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建国掌舵下的中海地产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最新变化发生在融资领域。
12月1日,中海地产宣布,与15家著名国内外银行组成的俱乐部签订一项180亿港元五年期定期贷款。中海强调,这是公司历史上金额最庞大的一笔银行融资,也是参与银行数量最多的一次。
中海称,是次银团贷款反应热烈,共15家中外银行参与,包括中国银行(香港)、汇丰银行、三井住友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亚州) 、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交通银行香港分行、中国建设银行(亚洲)、星展银行香港分行 、东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香港分行、恒生银行、大华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华侨银行、以及华侨永亨银行。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自去年12月颜建国辞任龙湖回归中海接替郝建民以来,一如其在今年年初业绩会上所言,中海“有些东西正在改变”。
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中海在土地市场上日渐活跃甚至堪称激进的身影。据中海发布的前十月份土地收购信息显示,今年前十个,中海共计新收购土地67宗,总土地面积456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1399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额高达810亿元。
而在拿地规模增加、拿地成本上升情况下,扩大融资规模也就成为了颜建国的必由之路。
对比2016年全年,中海仅购入18幅土地,合计新增楼面面积972万平方米;另通过310亿并购中信资产,揽获3155万平土储。
在土地价格日益高涨、土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中海想要在土地资源抢夺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观点地产新媒体通过计算发现,中海的土地成本正在上升。
经计算,中海前十月新增土地拿地成本约为5787元/平方米,虽然中海并未在年报中披露2016年新增拿地成本,但以310亿元并购3155万平方米中信土储计算,中海的拿地成本仅为983元/平方米。
中海公布的信息显示,2017年首10个月,中国海外系列公司的累计合约物业销售约为2005.94亿港元,同比微增2.3%,相应的累计楼面面积约为1242.16万平方米。在碧桂园、万科、恒大等同行者均同比实现超30%增幅背景下,中海的这份业绩不得不说压力颇大。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中海今年年初定下的全年目标是2100亿港元,与其2016年2106亿港元的全年销售相比持平。
在年初业绩会上,中海前任主席肖肖在回应有关媒体询问中海此前定下的到2020年实现销售规模4000亿港币的目标能否实现时曾表示,重点还是要先吸纳足够的土地。中海2017年前十个月在土地市场的表现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在拿地规模增加、拿地成本上升情况下,扩大融资规模也就成为了颜建国的必由之路。中海于新闻稿中称,上述贷款年息HIBOR + 1.38 % ,成本合理,主要用于本公司新增和现有的房地产项目、对公司现有债务进行再融资,以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除了上述180亿港元大单银行融资,中海今年以来并未有过其他公开融资动作。反倒是中海系另一上市平台中海宏洋,今年就已先后获取近20亿元贷款融资,还通过按“2供1”供股方式筹资了46.6亿港元。
显然,在中海一贯稳健财务表现和央企作风下,留给颜建国扩大融资的空间并不多,但在4000亿港元规模追逐中,如何平衡日益增加的拿地金额、拿地成本与中海历年来注重利润表现、财务稳健的央企作风两者之间的平衡,将是在土地与规模双重考题下,颜建国“中海第一年”所面临的一个小考。
4月23日,中海宏洋发布公告称,颜建国为专注及投放更多时间于其他工作承担,决定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由郭光辉接任,自4月22日起生效。
2月7日晚,中海旗下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同时披露了一系列人事变动,颜建国辞去中海地产总裁、中海物业主席、中海宏洋主席等,这是换帅OR改革?
在开年后的两个月里,中海已砸下200多亿在北京、上海、南宁等城市拿地,新增土储91.68万㎡,多方揽储的背后,隐含着颜建国的规模焦虑。
未来该地块的约13.5万平米商业,由中海还是上海西岸开发来自持操盘,赢商网将持续关注。
2022年内地房企出现市值“大洗榜”:千亿市值房企跌剩7家;央企中海和华润取代民企,成为两大市值龙头;保利地产市值逼近排名第三的龙湖。
中海天府新区489米超高层项目开建,建成后将接替绿地中心468项目成为成都第一高楼,地块拟建集总部办公、星级酒店、观光旅游为一体综合体。
该地块位于石岐区康华路东侧,土地总面积53672㎡(折合80.5080亩),容积率≤1.0,计容建筑面积≤53672㎡。
12月13日,山姆会员店落户佛山签约仪式在顺德华桂园举行。现场,广东顺控城投置业有限公司与山姆(上海)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