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能否成为2022年民企翻身脱困案例?

资资乐   2022-11-04 15:00
核心提示:2022年复星集团创始人郭广昌,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中。

2022年,上海前首富、复星集团创始人郭广昌,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中。

郭广昌在中国投资界被称为“中国版巴菲特”,连续多年占据“上海首富”的位置。创立30年的复星集团,成为了横跨诸多领域,拥有最多上市公司的民营企业巨头。

然而到了2022年,复星集团却深陷债务泥潭风波,非常缺钱的传闻喧嚣至极。

复星集团从8月下旬以来,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恰巧这个时刻,复星集团的创始人郭广昌并不在国内。

从8月23日的穆迪评级下调,再到9月陆续大量出售资产,而在9月,北京国资委的一张梳理市管单位与复星集团的合作情况通知,更是把复星集团推向了风口浪尖。

今年8月份,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将复星国际的企业家族评级调至B1,评级展望为负面。

穆迪表示,下调的原因是担心公开债券市场投资者避险情绪的升温,将令复星国际本已紧张的流动性承压,且未来6个-12个月其境内外债务到期规模较大。

对此,复星国际回应称,复星国际经营情况平稳,得益于多元化的资产组合,账面资金充裕,和金融机构关系稳定,多元化融资渠道畅通,本次评级调整不影响复星的偿债能力。

大家看到这一幕是不是有点熟悉感觉?没错,在恒大和融创暴雷之前,国外一些评级机构也是多次下调公司评级。

终于,在这个关键时刻,郭广昌回国了。

9月13日下午3点12分,郭广昌在微博发布消息称,结束了几个月的海外差旅,已经赶在台风“梅花”之前回到了上海。正在进行隔离。

对于近期在海外的动向,郭广昌也一并进行了交代。

复星集团有接近一半产业和员工在海外,跑了20多个国家,接近40个城市,看到海外很多企业恢复到比疫情前更好的水平,还有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更是取得高速增长。

始终坚信,全球化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中国永远是复星最重要的根据地,未来希望复星能在深耕中国的同时,实现全球化生态中的相互赋能和高速乘长。

可以说郭广昌的回国发言,给复星集团暂时安定了局面,同时还能够公开表态并且及时回国,也堵住了很多风言风语的嘴。

不过,从整体上来看,复星集团的警报也尚未解除,负债6000亿的复星集团走出泥潭仍需时日。

一时间,复星国际和郭广昌是否能够顺利“渡劫”,引发了中国投资界和企业家群体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但是并没有和其他类似的企业一样外强中干,也并没有和市场很多看空唱衰的论调契合,郭广昌回国以后,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逆境反转,不仅如此,还大手笔进行扩张投资。

可谓是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资管投资领域,还有投资界,一个绝对值得高度关注和研究的经典案例。

本篇文章就准备讲究条理,全面梳理复盘2022年复星集团和郭广昌是如何实现逆袭翻盘,重回扩张的。

01

2022年,“中国巴菲特”渡劫

寒门贵子郭广昌和他的复星集团,迎来了30年商场生涯中,一次风险考验。

1967年,郭广昌出生于浙江东阳农村,父亲是一名石匠,母亲是一名菜农。幼时家境贫苦,但他学习很刻苦, 1985年从当地最好的东阳中学考入复旦大学。

在大学期间,郭广昌受到学校领导的赏识,最后留校任教。1992年,郭广昌辞去教师一职,与梁信军等人用3.8万元创立了广信科技。

两年后进军生物医药,代理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他们赚到了复星的第一个1亿元,这便是复星医药的前身。其一直复星集团的主力产业之一。

1998年,复星医药便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刚过30岁的郭广昌,便已成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

此后,复星也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之路,在医药、房地产、酒水以及矿业等领域都有涉足。除了涉足国内市场,复星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全球化进程。投入超过百亿美元,先后拿下复星葡萄牙保险、美国AmeriTrust保险、德国私人银行H&A等项目。

