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初冬,秋意恋恋不舍,寒冷的节奏恍惚间不期而遇。我和我的小伙伴赶在双11佳节之前,造访了上海万科位于大虹桥的两大商业地产项目:虹桥万科中心、上海万科广场。
之前看过一些微信公众号对上海万科商业的若干热销报道之后,此次造访,分外惊喜。
当下上海最火的商业话题:上海万科商业的双子星项目。没错,可能是。用“可能”一词只为准确严谨。
虽然万科做商业一直低调潜行、默默发展。但这并不能掩盖万科对未来体验型商业的独特践行,也不能掩盖万科做商业之后所引发的关注。
在微信朋友圈有许多关于上海万科商业的转发文章,并获众亲点赞,评论纷纷。
为什么上海万科双子星项目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即使还没有开业已被业内热捧?
诸位小伙伴各自表达,认真思量,长话短说,原因有三:
第一,群众基础,支撑万科商业战略。
第二,惊艳业内,万科式体验即价值。
第三,互联网基因,云服务落地。
这里是自媒体,不适合长篇大论。简略补充三点我的理解与说明,有助于各位关心此事的朋友们:
第一: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品牌消费的时代。万科作为一个地产界的大佬,品牌价值不言而喻,拥趸无数,万科在上海23年的发展,在西南片区也拥有近4.3万户居民,可以说这庞大的群众基数为万科的商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上万科业主对商业的需求,使得万科很自然将住宅领域无微不至的服务延伸至商业领域,为大家提供源于生活本真的商业体验。
第二:商业地产这些年很火,房企纷纷扎堆于此,这模式,那模式争论并炒作了很多年,其实所谓的商业模式,除了资本运作模式不同外,人是决定性因素。不能只看事物本身,重点要看人,只有人,只要人,只是人!不论商业的载体如何变化,商业模式如何变化,不论商业体定位是高端还是面对大众,门庭若市还是门庭冷落?恐怕都是不变的衡量标准。
好吧,打住打住,今天不是培训会,咱们回到上海万科双子星项目上。
其实,上海万科商业双子星项目的商业逻辑很简单,就是在这样一个上海万科超级大本营的辐射区内,如何更好的服务好这批人。
好在,30年的万科深谙懂人之道,在商业项目中,将高效、健康、人文、互动作为核心内涵,以“健康丰盛生活本真”为理念,开创了独具一格的万科式体验。就上海万科广场来说,它开创了全民娱乐的沉浸式体验生活服务理念。有爱看电影的人士绝对不能错过的CGV影院、大型的成人滑梯装置、大型的儿童游乐区域等等,完全让人所有年龄段的用户感受到不同的商业体验;而虹桥万科中心更是首创生活能量补给型商业模式,这只为给白领提供最好的办公生活。办公生活再也不是忙忙忙,而是融入了不少快乐休闲娱乐设施与便捷服务,保龄球、办公健身会所、国际双语幼儿园,看看这样的服务配套,是不是连同行的你也心动了呀。
第三: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颠覆传统商家营销模式;第一个是移动终端服务,第二个是社交网络。这两点,使得商家营销的概念完全改变。
万科联手互联网巨头,推出信息一体化平台——云客户服务中心。覆盖了大大小小,高矮胖瘦,各色人等,更是完全覆盖了出行、礼宾、生活等各方面的服务系统,实现商户与消费者的联动,跨越了当下O2O的线上线下联动方式,直接将商业地产带向了O2M的时代。
通过云服务平台,联动商户,绑定消费者,实现一个平台三维管理的模式,使消费者与商户之间得到管理平衡,并令消费者得到最全面的服务,将万科提供的客户服务逐步过渡到万科智慧生活平台。
在上海万科的双子星商业项目上,我看到了品牌、主流的服务体验,以及互联网基因对商业的改变和引导。不管离这两个项目有多远,反正我和太太约定好了,到开业一定要带着我们家人、或许朋友到这里来。
商业物业板块,2023年万科新开业15个商业,累计开业面积1158万平方米(不含轻资产),管理项目超过200个。
2023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4657.4亿元,同比下降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6亿元,同比下降46.4%。
2023年万科(含印力)共开出12个新项目,2024年依旧保持高供应量,14个筹开项目将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商业规模。
4月17日,又有消息爆出盒马鲜生北京地区近120名配送员遭辞退,目前仅剩30人,北京首店短期内开业无望。
2月22日,沃尔玛公布去年在华业绩,2016年沃尔玛在中国的总销售额增长5.4%,同时公布2017年的在华扩张计划:预计增设30-40家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