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爱明到曲咏海离职 看国企中海的“岁月微澜”

观点地产网   2015-10-19 09:23
核心提示:从2002年的刘爱明,到如今2015年的曲咏海,“高层离巢”对于中海来说已近乎“常态化”。屡屡被其他公司挖角,显然中海人才培养为行业所称道,但大量高阶管理人才流失对于中海自身来说仍然是一个令其头疼的问题。

  “要随心所欲地跑马拉松确实需要更自由的时间,我不否认这跟我辞职也有些关系.”10月17日,曲咏海对深圳某自媒体这样表示,而这也就意味坐实了从9月末开始就盛传的“中海地产集团副总裁、营销公司董事长曲咏海将离职”的职场小道。

  “铁打的房企,流水的兵”,从2002年的刘爱明,到如今2015年的曲咏海,“高层离巢”对于中海来说已近乎“常态化”,而作为国企的中海似乎也难以改变此种状况。

  曲咏海请辞

  保利地产副总经理余英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写到:“房地产绝对是实战高于一切!如果万科的张纪文、中海的曲咏海和我三个人去授课,估计所有的讲师都要失业!”

  这位颇受余英赞赏的中海营销得力干将曲咏海,现年44岁,从1993年至今,服务中海已达22年。早年历任物资部、实业部办事员、实业部助理经理、北京调查组助理经理、物资部副经理、物资部经理、投资策划部经理等职务,经历过物资采购、投资拓展、营销策划、项目发展、企业管理等的锤炼,2008年到2014年期间他担任华南区总经理,随后成为了副总裁。

  不过,这位“老中海人”最终还是选择离开这个自己已工作了22年的地方。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在9月27日,已有消息确称曲咏海在9月23日提交请辞报告,等待审批。该消息引述中海方面人士话称——“曲咏海已于两天前正式辞任,去向是成立创投公司。除了核心层,下面的人暂时还不知道。”

  而在10月17日,深圳一自媒体就在一篇对曲咏海的访问中,坐实了其离职传闻,在该篇访问中曲咏海称:“要随心所欲地跑马拉松确实需要更自由的时间,我不否认这跟我辞职也有些关系。”此外,他还透露“目前有多个选择,(未来)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

  目前,深圳业内另有消息指,与曲咏海一并传出离职消息的还有中海宏洋助理总裁范逸汀,据了解,其一直在中海系统内从事产品研发与设计专业。

  公开资料显示,范逸汀为中海助理总裁、副总建筑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2000年加入中海,2002年起任中海规划设计中心总经理及董事、中海地产集团北方区设计总监,2011年6月任本助理总裁及副总建筑师,有18年建筑设计及企业管理经验。

  有消息称,范逸汀的新去向是总部在上海的旭辉集团,将履新旭辉副总裁,负责设计线,对于这一消息,观点地产新媒体曾向旭辉方面进行过求证,其内部人士透露,并未接到集团内部通知。

  中海离巢者

  不过,范逸汀若真去了旭辉当副总裁其实也并不那么令人惊讶,“中海系”输出房企高管的现象在地产界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中海甚至得到了一个“黄埔军校”的美名。

  刘爱明、杜晶、朱荣斌、吴建斌、颜建国、徐爱国、阚乃桂、刘文东等等数不过来的“原中海系人”,如今大都有了另外的归宿。

  而这其中,前中海副总、后万科副总裁刘爱明可谓期间最具知名度的中海旧将。2000年,万科制定了从中海挖人的“海盗”计划,而刘爱明就被王石称为此次万科“海盗行动”中的最大收获。

  中海深圳公司是刘爱明职业生涯的第一站,他从东门项目的工程监理做起,一路做到地盘经理,再到董事总经理、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爱明任职中海期间,曾发起过一系列营销创新,包括诚信2000、毛坯样板房展示、网络营销等,给当时的万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002年,刘爱明成功被万科挖走,出任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2005年11月起兼任上海区域总经理。

  其实,当年除了刘爱明外,中海还有杜晶等数十位干将被万科挖走。其中,杜晶曾任职于中国海外建筑(深圳)有限公司、中国海外兴业有限公司、中国海外地产有限公司。2002年与刘爱明等人一同加入万科,2003年任广州万科总经理,2007年任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此外,从中海“顺利毕业”还有如今的碧桂园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吴建斌,此前他曾担任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副总经理以及中海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年8月10吴建斌辞任中海非执行董事及副主席的职位,2014年4月1日碧桂园委任其为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

  另外, 2014年6月26日起加入龙湖地产的颜建国,他也是曾任中海地产苏州、上海公司总经理、中海地产集团董事副总经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助理总经理等重要岗位的前中海高层,2014年12月16日,龙湖地产任命其为公司执行董事,年薪高达460万元。

  而于2014年7月离开中海的周应杰则始于2010年起担任中海成都公司总经理,据悉,在周应杰四年多的任期内,中海在成都拿下中海锦城、城南华府(含城南官邸)、九号公馆三个新项目,而如今周应杰已成为青岛万科总经理。

  国企的“微澜”

  屡屡被其他知名公司挖角,显然中海的人才培养为行业所称道,但大量高阶管理人才流失对于中海自身来说仍然是一个令其头疼的问题。

  有行业观察人士就告诉观点地产新媒体,中海管理人才流失的原因通常被认为一是待遇不高,二是晋升空间存在职业天花板。

  曾有刚入职中海的员工对媒体坦言,如今中海的待遇很一般,因此高层的出走并不令他们感到意外。其透露,许多中海的中低层员工仅把中海当做跳板,先工作几年,以便将来好跳槽到别的房企。

  他告诉媒体,中海员工都希望能学习万科股权激励的做法,提升大家的工作动力。“但国企很闭塞,从下到上的声音传递很不通畅,我们的声音高层根本不知道,内部至今没有提过类似跟投的任何计划。”

  同时,亦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曾指出:“中海高管辞职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他们对自己未来晋升通道的一个追求。”

  对此,早前有熟悉中海的人士就透露,中海内部管理层几乎都由中建系统任命,外来人难以升职到高管位置,而中海高层管理人员最终能在中海做到地方公司总经理或以上级别的,基本都是工程、设计和成本口出身,营销、投资和财务出身的较少。

  因此他们认为,中海的人离职往往是由于职业已到天花板,无法实现更多价值,“国企中海,其从基层到中层的上升通道是打通的,但是中层继续往上走就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国企出来的人对位置跟物质方面的追求比较大。”

  所以有分析人士就表示,从根本上来说,中海人员流失大与其体制有很大关系。而中海之所以在股权激励方面没动静,就在于其国企的身份。国企进行这样一个制度后,往往会产生公众舆论的各类负面效应,比如变相输送经济利益等等。

  而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在今年3月的香港中海媒体春茗会上,有中海高层曾回应此一话题,他就称公司一系列人事变动跟中海作为国企所能给予的薪酬不及民企有关。

  而在谈及未来是否学习万科股权激励的做法时,该位中海管理层则略为谨慎地表示,中海也不是不行,但是政策对于国企有一定限制。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观点地产网,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