锅底可以选择,分别是招牌五香卤、红油热辣卤、南洋香茅卤、青青椒麻卤,卤味涮品以回转寿司的形式售卖。

「热卤食光」的爆品是肥肠和卤面。目前由39家门店,上海核心商圈MALL+上海核心商务区+社区街边店同步扩展。直营店和加盟店为二、八比例,这三年中,闭店率在10%以下,疫情中只关了两家门店。

「研卤堂」以香糯热卤为主打,也聚焦商圈门店,拓展重心在湖北、广西、江浙沪,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目前拥有165家门店。今年9月,研卤堂打造了一辆「热卤大巴车」,计划接下来在全国各个地标景点出现,可能有进一步拓展全国市场的打算。

热卤赛道上也由稍显落后的选手。主打热卤+南昌拌粉的「卤虎将」,去年9月获得融资后宣布要快速进行门店布局,迭代成为华东领先品牌。但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目前仅在苏州拥有8家门店。官网、微博、公众号也并无更多动向。

>休闲冷卤

休闲冷卤并未「过气」,相反,今年年初宣布的两个融资都是休闲冷卤。一个聚焦社区,另一个通过零售便利店渠道拓展。

「麻爪爪」是重庆的社区冷卤味品牌,招牌产品为麻辣/酸辣凤爪产品。典型门店面积在12-14平米大小。麻爪爪依靠加盟扩张,去年一年就开了233家门店。目前拥有超340家门店。并将触角伸向成都、贵阳两地区县。

「辣么卤力」是卤味零食品牌,更注重错位竞争,定位从餐卤零食转为「下酒零食」,切入喝酒场景的细分赛道,做新生代消费者的下酒菜。线下销售以便利店渠道为主,目前符合覆盖21座城市的4600家便利店,也入驻了以夜店、电影院为代表的餐饮渠道。

「舞爪」是去年获得融资品牌,明星产品为花椒鸡爪。在获得融资时,舞爪摆出了舍命狂奔的架势,要「三年三千家、五年一万家」的目标和「万店计划之百团大战」,目前来看,计划并不顺利,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舞爪目前只拥有250家门店。

>佐餐卤味

与初出茅庐的新兴的品牌不同,去年获得融资的一些佐餐卤味可以称得上是“地方豪强”。

从河南走出的「九多肉多」、「菊花开卤味」、江苏的「卤江南」,门店数在去年就已经破千。

这些品牌已经将区域市场做深、做透,拥有完善的供应链和忠诚的老客户,在拿到融资后,积极看扩张拓店。

比如菊花开卤味以河南为基点,向中部六省进军,如今门店超1300家。 卤味江南2022年渠道布局苏南、苏中和江浙沪等地区,目标新增600+门店,2025年目标门店要达到3000家。

同时,这些品牌也积极拥抱线上,九多肉多今年在抖音开播,菊花开卤味抖音相关话题在7月的累计播放量达到6000万+次,团购的总销售额就有50万。

走市井和下沉路线的「卤林传奇」与「卤大妈」,门店数虽然不及前面三位,但实力也不容小觑。他们也在积极拥抱变化。

卤林传奇在经典冷卤的基础上,增添了现捞热卤。卤大妈在鲜捞热卤的基础上,积极筹备预制菜供应链,为酒吧、商超便利店以及各大餐饮市场等提供合作服务。目前,卤林传奇门店已经近百家,卤大妈拥有300多家门店。

北京卤味市场一线走访

社区卤味依靠老客户复购,瞄准家庭场景,十分稳定。

一些卤味小店并非独立的门店,更多的以档口店的形式存在。这些档口也是创业的好地方。门槛不高,租金较为便宜,部分热卤门店并非全时段运营的,而是下午制作晚上售卖,没必要租完整的门店。

门槛不高也意味着竞争激烈。比如在草房像素,就有两家「衢州鸭头」同样主打现卤现卖。一家门口贴着档口转让,另一家则在贴着加盟传授技艺的告示。

超市的商业街,也是社区卤味爱选择的空间之一。给内参君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通州武夷BHG的一家绝味鸭脖,伴随着上升的电梯,「我现在就要绝味鸭脖」在眼前强制性的出现。

在北京的高德地图上,搜索「卤」,在卤煮的结果之外,可以看到一些名为卤有有·热卤猪蹄的店。这个品牌在2020年成立,定位为社区佐餐热卤,主打产品是热卤猪蹄。线下门集中在北京、天津、山东等市场,以直营门店和内部合营的方式扩张。

购物中心和热门商圈,也是卤味品牌争夺的重点。

内参君在此前的走访时,在西红门的宜家荟聚的顶层发现了两个卤味品牌,一个是福卤匠,做热卤拌粉。另一家为龙囍捞肉,主打产品为霸王猪蹄。

不过大部分进商场的卤味品牌都是位于地下一层的美食街区,或者临近超市、地铁的商铺。西直门凯德MALL,就并立着四家卤味门店,分别是周黑鸭、绝味鸭脖、廖记棒棒鸡、辣卤世家。

内参君探访时已经临近凯德MALL闭店。绝味鸭脖、辣卤世家和廖记棒棒鸡仍有大量未售卖出去的产品。绝味的工作人员在将产品装入塑料袋,等待第二天售卖,而周黑鸭的产品则采用气调包装技术,充氮保鲜在隔绝污染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风味。

面对着卤味赛道的火热,更多餐饮门店和零售玩家也在积极入局。

不光是餐饮菜单中卤味的存在感更加的明显,部分门店也会设立卤味的外带档口。管庄新天地的一家手擀面店,卤味产品的灯牌在夜间甚至更加引人注目。

叮咚买菜、盒马将熟食卤味设为重要的板块之一,提供新鲜短保的卤味产品,并深入产品研发推出自有产品。可以与酒水、其他预制菜进行关联销售,并且借助即时配送打入更多场景,比如夜宵场景和露营场景。

小结

根据美团餐饮日前发布的《2022卤味品类发展报告》,2022年中国卤制品行业规模将达到3691亿元,预计2023年达4051亿元。想象空间仍然巨大。

卤味的战争或许才刚刚开始。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餐企老板内参,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