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物业的开工,大量的关于中国商业地产存在严重泡沫的文章在各大媒体报刊上开始陆续的登出,中国的商业地产好像马上就要面临崩盘的态势,事实并非如此,这反而是机遇的开始。
我们承认目前商业地产的开发的确存在井喷的现象,这个现象是在五年前一线城市开始发生的,井喷现象现在正在逐渐过渡到二、三线的城市。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会发现真相是在一线城市商业开发井喷过后的现在,品牌方在一线城市的市级商圈基本没有可能再拿到如同之前更好条件的位置了,他们的需求现在只能排在了业主方长长的候选商户名单中。
之所以出现井喷的现象,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我们商业购物中心在此前的发展水平是远远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购物中心的发展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商业开发的井喷现象,才给了国际服装品牌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空间。他们以极其优势的对于租金的挤压和极小代价的装修成本的付出(大部分是来自开发商的装修补贴),在中国迅速的占据了良好的市场份额和大力发展的物流系统,在此远远地走在了市场其他国内本土品牌的前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正是由于国际服装品牌的发展计划以及目前的市场关注度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忽略,给本土品牌才留出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未来商业在三线以及四线城市井喷现象的出现,国内本土服装品牌应该抓住这个优势,大力发展、占据三、四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因为在那里与开发商之间的议价空间还是较大的,这就要求国内品牌的应运而生,顺势而为。
虽然目前国内本土的服装品牌还很少,更多的服装制造商仍然在代工的路上辛苦的前进,国内原创服装品牌也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商业开发的井喷,在一段时间内只要国内品牌在形象、宣传、服装的性价比上体现出优势,那么竞争力是会得到很好的体现的。
目前在一、二线城市的餐饮业所体现出来的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例如外婆家、绿茶,他们的首家店并不是选择在一线城市开店,而是选在了自己的物流系统最完美的杭州,在杭州获得成功后进而到一线城市,以及向下进入其它的二线城市。因在当时的市场情况下,一线城市急需具有特色以及突出的性价比的餐饮品牌来填补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在此环境下,这些餐饮品牌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样的,国内服装也是要采用这样的发展策略来更好的在未来的商业市场中得到长远的发展。
对于开发商而言其实也不必纠结。如果给到了国内具有良好品牌形象以及适合的性价比的品牌方优惠的租赁条件,让他们得以拿到优势的租赁成本,节省出来的资源可以投入到更多的形象建立、品牌开发、产品价格优势等多个方面,这样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消费以及认知必定会得以提高,从而营业额也会有不错的提升,开发商采用保底租金加营业额扣点提成的优势,这会得到最大利益化,就像一线、二线城市给予国际品牌的优势得到体现是一样的,最后会产生的是多赢的局面:开发商、品牌方、消费者三方共赢。
所以我讲不要杞人忧天!大家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本质中寻找各自共赢的商机!
文/赢商网《大家专栏》作者 唐耀
唐耀先生作为同昌盛业的创办者及业务主导者,拥有超过15年商业地产投资服务、资产管理、营运管理的工作经验,被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委任为“亚太区顾问委员会委员及华北地区主席”。同昌盛业业务涉及国内商业房地产的资产管理以及投资业务,以及协助公司战略股东对于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和具有潜力的地产开发公司以及零售品牌进行股权投资。
许多项目不是运营驱动,而是由“投资驱动or规划驱动”,或者是被“拍脑门驱动”得来。最终结果就是脱离实际,沦为“表演式商业”。
上海六百的告别,也再度为“大徐家汇”的全面革新按下快进键,目前商圈内多个商业项目均有新动态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