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餐厅探索困难重重 华天“适老化”改造能否突围?

筷玩思维   2017-01-06 10:33
核心提示: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已经是一个定论。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已经是一个定论。

  官方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124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

  随着老年人人口的增多,针对这个群体的商业模式在近年浮出水面,也让“适老化”成为一个热点,比如以适老化的理念改造家居、适老化地产项目的设计等,针对中老年人的服务项目、新概念层出不穷。

  餐饮业其实早就开始了面向老年人市场的动作。

  社区化的老人餐厅一度被视为一个巨大的蓝海,从2010年后就不断有机构进入,但多年下来,并没有出现非常成功的案例,大部分餐厅经营不善,连年亏损。

  而就在上月,北京的老字号餐饮连锁华天集团开始了“华天集团养老助餐工程”,启动了其对养老助餐适老改造的探索。

  华天集团的这次大规模进入老年餐饮服务市场,能否解决老年餐厅盈利难的困境?老年餐饮服务这片蓝海,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进入?

  

  老年餐厅:面对政策的双刃剑

  目前的老年餐厅市场,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社区自主经营管理的社区老年食堂;一种则是由社区街道主导、社会商户运营的公益性餐厅;再就是面向大众的餐饮企业直接提供专门针对老年人士的餐饮服务。

  而这三种不同的形式,都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植。

  北京市民政局曾宣布,北京将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进驻社区,包区、包片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对于社区开设的老年食堂,也有每年几万元不等的补贴。

  老年食堂作为一个政府项目,除了有补贴,还可以申请公益创投基金,可以说是餐饮创业者的优选方向。

  可是,最需要食堂服务、送餐服务的失独、空巢、残疾老人大多身处社区,痛点是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服务,而一般的餐饮企业进社区却存在政策上的限制。

  首先就是环境评定的限制。

  因为污染物和噪音等因素,许多社区内部通常是不允许有餐馆的。老年餐厅使用的是社区配套用房,不能按照餐厅经营标准做排烟管道,烧菜量一大,排烟就成了问题,往往遭到周边居民投诉。

  由于居民小区对餐企开设餐饮网点的诸多限制,不能进社区,许多对老年餐厅感兴趣的餐企只能观望,而可以在社区经营的社区老年人餐桌,却不能像餐企一样拥有采购方面的优势,独立、合作承办老年餐服务往往因为众口难调、价格、便利性等因素,就餐人数减少而入不敷出,生意惨淡,面临关门。

  

  经营探索:老年群体饮食习惯是大碍,中央厨房+成熟餐企介入来解决

  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字,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将增至4.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如果每位老人一天的餐饮消费为20元,北京340万老年人每天的餐饮花费就达6800万元,一年的消费额将近250亿元。

  然而对于老年餐厅的经营者,这些数字并不能代表实实在在的利润。

  许多空巢、独居老人,在做饭、吃饭上多少都存在问题,而去老年餐厅就餐,每餐6到8元就能吃饱吃好,可依然有老人不愿意去,许多老年餐桌每天仅有两三人吃饭,亏损、关门歇业的更是屡见不鲜。

  老年餐厅不被接受,大多都是因为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问题。像北方人喜欢吃面,而老年餐大部分都是米饭,吃不习惯。老年人认为偶尔去外面吃一顿还可以,天天吃餐厅的饭非常不习惯,加之冬天天冷、夏天太热,都不愿意出门。

  还有一部分原因依然是价格花费的问题。

  有些老年人平时吃饭并不讲究,在家做饭几块钱就能吃饱,即使老年餐厅十分便宜,也便宜不过自己做饭。许多老年餐厅为了控制成本,避免浪费,一般会按照周边社区报名人数,每天准备固定数量的餐食,一些不是天天都来吃饭的老人,却要一次性交一个月的餐费,不去吃也不退钱,这让很多习惯精打细算的老人难以接受。

  社区自建型老年餐厅的运营模式,盈利空间小,成本负担重,专业化不高,配套设施不足,用餐人数难以提升,种种原因让经营陷入困境,但还是有经营者继续在这个领域进行尝试,转变思路是第一步。

  

