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HCH主理人:14载开出10家门店,小而美的买手店如何向上生长?

赢商网 王梓旭   2023-10-20 18:13

核心提示:我认为不是一味做大就是好,未来保持相对小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才会丰富多元且有趣,就像人的思想一样。


作者 | 王梓旭

编辑|童洁

如无特殊注明文中图片均来自HCH(需求面积:200-400平方米)品牌方


在2024春夏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的20层,HCH Showroom的展位占了一小半,这次HCH以“蔓”为主题以蔷薇花作为了主体视觉元素,本次Showroom展示了包括Support Surface、workworks、DAWEI等多个设计师品牌的作品。

HCH可以说是国内第一批买手店,从2009年成立到现在,它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目前,其在武汉已经开出了10余家门店,建立了稳定的客群;2015年之后HCH在上海也建立了面向B端的业务,帮助国内外设计师品牌对接更多的买手店。

事实上,近两年来,买手店的生存环境并不理想,倒闭的消息时有传出。“曾经有一个阶段中国突然一下子出现了很多买手店,后面关闭了很多,不过现在又出现了一些,说到底我觉得它是永远都会存在的一个业态。但要说买手店能做得有多大?我觉得有难度。”HCH主理人胡春晖谈及行业时这样向品牌数读表示。

此次以蔷薇花作为主体视觉元素,胡春晖表示,正是因为素蔷薇花的枝蔓都是向上而生,不仅具有独特的美感,在当前市场形势不佳的大环境里,蔷薇花还带来一种大自然的力量,让大家去坚持做好这件事。同时胡春晖也希望设计师品牌们能够充满旺盛的生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绽放出美好。

竞争激烈、行业加速洗牌的大环境里,买手店应该如何站稳脚跟,并且长远的走下去?在HCH的展位上,品牌数读与胡春晖进行了本次对谈,她分享了品牌理念、从业多年来的感悟和经验以及对当下行业的看法。


克制、思考与长期主义

HCH成立十余年,目前零售店铺有10余家且都在武汉,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扩张速度并不快。这与买手店的业态有关,也与主理人的性格和理念不无关系。在交谈过程中,胡春晖反复提到长期主义、克制等词语,或许能从这些词语中瞥见HCH的发展。

HCH目前大部分合作的都是10年以上的品牌,其中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当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新品牌。合作时间长的原因是这些品牌与HCH的理念非常契合,胡春晖介绍了三点:一是buy less buy better(少买的,买好的);二是easy to wear产品要好穿;三是perfect from detail完美或令人赞叹的产品都来自于许多细节,而细节可以体现出专业度。

值得一提的是胡春晖特意强调了好穿这一点,她非常关注衣服的可穿性,“在展会上很多人可能会看到一些让人惊讶或其他反馈的设计,但实际上并不会想穿这件衣服。我们非常注重作为非行业人士的消费者是否能感受到产品价值”。

“HCH遵循的标准相当高,因此符合标准的品牌并不多。我们一直保持在较小规模的水平,不太愿意进行大规模扩张,但我们是长期深耕的。”

她进一步解释,工业化品牌和小众品牌的做法在模式和阶段完全不同,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难点,当一个品牌进入新阶段,做法要调整和改变,她认为那不是现阶段HCH想要的。不过这也要看品牌自身的选择是什么,像欧洲一些品牌就想停留在最舒服的阶段,有的品牌一定要做到连锁大规模的阶段,在她看来这不过是不同品牌的选择。

“我认为不是一味的做大就是好的,以前很多品牌追求速度和规模,但太大了就不得不去改变,不管是设计还是模式都是。未来像这样保持相对小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只有这样子才会丰富多元且有趣,就像人的思想,要保持独立的个性与思考,比大家都是同一个想法要好很多。”

胡春晖也提到了对长期主义的思考。她表示如果想活得久一点,在做决定时就要考虑长远的打算。“信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建立信任的时间和沟通的成本是低的,大家契合度也很高,我一直觉得在我们这里如果抱着长期主义的想法做事,信任就会出现,在商业中信任是基础,没有信任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这种不仅体现在与设计师品牌的关系上,也体现在例如上海时装周这样的合作关系上。无论是疫情还是受到其他因素影响,都没能阻止HCH与时装周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她看来,当下品牌、买手店及平台各方更应该共同面对挑战。


