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Zoff
在自媒体的时代里,从线上社媒到线下商业,发生的奇葩事实在太多。
有一次和热爱美食探店的朋友聊起来,他和我讲,在某点评上靠谱馆子的评分大概率在3.6-4.2区间。因为评分太高很可能就是刷的,而在这些看似很一般的分数里,其实才藏着真正的美食。
在某红书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避坑避雷”的话题,关于探店的小作文也是铺天盖地,而且总能精准推送关联到刚刚和朋友的聊天记录。不过你仔细看,似乎没有有名气的店不被小红书“避雷”的。的确,不管你做的怎么样,付出多少努力,只要有点影响力,就总会在小红书上被抬杠被人“扒”,而且有不少都是“momo”名称的匿名大军;
而在短视频直播里事情就更离谱,在折腾“个人IP”的创业浪潮下,部分探店博主为了流量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煽动对立情绪,骚扰式街拍偷拍,恶意评价,甚至场内现场直播搭讪女生,把场内各种空间当免费的背景板...这都以及不是个公关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影响了消费体验,让正常的客人感到严重不适的行为。
当然,线上为线下带来的价值显而易见,无可替代,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场景,好产品也会迅速被看见,被传播;但在事情的反面,线上低门槛情绪化,且不公正的舆论,也为不少的线下商业,包括品牌和商业项目带来严重困扰,影响了项目进度,日常运营,甚至还带来安全事故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这也带来了个新问题:线下商业,究竟该如何面对线上舆论?
这也是大到神盘大盘、综合体、购物中心,小到品牌门店和地摊档口,几乎都会面对的问题;在未开业的时候,围挡的信息就会被人讨论,各种内部资料也会莫名流出,甚至被各种使用;开业前后,则会有密密麻麻不知道从哪来的网红来探店,并留下难以评价的评价;而在运营过程中,也会遭遇各种五花八门的反馈,让人哭笑不得,但最难搞的还是那种有组织的恶评。
在这种局面下,“线下人”往往是弱势的一方。本身的能力和资源重心不在线上,线下线上的做事逻辑也完全不同,在处理的时候往往相当被动,疲于解释、公关或掩盖,一不小心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作为也同样横跨在“线上线下”的我们,也希望能给出一些建议。
①第一件事,叫做清醒,搞清楚原因。
要搞清楚所有恶评出现的缘由是什么,但无非就是这么几种情况。首先的确是由于自身原因,不管是服务、还是产品、还是现场管理等等,顾客正常表达自身的合理诉求,也包含一部分不满情绪,这其实是最容易理解,直接回应改正即可,这样的评价也是商业不断优化自身的宝贵信息,无可厚非。
但当一些无中生有的恶意攻击出现时,就应该尽快做出判断。是部分顾客的过度要求未满足的报复宣泄,还是竞争对手,利益相关方有组织有预谋的水军攻击?面对这种状况,则需要尽快搜集证据,可以对外公示,直接警告,要求删除并补偿名誉影响,联系平台处理or律师函or报警,尽快第一时间解决,而非沉默,越拖不利影响越多。
其实真正棘手的,是处在两者之间的状态:既非合理的消费诉求表达,但也并不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网暴”,而是夹杂着情绪,不理解,甚至关联一些社会议题包括什么“资本导向”等等带来的,充满戾气和发泄的恶性评论。
处理这种评价,需要快速定性以及果断处理,但更需要方法和策略。
②一些常规策略:不着急、不情绪、不争论、不多方,以及...
面对一时扯不清楚的评价,我劝你先别太着急,放一下再说。
坦白讲,80%的线上舆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只是说作为被攻击的那一方,作为当事人or团队免不了会认真且敏感,自己觉得事情很大...这个时刻一定要先看开点,先等那么几天,让好事者的情绪冷下来,也看看舆论会发酵到什么程度再做判断。
千万别一着急就迅速解释反驳,和杠精一言不合就厮杀一场,这样反而正中下怀,助长了负面舆论的影响面,得不偿失。
其次,不要太过于情绪化的处理,还是要先有理有据的应对。
如果直接就情绪对情绪,反而会让自己从占据优势一方,被攻击者拉到了同一纬度去“狗咬狗”,陷入到自证陷阱和直接的对骂环节;而在这个局面,面对强势“资本家”,弱势的一方很容易被共情,得到支持,反而会把事情越搅越乱。
同样,别去陷入到太复杂的争论里。谁都无法真正去理解谁,更别提商家和顾客之间,就是因为大家所站的角度、立场、以及观念和认知都完全不同,导致大家对一件事情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同样一杯冰美式,他觉得苦,她觉得酸,你觉得都不错,因为这种认知的差异而导致的矛盾及争论,其实扯到最后都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说明一件事,他不是你的客人,这个时候就相互消失吧,别去争。
就像一些社交媒体上的无端恶评,如果没什么原则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删除拉黑一条龙,大家彼此看不到对方,眼不见心不烦。
如果气不过,一定要争下去,记得用个人号去正面硬刚,要吵就吵赢,而且轰轰烈烈,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全过程,并且就抓着一个人去吵。
分散回应没什么意义,曝光率低,而用个人号去和个人辩论首先大家平等,也能一次性的表达观点、逻辑和情绪,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处理方式。
站在品牌、项目or团队层面,则需要始终公对公的处理问题,发公告,写信,出沟通函,用清晰准确流利的文案来说清事实,表明态度;这种文案怎么写?多参考大平台大项目是怎么回应的,想想为什么他们要这么说,这么做,从中你能找到答案。