  中央厨房解决堂食和送餐问题

  筷玩思维注意到,在杭州,“中央厨房+社区配送”的模式成为社区老年餐厅的一个新尝试,可以解决社区配套用房达不到餐饮用房标准的问题。

  每周,工作人员会制定下一周适合老年人口味的菜谱,老人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按日预定,经过餐厅汇总核对之后,再将订单明细发送至中央厨房。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每天中央厨房将保温餐盒送至餐厅中转站,由各社区餐厅工作人员送至餐厅。

  需要炒、煎、炸的菜由中央厨房做好送到食堂,一些蔬菜、冷菜直接在食堂完成蒸煮。这样一来,食堂是无油烟的,不存在污染问题,也可以很有效地控制原材料成本。

  成熟餐饮企业介入,低成本高效率

  除此之外,正常经营的餐厅针对老年用餐人群提供特殊的服务,也将成为主流的做法。

  北京为8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和重度残疾人发放每月每人100元的“养老助残补贴”。老年顾客持养老助残卡/券,可以在全市1.2万个统一悬挂“养老助残卡服务单位”标识牌的商户刷卡消费。

  虽然不少品牌餐饮企业都在其中,但实际使用时却面临没有网点、刷卡机连不上网、限制消费品类等等问题。

  永和大王(需求面积:180-300平方米)这样的中式快餐品牌却在积极参与北京市养老餐饮。永和大王每季度都会推出优惠幅度在40%到60%的“特惠套餐”提供给持养老助残券或卡的顾客。

  持养老卡顾客除了可享受几款特惠套餐外,消费其它任何餐品还能享受8折优惠。据悉,永和大王每年仅养老助残券/卡的销售额就可达到300多万元。

  成熟、知名的餐饮企业介入老年餐饮市场,优势在于经营的专业性,可以实现低成本运营,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华天的切入方式:聚焦产品和服务,老年餐饮也可以有品牌,有个性

  面对种种现实困境,对餐企而言,挖掘老年餐饮这座金矿,低价格并不是根本解决之道,最终还是要加强服务,提高老年人群的满意度。

  而拥有众多老字号的华天饮食集团,因为在当地市场独有的影响力,可能更有优势。

  北京华天饮食集团旗下门店,如庆丰包子铺,本身就开在社区周边,容易接触到,并且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此次40多家直属门店提供养老餐,并从餐环境到菜品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对周边老年群众来说更为方便,可以说是顺势而为。

  在菜品方面,华天不走低价策略,而是基于以往的餐饮经验,同时外聘营养专家成立老年餐营养技术研究院,按老年人的营养需要搭配食材,推出适合老年人的老年餐和创新菜。

  除了日常用餐,还会根据中老年常见病,研发具有食疗作用的菜品,并根据节令、节日特点,研发九九重阳宴等花费更高、更精美的主题套餐。

  

  而在用餐环境方面,华天对原来的餐厅从环境到设备,从餐桌到餐具,甚至连扶手大小、灯光亮度等细节都进行改造,以方便老年顾客,比如过道宽度不低于90cm以便于用轮椅的老年人通行,厕所、洗手池等人少区域加装报警设备,餐桌要为圆角、座椅要有扶手等等。

  华天集团意图通过位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同春园、旧鼓楼外大街的庆丰包子铺安东店、佟麟阁路的华天肉饼店的几个试点,探索确定北京市餐厅“适老”改造标准,再继续向其它店推广。

  这次华天的老年餐饮项目,可以认为是提升了整个老年餐饮的标准,把重心放在服务质量提升上,而不在价格高低上过分纠结,自身的品牌也是砝码。适老化改造也并不影响餐厅的正常运营,因此除了增加一些固定成本,风险也是可控的。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3年前后,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突破5个亿,相当于美国、俄罗斯、日本三个国家目前的人口总和,同时还呈现出高龄、失能、空巢和贫困老年人比例高的特点。目前,中国空巢老年人近1亿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近2600万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

  老龄人口比例加大,老年人对养老、健康、餐饮、家政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加大,给餐饮企业带来的则是巨大商机。

  筷玩思维认为,老年人餐饮依然在起步阶段,专业的产品和服务还都没有完善,养老餐饮究竟如何界定、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政府会出台哪些政策,也都还不甚明晰。面对这个空间大却不成熟的市场,谁能探索适合市场需要的养老助餐模式、尽快解决老年人餐饮的痛点,才可能在迅速成长的市场里占得一席之地。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永和大王华天集团
本文转载来自:筷玩思维,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