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出来的鸿寿坊

感性城市SCity   2023-10-11 08:04

核心提示:还原与收敛,克制想整活的冲动。

​作者/ 林小蕾

编辑/ 佐夫Zoff

“第四消费时代之前的焦点是“物”,而第四消费时代的焦点则是人。”

“只有让人感到喜悦、充满亲切感,并能接纳悲伤的门店,才是更能让顾客花钱的门店。我们应该会进入这样的时代。”

——《孤独社会》by 三浦展

今年九月的上海,持续潮湿闷热,气候略带点反常。午饭后拐到富民路,随手点上一杯slab town的冰美式,一路往北骑行。

长乐路以北就是静安地界了,过了延安路高架,静安寺商圈一如既往地繁华喧闹,人来车往。

从静安嘉里中心,短短2.2km路,骑了10多分钟,一脚油门功夫便进入了普陀。老上海一般习惯以苏州河的南北论地理位置的尊卑,而普陀是上海传统几大北区里唯一一个拥有苏州河以南部分的。

这里就是长寿路板块,一直以来都是内环内的老牌中产社区,两站地铁就到静安寺CBD,但极具生活气息。而且住的人其实挺多元的,有周边办公的,也有市区上班住这的年轻人,以及大量本地原著街坊邻居。

这一片区域,有着本地日常生活的温度。当年的西宫和亚新,记得古早上海有什么歌手签售活动,都会选在这里举办。

那天一查,“亚新生活广场”开业都快30年了,也是个建筑设计很超前的项目,20多年前就规划了类街区半开放的模样,带内广场和露台。这里就如同整个长寿路区域,曾经是沪西知名的商业聚集地,不欠发达,但设施都很老旧。

为什么要找回“消失的附近” ?

最近又在复读一遍三浦展的《第四消费时代》,以及今年新出的《孤独社会》,一些共鸣感觉很适合分享在今天要聊的鸿寿坊项目上。

疫情之后,从社会经济数据以及社交媒体趋势来看,人们的欲望下降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对及时性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点外卖、网购、打网约车,看似过着极为便捷舒适的生活,但从某种角度而言,孤独感却一点没减少,甚至还会感到更多的焦虑和无力。

我们关心遥远的哭声,却也会对身边的人熟视无睹。

 

新会路街景

进入2023年,在人口下降、超老龄化、超少子化、个人化(孤独化)的趋势下,三浦展基于最近五年来的消费观察,又提出了第五消费时代,其核心关键词就是“孤独”。

而为了对抗孤独,人们会更加重视小规模、本地化、区域化的东西。对第五消费时代,他认为有五个特征,即慢速的、小规模的、软性、社交的、可持续性。

商业有“时光机”的理论,日本消费的困境,可能也正是我们的一二线城市需要思考的。

因此,“理解附近,拥抱附近,满足附近”,或许也正是当下我们能够去给予的目标与方向。让我们从时间的束缚中抽离出来,回到空间的逻辑里,感知附近,找寻自己的存在感,重新建立对生活的“可控”。

那么,如何做?

 

2023.10月@鸿寿坊

“装”入“附近感”的真实日常

从社会学的范畴,似乎就很好理解鸿寿坊一步步“长”出来的美好初衷。

那么再说回来,在这样的美好愿景下的商业,又该如何去表达?

首先,是“装”入“附近感”真实日常的内容。

鸿寿坊是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做城市更新的时候,是需要保留那些会带来“附近感”的东西的。

但这个话题又很容易陷入固化的思维或者套路性的打法。这不仅仅在于一些修旧如旧的建筑,在我看来那只是一个框架和表皮,一具躯壳;也不在于对在地文化的挖掘,鸿寿坊也并没有刻意去解读过去那些在地化的元素,比如关于「鸿寿坊」的过去今生,保留一耦石库门做callback啥的,这些都太老套了。

更核心的还是在于要创造会带来“附近感”东西的商业内容,且不那么突兀和违和,避开传统商业地产的刻意和生造,那才是考验操盘手能力的关键。

对于鸿寿坊,这或许就是那种附近的、社区的、更真实的日常,比如吃喝与买菜,去把它们一起“装”进来。

 

