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商网浙江分站报道)2015年一季度浙江省网络零售继续迅速增温,共实现网络零售额1226.73亿元,同比增长约28.62%,其中杭州市共实现网络零售总额452.62亿元,其中杭州居民网络消费总额180.6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7.62%。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9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百货业销售同比微增不足1%。
资深商业地产人士隋国栋
百货业生存空间受挤压
百货业受互联网冲击的言论再次喧嚣尘上,传统百货业在电商和购物中心的双双逼迫下纷纷转型,一窝蜂扎堆转型体验式的购物中心让百货业再次陷入同质化的竞争态势,互联网+传统百货更是带来了移动互联网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大家又开始纷纷尝试O2O。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中国百货业销售同比增长3.2%,同比下滑4.8个百分点,比2012年和2011年同期更是大幅下滑5.7个百分点和15.3个百分点。而另一面,网购则显得生命力旺盛,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显示2013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金额达到了1.85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40.9%。
电商是催命鬼 百货自身存问题
然而,对于此种现象,商业地产资深人士隋国栋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百货业的发展和生存问题,放到中国大环境来看,会更清晰。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有2个重要变化,一个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们对物质需求不断放大,百货业的发展正是满足了那个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为百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土壤。另一个方面,中国长期存在的二元城市结构,人为的在空间做了很多的划分,比如养老,城市和乡镇不同,各个城市也不同,同样的,不同地区商品的剪刀差也是比较明显,很多商品都有自己的价格体系, 这种信息的极度不对称,加上交通的高成本性也是百货业在过去几十年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再谈到电商能够在近10年来攻城略地,其实也是适应了社会阶段的需求,间接瓦解了百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土壤,一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消费者的选择多了,以前只能在百货店买,现在可以网上买,可以购物中心买,也可以海淘,而百货业的核心属性,仍都停留在做商户和品牌的组合,本身导致千店一面,同质化严重(目前购物中心也存在同样问题), 鲜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个是时空,交通物流的发展,使得电商能够打破空间的限制,瓦解价格体系带来的商品红利优势,这种因时空而形成的剪刀差被打破了,所以标准化的产品,比如图书,电子家电,是受冲击最严重的,因为价格差别太大了,消费者自然会做出选择。"
"以上说的两点,要加一个中国特色,因为放到其他国家,可能完全不适用,比如美国,电商、百货、购物中心是共荣发展的,这和我们国家不同。"
"而百货业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多靠外部力量解决自身困境,全渠道、o2o概念化的策略拯救主业,部分区域百货走向双主业发展,并开始拓展金融、医药等其他领域寻找增长点,看似正在突围的百货业正在走向“不务正业”的道路。而百货业的凋零更多出自其内部,转型过慢,内部创新力不足,对消费者消费及行为变化的研究缺乏,尤其是近些年购物中心井喷式发展带来的分流作用,才是其真正凋零的原因。"
价格进入调整期 电商、百货、 购物中心三者共荣是常态
目前线上线下进入一个博弈期,这个博弈期后,电商和实体零售会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这基于三个发展。
"首先是品牌商的成长,经历了多年在电商和实体商业不断摇摆状态后,品牌商自己本身也学会了要平衡电商和实体商业的关系,特别是现在进驻天猫的成本和进驻线下实体的成本差不多的情况下,不管是电商还是实体商业,对品牌商本身而言,都是他的一个渠道,多年线上线下这种“自己打自己“的情况,未来一定有所改变。我预计演变趋势大致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像ZARA这种线上线下同价,线上开店的目的一是增加品牌曝光度,二是弥补线下渠道无法下沉到的三四线城市,是做增量。另一种是线上线下区分货品,奥特莱斯是类似的例子,这两种模式都可以很好的解决线上线下的价格问题,不会彼此形成冲击,当然,以上这两种,都对品牌商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库存的打通,但这一定是趋势。"
“其次是消费者的成长。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方面会面很多的社会压力,需要一个释放的途径和方式,另一方面,85后、90逐步成为社会主流消费群体,他们普遍出生在物质生活的时代,单纯的目的性购物的体验需求减少,对社交的和体验参与的需求更多一些。而购物中心这种多业态的布局恰恰能满足和匹配人的这种需求,而百货业态相对单一,主流客户逐步流失。”
“在以上两个基础上,我们再谈第三个成长,电商的成长,电商经历了10年的高速成长,销售占到整个零售业的10%,近些年电商销售增速明显放缓,粗放式的发展也使得电商在增量增长上也逐步达到他的天花板,因此电商不得不做出一些尝试性的改变,比如各种网上造节活动,双11,京东618等等,还有就是O2O,向实体延伸,它其实都是一个倒逼的状态。”
“因此,未来在时间轴的某一点,价格不会成为电商的优势,对消费者来说,选择电商还是实体,仅仅是对时间和空间渠道的选择,电商和实体零售一定会达到某种平衡,呈现互动共荣的常态。”
国大一直用长期主义视角打造自有IP,目前已成功孵化国大一小时、国大土播鼠、国大戏剧节等国大文化IP矩阵,并依然不断进行迭代升级。
杭州金地广场项目总经理高华英自2020正式接管项目已有2年多,通过13年的商业积淀,为项目倾注新的想法和内容。
之江长九中心负责人赖虹,尤其对商业年轻客群偏好的小众文化、潮流文化十分关注,认为女性热衷的“仪式感”给商业带来了诸多启发。
在陈岳看来,商业地产要找准并坚持自己的定位,针对目标客群进行精准招商,精细化运营,保持调性,有所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