2022年,郭广昌以54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28名。

根据媒体统计,在复星最强大的时候,郭广昌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多达19家,控股、参股的公司更多近40家。有的公司在A股上市,还有一些在欧洲、孟买、澳洲、里斯本等交易所挂牌公司。通过30年的奋斗,他建立了一个资产近万亿的商业帝国。

而经营负债超6500亿,特殊的时代和经济环境,让复星集团和郭广昌,在2022年遭遇挑战:

在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上,郭广昌也走上了“买买买”之路。可以说是挥金如土,仅在2016年,投资就超过了100笔,最终导致企业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在红线边缘游走。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复星国际负债为6511.57亿元,资产总额为8496.8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6.6%。

负债率看似不高,但复星国际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高达1393亿元,公司账上仅有1176亿元,缺口达270亿元。此外,应付账款和票据还有209.61亿元。

几百亿的缺口,放在以前确实不算什么,但眼下市场环境完全不一样了。就拿复星国际本身来说,其上半年净利润下滑26.18%,只有47.96亿元。最近几年,基本上是增收不增利。

为了缓解资金流动压力,复星已经开始大举甩卖资产,减持海南矿业、金徽酒,清仓青岛啤酒,甚至连核心资产复星医药的股权都要拿出来出售。最近两个月时间里,复星系套现超过百亿,套现如此密集,加深了市场对其的担忧。

复星遭遇困境。郭广昌发微博给复星打气:未来希望复星能在深耕中国的同时,实现全球化生态中的相互赋能和高速成长。

2022年9月份,复星集团打响了债务保卫战:

9月2日,复星医药在公告中透露,控股股东复星高科拟减持不超过8008万股,不超过总股本的3%。按40元/股来计算,复星高科此次套现额度将超过30亿。如果只是这一起套现,或许还不算什么,但事实上,这只是复星系套现之路的一小步。

身为“复星系”重要成员的豫园股份,也发布公告称,拟出售金徽酒13%股份,交易完成后将失去对金徽酒的控股权,后续还将继续减持5%股权。此番操作完成后,套现金额又在20亿左右。关键是,“复星系”果断放弃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是很难让人相信的。

2022年以来,“复星系”的减持行动层出不穷,之前已经减持过的上市公司有海南矿业、中山公用、泰和科技、青岛啤酒、复星旅游文化等。其中交易金额较大的是青岛啤酒,它直接清仓了H股股权,套现40多亿港元。“复星系”还对永安财险动手,持股比例将由40.68%降至14.68%。

据统计,今年以来“复星系”通过减持行动,已经套现超过100亿。这些被减持公司涉及科技、旅游、矿业、金融等多个领域,当年郭广昌为了布局这些领域,花了大量心血。如今减持起来,似乎一点都不心疼,着实令人费解。

从2012年以来,“复星系”在投资领域不断加码,仅2016年就累计投资104次。即便是2021年,它依然以投资为主。所以,它在2022年的风格突变,说明自身突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其多元化的扩张,不仅没能在经济低迷时体现出韧性,反而弱化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不过,复星的问题根源并不在多元化,更在于资产质量。

长期以来,复星国际的利润仰仗的并非保险而是资管业务,今年上半年,资产占比33%的资管业务带来了超73%的归母净利润,而其收入占比不到9%。

2021和2020年,资管利润都是最高的。

上半年,复星国际归母净利润约27亿元,同比下降32.6%,除了资管利润翻倍增长,受股权价值缩水、疫情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其余业务基本都在不同程度下滑。

这么一看,逻辑就清晰了,郭广昌回国以来,除了喊话表态以外,手上的头号大事,就是优化公司投资的资产结构,重点解决公司应付债务问题。

当然,这种优化,也可以用“断臂求生”来形容,毕竟,万达的经历和经验在前,这样的过程,一定是一个艰难痛苦的抉择和断离舍过程。

能当上海的首富,哪有简单人物?更重要的,要看郭广昌,这个优化是怎么做的,对投资资产的优化处理,实际上也对应着郭广昌对未来的一些判断。

02

资管生意,成为关键时刻的安全垫

虽有“中国巴菲特”之称,但其实,郭广昌更像李嘉诚,复星的打法也有长和系的影子。

李嘉诚堪称华人商界最精明的商人,他像一只机警敏感的“候鸟”,在全球寻找投资洼地,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巨额利润。