2023.09@鸿寿坊

所以,鸿寿坊很贴切地在还原何为生活:做了菜场、茶馆、夜宵甚至麻辣烫,还卖葱油饼、黄泥螺,烧腊和水饺。

并没有出现很显眼的,带有一定仪式感的主入口,沿街商铺也如同附近的街铺,超市入口旁在卖“中式烘焙”,个人觉得应该再来个大饼油条粢饭团啥的档口。

牵着宠物,脚踩拖鞋,就是下楼去买个菜买杯咖啡,深夜有地方能吃碗面,或者约了街坊邻居一起去喝杯茶。

别看很简单,这很重要,很宝贵。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回归,是对确定性的追逐。回归到这种附近的日常感主题里,这样的生活才能让人感到安全,可掌控,减少心理成本,让消费的过程更自然而然一些。

 

FOODIE SOCIAL鸿寿坊食集摊位商户

过去多年来的大跃进大发展,行业里似乎对“社区商业”是带一些“避讳”的,觉得费劲,慢,规模小没影响力,不好复制...但鸿寿坊难得的是,没有宏大叙事,而是在反复强调“附近”,强调还原与收敛。

不再整那些破旧立新,也不再刻意回避“社区商业”的界定,就是在这么一个带社区属性的地方,做着很“社区”的事儿,让这里有本该有的事物。吸引着沪上时髦阿姨以及附近那些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

地块由于承载了城市更新及保留20年代里弄建筑的规划要求,出让要求里需要设一座菜场。

瑞安前几年孵化的食集品牌FOODIE SOCIAL也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发挥机会,打造了一个3.0版本鸿寿坊食集,也似乎是找到了更适合他们的tempo。

 

FOODIE SOCIAL鸿寿坊食集

像“生长”出来的,

而不是靠规划硬造出来的

它是长在社区里、在你身边的,不是要去靠堆砌内容,让人“特地”跑来体验打卡,这就是一种自然而然地走进“附近”。而这种“附近感”商业的主力店,或许就是需要有这样一个Market。

虽然也是个纯粹的地产开发项目,也有规划和设计,如何让整个项目感觉就像“长”出来一样,而不是靠规划和生硬堆料造出来,克制想整活的冲动,这其实是最难的点。

我想,这里面的“边界模糊”就显得尤为重要。

 

FOODIE SOCIAL鸿寿坊食集

从最早新天地FOODIE SOCIAL南里食集到太阳宫的2.0版本,直到鸿寿坊的最新版本,瑞安一直也是在基于最擅长的模块去做创新。比如,去思考如何让租户售卖的产品与整个场景的氛围融合的更好。

传统商业为了去招商,势必会留下很多边界,不同的业态之间,每一个店铺之间,甚至不同楼层,分区,都会留下边界。

鸿寿坊靠的是动态的场景,弹性的边界,来处理这本身会带来的一些矛盾。

秉承对于整体呈现效果的统一与和谐的追求,在与租户的合作方式上有了一些弹性空间。比如中间的岛铺,网罗了众多本地小众私营店主,统一装修到设备,看不见的商管强控,却能呈现出一致和自然的场景。

其实我们生活的社会中,边界也无处不在。有时候这些边界被折叠了,只有在无人的时候才会显现。

 

FOODIE SOCIAL鸿寿坊食集摊主

鸿寿坊在业态上做了减法,务实且“讨巧”。

并没有复杂的业态组合,回归基本生活需求,花“小”力气,让更多消费者用脚来投票。

沿街商铺全部留给餐饮、生鲜,内街是Fusion、宠物、生活方式类品牌,完全用了瑞安最擅长的部分在打,真正去做城市功能的完善与商业内容的创新。

想起几个月前在伦敦,看了好多本地市集,对Mayfair Community Space那个印象最深刻。那是一座百年老教堂改造而来的Market,餐酒、饮品、社区活动,地下室、屋顶、甚至主教座堂中心,都被改造并注入了商业内容,每个细节都值得你注视好久。

本地人似乎并未如此在意建筑的过去,没有去动不动“掉书袋”讲文脉,而是就把她就看成是“长”在社区里,和附近同频的一处城市空间。在地的意义在这个项目上似乎变得没那么的重要,大家更关注的,是这里是鲜活的,是正在被使用的,能够提供的日常生活内容,而不是打个卡拍个照。