对线下买手店的新思考

HCH的零售业务起源于武汉,时至今日胡春晖仍然把武汉作为核心基地在深耕,用胡春晖的话说,HCH在当地收获了一批较为稳定的粉丝,“比方说我们有20多年的客人,甚至她女儿又是我们的顾客,其实是蛮荣幸的一件事,也是一件很舒服的事,这种舒服就是有一种家的感觉。”

在这之后HCH在上海开始尝试做Showroom的B端业务,因为HCH原本就是连接很多国外品牌进入国内的桥梁,所以这更像是水到渠成的事。胡春晖坦言,由于对上海市场的熟悉度不够,所以没有贸然开展C端业务,目前零售业务仅在大本营武汉运作。

“上海竞争很激烈,做Showroom我们不算最好的,规模也不够大,时间也不是最久的,所有的优势似乎都不是很明显。但是我们在这里很稳定,希望稳步发展让更多人了解我们,之后再看有没有在零售业务的机会。”

在B端业务上,HCH同样在做筛选。在她看来,如果买手和主理人很有零售经验,那就能够读懂HCH的选品逻辑,反之,买手们会觉得牌子不够知名,认为很难卖,因为不知道该如何销售。

“所以大部分能够跟我们坚持走下来的都是有经验的主理人,他们可能不是最潮流的,也不是很新锐的,但他们可能是很稳定的,就跟我们自己一样,并不依赖线上,因为线上价格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对于细节是忽略的。”

同时胡春晖也提到如今买手店线下零售的变化。在她看来,过去线下做一个零售空间就足够了,但是现在则是要营造一种美学氛围,让客人真正理解什么是风情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懂得为什么要来这里。比如日式品牌就应该配日式咖啡、餐具,从细节到整体空间都要围绕这一主题,要让消费者置身于主理人想让他们去的地方。

她向品牌数读表示,如今HCH就在尝试传递这样的美学氛围,但现在还不成熟。“我觉得要传递美学,而不是只是展示商品,这对主理人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审美,而且还要理解空间、视觉呈现等。”


门槛、价值与良性思考

近两年买手店关门的话题常被提及,胡春晖认为这是波动式的,且现在淘汰也在进行中。

淘汰的原因各种各样,她认为因为服装的门槛看上去不高,而且所有品牌都是开放的,于是很多人会进来,但进来之后未达预期,又一走了之。“服装生意很多年来都是这样子,能活下来的是少数,绝大部分人都觉得很简单,但真正做了之后发现很难持续,一方面专业度不够,也不懂怎么客户服务,就造成后面亏钱放弃了。”

事实上,在胡春晖看来买手店具有很强的个性,需要主理人或买手,对这个行业有超出常规的热情,它的驱动力来自于热情和热爱,这非常独特。一家店铺不容易复制和模仿,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把它标准化,其实是困难的。

“曾经有一个阶段中国突然一下子出现了很多买手店,后面关掉了很多,不过现在又出现了一些,说到底我觉得它是永远都会存在的一个业态,欧洲也是这样,但你说买手店能做的有多大?我觉得有难度。因为它真的是靠买手和主理人的热爱去支撑的。”

HCH作为国内第一批创立的买手店品牌,据胡春晖回忆,早期做买手店,更注重的是线下的体验和沟通。客人像朋友,但是现在也是一样,只是沟通链路变了,但实际上整体还是非常依赖线下交流的。如果不走进店铺,则很难感受不到这里的氛围和理念。

在行业整体不乐观的当下,胡春晖向品牌数读表示,可能大家对新品牌的尝试会越来越保守,因为新品牌各方面不成熟度会高一点,风险相对高,过去大家有余力支持一下,但是现在可能不会做这方面尝试了,反而是在原有成熟的品牌上发力,而不会做一些开拓性的尝试,因为很难有把握。

谈到未来,她认为国内买手店行业会像日本、欧洲等成熟市场那样发展。比如东京的买手店比比皆是,不同风格的店开在一起,不是互相竞争,甚至比品牌店还多。

现在国内很多店卖的品牌都差不多,因为很多人是有火卖什么,但大家都一样,最后就拼价格,要靠打折卖,这其实是恶性循环。因为这是大家认为买这样的品不会出错,但其实这失去了买手店的真正的意义和价值。要选不一样的东西,同时有不同的组合,这才是主理人审美的体现。

“我觉得未来会向这个趋势发展,国外比我们早发展了很久,未来我们要达到他们的水平,要业内同行一起提高才能做到。”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HCH买手店上海时装周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