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中,从行业到顾客的鸿沟必须跨越

感性城市SCity   2023-07-27 11:33

核心提示:在存量时代做新商业,又要“反人性”,又要顺应人性。

​作者/佐夫 Zoff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句话:“如果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的那些优越条件。”用同样的话术来面对商业的时,也可以这么说:

“当我们面对客户的时候,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客人,并不是个个都像同行一样看过那么多项目和那么多品牌。”

是的,行业内外,对商业的体感完全不一样。

商业是很容易“宏大叙事”的行业。

这很正常,因为商业相对品牌本来就是宏观的,商业是容器,是载体,大到改变城市生活面貌,小到卫生间的抽纸几小时一换,它是无数生意和逻辑的集合。品牌ToC,商业ToB更多一些,更多是和同行在打交道。

也因为这宏大的语境,我们也造出了许多的新词和概念,来去对各种商业现象进行描述,动辄“年轻力非标主理人社群”云云,这种表述也没什么问题,商业本就在不断的发展更新,总是需要这种方式来归纳,创造当下的共识,让行业继续向前。

但问题在于,当这种词和逻辑用多了的时候,它会给我们一种“上帝之手”的错觉。我们很容易下意识的在一个个新项目上“指点江山”,这里做什么,那里应该做什么,然后把各种行业内的新词新概念新案例,管它适不适合,先全都一口气贴上去再说。

这种叙事逻辑特别适合做PPT做汇报、写一些行业内容、也适合在各种行业大会上讲故事,因为很容易能让老板和领导们喜欢。毕竟在如今的行业逻辑里面,首先要解决的是推动决策,有了决策、才有投资、才会有项目立项,才会有那些实实在在的,关于商业的各种呈现。

这也很正常,这就是推进项目的一部分,往往还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当然近几年随着市场越来越卷,这种自娱自乐闭门造车的生态在悄悄改变,决策者的眼界、思维和理解也在提升,可能不尊重市场的玩家在慢慢被出局吧。

说这些,并不是想要批判什么,这都是当下合理的现象和存在;只能说在这种逻辑下,沟通的重心经常在讲行业故事上,多一点会扯到品牌招商诉求,而最容易忽略的是客户视角。

但这恰恰是如今做创新商业,做新场景最需要的一个角度。

作为甲方商业研策出身,造了不少新词的商业人&行业媒体人来说,我也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所讲的这些故事、概念、主题、观点,逻辑、到底有多少,是可以被行业之外,被顾客和消费者能感知到的?

这很难讲,因为这些内容本身也不是为了ToC而准备。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其实没有多少人管你是不是什么“非标创新商业”,也没人管你招到的这个牌子有多厉害多有故事,大家每天忙着自己的生计还来不及,谁有空关心这么行业化的内容?

在过往的市场里,消费者的需求是简单直接的。它就管你好不好玩,舒不舒服,停车是否方便,好不好拍照,东西是否便宜好吃,有没有一直关注的品牌,是不是适合带家人带孩子来玩。

但问题在于,当这些“简单直接”的需求被过量满足以后,当更年轻的一代消费者上场,成为消费欲望最强的一拨客人时,他们的需求开始有变化。

开始在乎“有没有意思”。

这个时刻,新商业的玄学就开始了。有意思意味着内容不一样,大家要来这里看到一般商场看不到的品牌、活动、展览和演出;有意思意味着大家想在这儿看到不一样的客人,认识新朋友;有没有意思,意味着故事,有趣和谈资,这里的建筑、品牌、攻略,什么样的人来过,它都是可以作为好内容和朋友们分享。

你能看到什么?这种“有意思”的玄学里,都是高度主题化和故事化的,这也注定了这种商业只能迎合某一种类型的人。

回到消费视角,如果你进到一个什么商业项目里面出现两种极端体验,这也是来自某创新项目的真实反馈:

一种是场里的品牌和人你完全看不懂,觉得很新很刺激,生活中没怎么接触过,一脸懵逼的走过全场,不知道这个商场在干嘛,但是看貌似别人买的很起劲;

另一种是,让你相见恨晚,居然发现一个商业这么懂你,有你最爱的品牌,而且其他你没听说过的品牌你也特别喜欢,你恨不得一周七天来六次,带着朋友来买,可是朋友一脸懵逼的看着你。

如果是这样,那这个项目大概率就成了,垂直定位见效了。

虽然有点反个人主观感受,但这往往符合新的客群逻辑。新的消费者,想被独特的对待,想能有很理解他们的场子。

而这种新的客群需求,反推品牌在改变,也反推着商业场景的更新,于是构成了非标创新项目的商业逻辑基底,新的客群和新品牌,都需要一些定位更垂直,更纯粹的场景。

凭着这个逻辑,可以出发去做策划定位、做产品设计、做招商运营...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下比较火的创新商业。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个人群需求,在当下,在这个城市里到底是否存在?这成了生死攸关的问题。

