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产能过剩的时代里,各家企业的产品都差不多,都是在原基础上修修补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性能过剩,性能的提升远远超过用户的实际需求。
这种“产品主义”其实没太大的意义,就像普通人的味蕾只能大概分辨出好吃与不好吃,一个食物做到70%、80%的美味就可能是一个普通人味蕾能感受到的极限了。所以,不要再去制造那些100%完美的东西了,消费者真正缺的是情感。
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销售产品获得盈利,通常情况下其价格取决于生产成本加上行业平均利润。
然而这样做的话,价格和利润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企业要想获得超额利润,就需要做到垄断或者充分利用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比如,中间商、批发商、医疗业和法律服务业等等。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些基于信息不对称来赚取超额利润的行业或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互联网缩短了“距离”,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变成了平台经济,信息不对称变成信息对称,原来的主动权掌握在企业手里,现在到了用户手里。
那么,在没法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要想获得高溢价还有其他方法吗?
答案是有的,而且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那就是利用情感想象。不利用信息不对称,也能获取高溢价!
1、不要再制造100%完美的产品了
传统思维的核心是产品,除了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推广、大规模销售实行盈利外,那就是通过不断完善、升级自身产品,让其不断的接近100%完美的状态。
在这个产能过剩的时代里,各家企业的产品都差不多,都是在原基础上修修补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性能过剩,性能的提升远远超过用户的实际需求。
比如,一个台灯能发光、能播放音乐、能当香薰机、能当闹钟或者一辆能跑300公里/小时的车。
这种“产品主义”其实没太大的意义,就像普通人的味蕾只能大概分辨出好吃与不好吃,一个食物做到70%、80%的美味就可能是一个普通人味蕾能感受到的极限了。
所以,不要再去制造那些100%完美的东西了,消费者真正缺的是情感。消费者真正没被满足的需求是情感需求,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需要精神重生。
产品=产品+情感。
产品的性能只是标配,产品的好不好完全取决于用户是否认可及对它的情感。
寿司之神、阿大葱油饼真的有那么好吃吗?
我想未必吧,就味觉来说可能大部分普通人都没法分辨出来,但是当你看了他们背后的故事后,在情感上认同他们,那么这份寿司、这个葱油饼就好吃了。
2、放弃产品主义吧,现在只有用户主义了
消费者明知道贵,也还是会买?
为什么消费者明知道iPhone 7 的制造成本是292美元,却依然愿意花750美元(美国)去购买?
答案是制造情感想象。
苹果卖的不是手机,手机只是基础载体,它卖的是科技人文之美;
宝马卖的不是汽车,而是驾驶乐趣;
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而是空间;
哈根达斯卖的不是雪糕,而是爱;
Nike卖的不是鞋,运动的生活方式和精神。
它们这些品牌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产品本身并不能承受如此溢价,而是通过它们跟用户共同创造的情感想象来创造高溢价的。
消费者明知道价格是比同类产品的价格高的,却还是依然愿意去购买,因为这些品牌跟用户一起制造了情感和想象。
情感想象是根植于用户头脑当中的,来自于产品之外的。
3、利润来自制造感情想象
最伟大的公司将属于那些能够制造共同情感想象的公司,它们可以拿走最多的利润。
你的品牌底线和原则
上面所讲的一切都并非什么新鲜的商业观点,我相信大家早就明白这个。但却为什么越简单的东西,大家越容易忘记,越做不到?
当你确定了品牌情感想象的基调后,请将它作为你的品牌底线和原则。你的传播形式可以各种花样,但是所有的品牌传播必须根据和满足你的情感想象的调性。
举一个反面例子,有一些咖啡厅,它的情感想象空间是创业,或者名字就叫创业咖啡厅之类的。
为什么会在你的咖啡厅里面办起了相亲活动、英语角?相亲活动、英语角符合你的情感想象空间的调性吗?
再举一个正面例子,神州专车。
神州专车的司机都是平台统一招聘和管理的,因此安全是它的情感想象。
神州专车的宣传海报都是围绕安全来设定的。它不会搞一个活动来让司机给你讲笑话,因为那是属于滴滴、Uber的有趣情感想象。
说了那么多,这篇文章只是想说,有些道理其实很简单,但却足够的强大。
无论是冰淇淋专有品牌的增加、还是企业跨界做冰淇淋,一方面证明冰淇淋市场空间还很大,机会还很多,吸引更多入局者。
消息称,位于武汉黎黄陂路上的“汉口二厂游乐乐乐场”因物业涨租,已于5月5日关闭,该店于2022年3月开业,是汉口二厂首家品牌体验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