③主动出击,主动输出,把问题消灭在发生之前。
的确,当恶评舆论发生之后,不管怎么做其实都是被动的,更值得思考的事情是,如何提前预防,甚至是主动引导舆论,化被动为主动,让线上内容成为自己的工具而非敌人。
主动输出是必须的。如果正向的声音没有或者太小,必然舆论环境会被其他各种各样的声音所占据;如果项目方不表达,势必会引起各方的猜测和推断,进而影响市场声音,让项目方陷入被动局面。
那么主动输出首先做的事,就是要塑造人设。希望自己的项目、品牌、店在市场上是怎样的形象,希望和什么样的案例对标,吸引什么人来,这一切都会回归到最基本的人设。
大多数的传统Mall的基本策略就是亲民,因为面对的是传统家庭客群,出街的物料设计和风格都是让大家看得懂,大红大绿,容易理解;一些潮流定位的,“非标的”新商业,往往把自己的人设做的和潮牌如出一辙,像一个带你逛带你玩的,更懂潮流的同龄人,输出的内容有态度有设计感,这不光是对市场去发出新的声音让年轻人记住,也是可以让同样的潮牌,感觉到大家是“一类人”,产生自发的信任感。
不得不说,越是做特色定位,做细分客群与主题,人设就是应该清晰鲜明,一言难忘,记忆深刻。
而确定人设之后,要做的事情还是在于内容输出。项目的开场白文案,透露出的“小道消息”,一些效果图、手稿、操盘者的朋友圈截图,让人猜不透的围挡...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在如今能引起传播和猜测的话题。
坦白讲,对于商业行业性内容,不少的C端博主,or“商业爱好者”由于缺乏内部信源,做的更多的事情其实是捕风捉影,然后“分析”一轮博点关注;越是这种情况,就越要去准备好,故意的放出“小道消息”,优质的项目视觉材料,设计和照片,可公开的文件,过程稿,招商手册,项目的基础文案等等,关联这个项目,让外界在搜索查资料的时候主动发现这些,并且分享传播;这样的做法,也是从侧面有意引导传播,让线上内容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去发展。
当然,项目也依然要正面强势输出,高质量有干货的输出,大大方方的告诉所有人自己是谁,要有自己的序言,态度,价值观,兼具感性和理性,感性说理想和情怀,理性说商业逻辑,商业定位...这其实是我们比较擅长的事情。
自己的声音越大,才可以让自真正的顾客、合作伙伴好好认识你,理解你,支持你;才能让其他无中生有,东拉西扯博流量的声音式微,让那些烂大街的什么“网红打卡地,小东京,小京都,小曼谷,我在XX等你”这种拉低项目价值的语言没有市场。
这其中还有很多细节,不同的项目也有不同策略,需要就事论事的去针对。
④一些更高阶的方式:“统一战线”、控制审美风格与观念价值观输出。
这也是为什么商业需要社群,需要内容“开源”,需要和自己的顾客们模糊界限...在传播的角度来看,越多的自己人,越多的小伙伴和外部支持者,都可以让舆论朝着向自己有利的那一方发展。
而做到这点,就是要让大家有参与感,甚至能参与到内部的运营、活动、细节中去,就像跳海酒馆的打酒师群体,本身就是由不少的客人而来;不过做到这点往往是不易的,这需要团队,操盘者本身格局打开,放弃一些自我,ego,让大家感觉到平等舒适,而非膜拜。
当然,更重要的点,在于你所输出的到底是内部喜欢的,还是外部大家认可,都可以共情的。
这其实涉及到一些更多的,商业之外的能力:对人性的洞察,对行业需求的理解,对社会风向的考量...但总而言之,它会体现出几种特征。
比如别太端着,别好为人师。越是年轻的顾客,就需要搂着说话聊天,要成为小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去传递生活方式,不教育,不要做太具体的价值判断,而是多理解和包容所有人,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形式来用分享的心态告诉大家;
比如要符合当下,要乐观,要利他,要关注他人超过关注自己。行业内外的状况已经够艰难了,没必要去Diss谁,几次三番的去拆台...而是要想到能帮到他人什么,把一些有价值的想法抛出去,让他人受益;
同样也要看到趋势是什么。可持续时尚,回归生活日常,创造社区感温度感代替传统的边界意识等等,我们写过很多这样的选题,可以往前多看;
最终,这些都会回归到一件事情,形成项目、品牌自己特有的质感。
为什么有些文案、设计、说话的感觉,一看到就能想到具体是什么人,什么项目和品牌做的,就是因为只有他们在一直这样讲这样说这么做,可能开始的时候很渺小,也显得格格不入,不过只要说下去和做下去,它其实是可以去影响舆论,收获更多的同路人,争取到更多你并不认识,但却三观相似的小伙伴。
谁让这是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再多的输出,唱独角戏,都代替不了内心的认同感;而说到这些话的时候,你是否也想到了几个品牌,几个项目?
以上。
再多的言语,都改变不了真实的呈现,希望大家不用过分在意风言风语,也别沉迷在自己的ego之中。最重要的事还是在于坚定的向前走。
疫情遇上消费旺季,餐饮零售业2020年春节假期损失或达5000亿元,餐饮消费跌入低谷;线下商场迎来闭店潮,线下线上融合成“救命稻草”。
面对新兴的消费品类,哪些赛道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哪些趋势正逐步成型?又有哪些品牌已经吃到增量红利?
当我们在中国购物中心里常见的餐饮、茶咖、服装、美妆等品牌都开启了出海战略,中国的购物中心运营商们协同出海的时机是否已经到来?
消费者购物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品质,逐渐对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展现出越来越多的需求,无形中推动了零售行业不断寻求创新和差异化。
本文将揭开“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交替往复的面纱,描绘中国消费市场未来的多彩图景,包括疗愈业态、香氛业态、宠物经济、潮玩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