这可能就是有机更新吧,不是翻新,而是活起来。

 

2023.10月@鸿寿坊

在鸿寿坊有相似的“有机更新”。

整个鸿寿坊的建筑,还原了原址鱼骨状肌理石库门里弄结构,同时还采用了大面积的旧砖循环利用。就像瑞安25年来打造的“新天地”,在鸿寿坊的第一印象里似乎有点一脉相承。

修复装饰主义建筑风貌,是需要有一定审美要求的。做新做大难,做小而美更不易,从鸿寿坊开业短短几周来收获的好评,可见这样“长”出来的空间,的确是给有那么点老旧商业形象的普陀长寿板块,带了新的惊喜,也推动了整个市场对于社区商业的审美认知。

 

2023.09@鸿寿坊

另外,食集里的天窗,采用环保低能耗通风设置,几个大吊扇也是点睛之笔,有点东南亚又有点原生态,不仅仅是可打开的天窗,12m挑高里,吊扇呼呼转着,叠加穿堂风,吹得树叶摇摇曳曳,让这室内空间更灵动,更有生机。

在加入了“人”的场景后,一幅生机勃勃的烟火气画面立体呈现了。

这一切,都让鸿寿坊就像“长”出来一样,不断地去减少主观意向,更多地去思考周边的意义,它像一个真实的生命体,而不是品牌产品的无意义堆砌。

 

FOODIE SOCIAL鸿寿坊食集

为什么又是瑞安?

如今,上海已过了大拆大建的阶段,城市更新始终也是绕不开的话题,而这些都无法依赖固定手法与套路。因为城市的规划目标、政策、城市发展等问题,始终受制于那些围绕“人”的变量,这势必要求操盘者们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因地制宜地去找到最恰当的方式。

可见无论是成片改造还是点状更新,这也是瑞安所坚持的底层逻辑。

比如打造了25年的上海城市名片之一的新天地,围绕太平桥的大社区也在常焕常新;瑞虹新城就更显而易见了,90年代末开发虹镇老街,迄今也二十多年了,以一己之力将虹口老旧片区打造出了城市综合社区的经典案例;

再看新江湾的创智天地,大学路如今已经是上海东北部的商业消费目的地,打造出了一条开放式社区实践之路;十四年前正式提出的开发大虹桥,瑞安作为第一批实践者,带来了交通枢纽商办综合体虹桥天地,多年来陪伴整个板块的成长;同样也是今年最新开业的蟠龙天地,让我们看到了瑞安在打造Urban Retreat城市微度假目的地上的新思考。

 

蟠龙天地实景

再回到今天的烟火气社区商业鸿寿坊,我发现瑞安是在真正研究上海这座城市和不同片区,去理解周边的人们,不断去找到他们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是的,有时候的确需要放弃上帝思维,对规律多一些敬畏,不要总想着翻天覆地的改变,而是还原回健康且有质量的样貌。城市和社区的发展或是由规律去主导的,规律背后透露的还是人的变化。

瑞安是善于洞察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并会根据不同的变化,给予理解和转化,来呈现出不同的产品。

这不同于产品线的思路,更多的还是在与一座城市的人们共同成长。因为从人出发,会带来人的聚集以及产业的聚集,这也是城市形成良性发展的基础。

 

FOODIE SOCIAL鸿寿坊食集荟森生鲜

写在最后

为什么大家都在说瑞安“懂”上海,我觉得他是了解本地人的审美,把握了对于精致感的拿捏,更清楚如何组合好“新”与“旧”,懂得怎样去营造这种符合当下生活方式的“附近感”的。

在我看来,都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表达。

商业特别是社区商业的租户,没有必要去创造太多的震撼,让人感受到喜悦、亲切与舒适感,那就够了,做好这些就实属难得。

就如《孤独社会》里提到的那样,我们正在进入这样的时代。并且,社区的生活场景,就是要做减法,回归生活本身。

去弱化边界感,鸿寿坊在普陀恰到好处地“长”出了一个社区 “新天地”。而城市的局部焕新,需要这样的“点缀”来提升。

所谓的CityRoom,地标不可能到处有,但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类商业或许就是“长”在社区里的“地标”。

“新天地”在这里,不是名词,而是一个形容词。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感性城市SCity,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