李嘉诚握在手中的基本是具有垄断性的“管道型”业务,比如输配电、电信、燃气、零售、港口和基建。

相对应的,复星则是“产业+投资”双轮驱动,实业领域则称之为“深度产业运营”,包括生物医药领域的复星医药;豫园股份、舍得为代表的大消费;复星旅文、保险,及南钢股份为首的智能制造。

复星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家庭消费产业集团”,但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板块更像是一个大拼盘。除了复星医药,其余均是收购而来,复星医药也是经历大大小小78次收购,靠一路“买买买”做大规模。

纵观下来,复星对太阳马戏团、英国旅游公司Thomas Cook、奥地利高端内衣品牌Wolfford、德国快时尚品牌TOM TAILOR、希腊珠宝商Folli Follie等等的收购,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4月份,复星还将旗下唯一一家100%持股的保险公司AmeriTrust(ATG)卖掉,回血7.4亿美元。虽然表面看资产升值了70%,但根据公告,这笔交易产生的损失初步估计约为7900万美元(5.41亿元)。甚至被评为“复星史上最不成功的保险投资”。

复星30年,郭广昌除了令人津津乐道的“复旦五虎”创业励志故事,其引以为傲的投资战绩更多还是近些年的酒类投资,青岛啤酒浮盈1.5倍,收获近百亿元利润;金徽酒2年斩获28亿收益。

当然,投资有赢有亏乃是常事,巴菲特也有投资航空股惨败的经历。但要指出的是,相比伯克希尔的价值投资,长和系的垄断性“通道业务”,复星其实一直缺乏理论严谨度、成效回报效果都能服众的投资框架和理论。

所以走到2022年债务风险引发市场关注和担忧的这一步,对于郭广昌和复星集团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节点。

30年来,复星从手持3.8万元创业资金成长为拥有8500亿元资产的行业巨头,它的成长实质是靠负债驱动规模,资产质量和价值创造能力却和其身背的名誉不符。

作为旗下最核心的资产,复星医药营收近五年复合增速为16.05%,而净利却只有8.67%,给利润含金量打了折扣。

近十年来,复星铺的盘子太大,胡椒面撒得太散,顺周期时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到了逆周期的状态下,危机就开始显露。

所以,摆在郭广昌和复星集团面前的,实际上就是两个关键事情:

第一,要讲究效率的,尽快处理和割舍“不下蛋只吃饭”,和“下蛋少吃的多”的不良资产和无效投资。

第二,聚焦公司名下净资产收益率(ROE)和资本投资回报率(ROIC)表现优秀的资产和投资方向,在债务风险爆发以前提供更好的业绩表现,博得资本市场和外部投资的信任。

这就是关键时刻的抉择和行动,舍得和平衡的水平,在这个时刻,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生意就是这么一回事,并不复杂,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郭广昌和复星的命运走向如何,实际上就看这个关键时刻的“取舍”和“端水”水平了。

03

逆转反击:抢赢潘石屹、联手马云,

郭广昌10月圈了上海外滩五块地 !

时间来到2022年10月,也就是复星集团和郭广昌被外界质疑和关注的2个月以后,过程很平稳,复星并没有暴雷,一场危机,消弭于无声之中。

不仅如此,复星集团和郭广昌,自救动作频频的背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逆袭反转:

10月豫园股份联合蚂蚁科技集团,在上海外滩边上拿下一块地。据统计,此前,复星系在外滩已有豫园一期、二期、三期和BFC等四宗地块。

豫园股份,是复星旗下重要的中国资产投资和管理公司。10月25日,豫园股份(600655.SH)发布公告,确认全资子公司复祐实业与上海云玓企业联合实施主体为福佑路地块意向用地者,出让价格129.3亿元,公示期满后,各方按规定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作为复星国际快乐产业旗舰平台之一的豫园股份,在2018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以后,成为复星旗下A股上市平台之一。天眼查APP显示,上海复星高科技等复星系股东合计持有豫园股份68.47%股份,实际控制人为郭广昌。而云玓企业的全资股东则是马云参股的蚂蚁科技集团。

