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晚间,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15年2月28日止二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14.6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178万平方米。
而2015年首月,碧桂园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9.4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87.1万平方米。
按此计算,碧桂园2月销售金额为55.2亿元,环比微降7.07%,同比减少28.03%;销售面积为90.9万平方米,环比增加4.36%,同比减少29.76%。
对于2015年的销售目标,碧桂园于3月3日发公告宣布,将较2014年度增加5%至10%。换言之,今年该公司销售目标将为1344至1408亿元。
1344至1408亿元销售目标中,碧桂园首席财务官吴建斌此前曾公开透露,60%至70%销售来自库存,2015年仍有价值1000多亿元库存,30%至40%则为新项目。
尽管大部分的销售来自库存,但碧桂园并没有考虑降价促销。“碧桂园去年旗下项目并无减价,主要由于内地政策利好楼市,令到去年在无减价下销售上升,今年亦不会以减价为主清理库存。”吴建斌强调。
加紧制定新年销售计划之余,碧桂园还积极通过融资、分拆业务等手段来优化自己的财务报表。
首先,在融资优化债务方面。2月27日,碧桂园公告宣布,于2015年2月26日,该公司、子公司担保人、子公司担保人质押人及初始买家就发行9亿美元、于2020年到期的7.50%优先票据订立购买协议。
碧桂园称,票据发行估计所得款项净额将约为8.88亿美元。公司拟仅将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净额用作为2018年票据以及其他现有债务再融资及相关融资费用及开支。
对于碧桂园此次发债,相关分析师曾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趁着目前海外融资的窗口尚未关闭,利用公司资源融资以替换长债,依旧可以优化公司的债务比例。而这对于一直对自己负债‘耿耿于怀’的碧桂园来说更是家常便饭。
其次,碧桂园宣布分拆酒店资产上市。分析认为,这对于近两年一直注重优化自己财务报表的碧桂园来说,分拆酒店上市有利无害。
据媒体了解,碧桂园的大多数酒店均位于其物业发展项目内,项目内五星级标准酒店的建立主要为销售起到促进作用,为提升地产项目的附加值。
不过,碧桂园现有项目大部分都位于一线城市周边地区,以及三四线城市的中心地区。显然,这些地区并不是酒店客户群的所在地。
有研究报告更分析称:“中国酒店业非常分散,有很多单体酒店,效益较低。作为房地产开发配套的酒店,更是亏损居多。”
对此,碧桂园也直言,集团的酒店业务拓广了非住宅项目业务的经常性收入来源,使得物业收入组合更加多元化,但依旧面对地理位置给碧桂园酒店后期运营带来的诸多挑战。
据碧桂园2014年半年报显示,期内该公司总收入约383.23亿元,但旗下41家酒店仅贡献了4.13亿元,占比1.08%。
在此背景下,市场分析就认为,捆绑上质量普遍偏低的酒店资产,碧桂园的收入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拖累,而将酒店资产分拆出去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应该是其早已谋划好的一招好棋。”
更重要的是,酒店资产分拆出去后,碧桂园在住宅业务上的发展将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
穆迪副总裁、分析师曾启贤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分析也认为,公司分拆酒店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将资产重新进行评估、募资。成功分拆之后,母公司会打通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可以为自己的地产业务获取更多的现金流。
12月13日,碧桂园、万达商管集团及珠海万赢订立协议,碧桂园将出售珠海万达商管1.79%股权,代价为人民币30.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