同样,在做这种项目类型时,它的逻辑也并不是对标逻辑,而是新客群和新品牌的需求洞察。

是的,传统商业最爱做的事是行业要素对标,而非客群逻辑对标。一回到行业视角,就很容易开始刻舟求剑,马上就回到了那些大词和传统的商业维度里,你做潮流年轻我也做潮流年轻,对标你的体量、区位、面积大小、品牌组合、主力店布置...最极端的是动辄完全克隆出一个一摸一样的项目,但这么做解决不了问题。

把安福路搬到广州还是安福路吗?把东山口放在深圳还有的做吗?把源野搬到上海去就一定能成吗?把The COMMONS从曼谷搬到成都也一定可以吗?把COSMO直接空降到北京能做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因为他们都离不开此时此地此人,这些项目所解决的,都是一个区域一种特定类型客群的诉求,给他们想要的消费状态。而非像万达一般,吃的就是传统家庭的刚性日常需求,所以万达在那个时代能标准化复制,还能下沉到四五六线城市,因为这种刚性需求是普遍的,谁都要带着一家老小吃顿不错的饭,一起看电影,一起买点生活必需品。

你要把源野空降到上海去,大概率的状态是一大帮阿姨爷叔在花园里到处摆拍;COSMO搬到北京,也有不少客人会在门口看热闹看看,试着走进去,然后摸着这些衣服会觉得面料不扎实,有点玩虚的,那些辣妹装品牌在北方城市,更是不好穿出门;硬把安福路的品牌直接复制来成都,大概率大家网红打卡三个月以后,客流骤降,因为把安福路当作日常生活的人在成都不存在。

真实的客群需求思维,一定是做商业创新的起点。套用模板和公式对创新商业来讲绝对走不通,我们必须正视每座城市和人群的消费差别,同样的年轻消费的主流需求,在不同的城市表达绝不一样,在上海是各种设计师品牌,在成都是各种嘻哈潮牌,在其他城市会变成什么样,不同城市年轻客群喜欢的风格和客单价到底是什么,这才是做创新商业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品牌方来说,这个道理也是一致的。

我们看这些层出不穷的,并且还拿到市场结果的新商业样本,不管是十几万方的城市综合体、几万方的改造项目,还是几千方的创新非标,或是几百平的集合店主力店,到底是在看什么?

有三层吧。

第一层是在主观的看体验,看内容,看指标,别人做了怎样的品牌组合,走了什么样的设计风格,做了如何的活动与策展,最终呈现出来是什么样的场景体验,这一层所有人都看得到,所有人都可以写游记说上几句。

第二层,则是那些看不到的逻辑,是什么动力契机,什么样的利益点,构建了这个项目,品牌和团队为什么来,来这里是为了销售、形象、品牌的自我表达,或是想找到更加对路的客群,还是说纯粹就是品牌喜欢。

第三层就是“看山还是山”,内容终究无法脱离形式,忘掉自己个人的感受,去站在这个项目门口,站在每个品牌门口,去观察也去思考,大家为什么来这里消费,是什么在推动他们到来,只为回答一个问题,这个项目到底提供了什么价值,并且这些价值可以被轻易的感知,可以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

同样,我们始终需要看清我们所处商业时代的变革。

增量时代的商业,关键词是标准、拓展、执行力,是在既有的模型之下,填平一个个基础需求的坑,让所有人都有购物中心的生活;而在存量时代做新商业,又要“反人性”,又要顺应人性。

“反人性”是什么?始终是要克制自己作为行内人,作为所谓专业人士的惯性和偏见。是要从“商业逻辑”里挣脱出来看看客群的真实感受,是要从数百页自说自话的PPT里逃离出来,是要从对上表演式运营的幻象里清醒一些,想想到底哪些是可以真正落地的,而这些落地的内容又有哪些是可以真正被感知到的,到底这个项目为谁而开,创造了怎样的消费目的。

而顺应人性又是什么?是在明确给谁消费,说给谁听以后,把自己作为具体的人来思考,用ta听得懂的语言和故事,来编织出所有的内容,明确这里应该有什么,ta预期想得到更好的什么,让项目的故事不止是项目自己在讲的,也成为顾客愿意给朋友们讲述的:“这里新开了一个小商场,这里有你从来没见过的...”

以上。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感性城市SCity,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