此次联合拿下外滩福佑地块,是双方第一次在房地产领域深度合作。

早在9月初地块通过遴选程序时,蚂蚁集团相关人士曾证实了双方合作的消息,蚂蚁方面表示该项目将由豫园股份主导开发,项目建成后蚂蚁将获取约6万平方米面积作为自持办公物业,进一步深化在上海的金融科技、区块链业务布局。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复星还是阿里,都没有向外界透露双方的实际出资比例。

复星在福佑地块之所以找蚂蚁合作,是因为阿里可以扮演资方角色,而豫园股份则主要负责开发建设。

巨大的商业体量和利益背后,势必需要开发者大量沉淀开发资金。

2013年,郭广昌曾因BFC外滩金融中心与SOHO中国潘石屹对簿公堂。同年4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原告复星国际胜诉,SOHO中国、绿城、上海证大对于审判结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提起上诉。2015年9月,SOHO中国与复星国际双双发布公告,公布重组海之门的股东协议。重组之后,SOHO中国退出,复星国际持有外滩8-1地块的全部股权。

2016年,郭广昌又以53.3亿元的价格将BFC50%的股权卖给嘉兴盛世神州稳利投资合伙企业。2019年4月,这部分股权又转手至中融信托。今年3月,复星国际旗下公司与中融国际信托签订协议,以63.42亿元现金收购外滩金融中心物业所属公司50%股权,多番转手之后,终于使之成为复星国际全资控股公司。

此次合作,蚂蚁可吸引互联网上下游企业入驻项目,复星系则专注于建筑开发,这样的组合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非常完美”。

从债务风险被质疑,到逆袭反转,前后两个月时间,复星集团和郭广昌,将资产管理的大量精力和期待又一次投向了中国的房地产经济领域,这才是关键。

图为福佑地块所处位置

左侧为豫园一期,右侧为BFC外滩金融中心

04

郭广昌的进退之道、逆袭之战,

能给当前资管市场和投资界带来哪些启示?

郭广昌复旦大学哲学系出身,钟爱太极拳,太极讲究“运虚御实,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太极而无极”。哲学讲究逻辑和理性,他在两种思考中探究商业变幻,形成了独特的投资与决策风格。

他曾被中国商界寄予厚望,担当着向全世界彰显中国人“修身齐家助天下”的价值观,以及中国式投资智慧的责任。是中国民营商人从“中国企业家”走向“世界投资人”的先驱代表。

以郭广昌的能力圈为基础,复星是国内少有的、历经多年而不衰的、跨国界,跨产业,跨产融的投资综合体。

但如今的郭广昌,需要在进退之间再次寻找新的平衡。回国之后,其不仅要处理眼前的麻烦困恼,更要在内心对过去几年、几十年的胜败得失进退荣辱全盘总结。

不得不说,2022年,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和资产投资群体来说,注定是一个极具考验和挑战的艰难年份,所以,这其中的领军人物和代表公司如何应对时代冲击和处理风险威胁,非常值得关注。

郭广昌和复星集团之所以能够“化险为夷”,实际上从大道至简的角度来看,还是资产安全垫的保护。

对于资管而言,虽然不动产的ROE可能并不是长期表现最优,但是经历复星集团和郭广昌这一轮的资产优化和逆转反击的动作和过程来看,毫无疑问,不动产才是能够帮助企业和投资跨越周期,对抗跌宕环境的压舱石。

这里就有一个逻辑存在,以保险,金融,包括各类具有“脱实就虚”特征的第三产业,或许能够在经济上行,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创造更多的回报,有更好的利润表现。

但是这样的金融产业面对环境和时代的变化转折,非常脆弱,并且,因为脆弱而导致债务风险爆发,带来债务和现金流层面的冲击威胁,也是必然的。

经过对复星集团和郭广昌在2022年的这一轮从争议质疑,到逆袭反转的过程梳理和分析,或许能够给当前所有受困于时代不确定性迷雾的投资群体和企业,带来一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资资乐,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