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2017业绩飘红 全国扩张战略收效明显

——2017财报解读系列报道

赢商网 周蕾   2018-03-21 17:57

核心提示:解读呷哺呷哺2017年业绩。

  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火锅业开始逐渐“慢下来”,超高翻台率的神话已经不可持续。因此,有“快火锅之王”称号的呷哺呷哺,近几年也在谋求转型。它的方式大致是“两条腿”走路,以及向全国扩张。

  创立于1998年的呷哺呷哺,是吧台小火锅的“鼻祖”。它主打中低消费人群,让吃火锅像吃快餐一样方便。而凭借这样的快餐化模式、超值性价比以及高翻台率,呷哺呷哺以近50%的市场份额成为了目前行业公认的“快火锅之王”。

  不过,早有专业人士指出,呷哺呷哺的商业模式并不具备长期竞争优势,很容易被复制。加上近年来,主力消费者更偏爱有品质的消费方式,呷哺呷哺面临较大的挑战。

  不过近两年,呷哺呷哺也一直在谋求改变。一方面,它推出独立运营的中高端火锅品牌“湊湊”,以抢占中高端火锅市场;另一方面,它将改变以北方市场为主扩张策略,放眼全国市场。从2017年的业绩来看,转型效果还不错。

  2017年新增136家呷哺呷哺和19家湊湊

  从2016年6月首次亮相至今,“湊湊”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第一家门店开业半年后,它紧开了第二家门店。之后一个月内,它又连续新增了两家新店,直至2017年全年,它的门店数已经增至21家,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根据2017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呷哺呷哺一共新开了155家门店,其中呷哺呷哺餐厅有136间,湊湊餐厅有19间。至此,呷哺呷哺集团总共拥有738间呷哺呷哺餐厅和21家湊湊餐厅。

  事实上,湊湊与呷哺呷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品牌,它们无论在产品定位、装修风格还是服务方式上,都很大的区别。湊湊面对的是中高端消费人群,主打的是“台式火锅+手摇茶饮”的运营模式,推出的菜品多为进口肉类,人均消费在130元左右。

   

  而呷哺呷哺仍是单人小火锅模式,人均消费在40-60元左右。不过,从2016年开始,呷哺呷哺推出了2.0餐厅,在门店装修方面做了较大提升,整体风格偏向年轻时尚范儿。

  对于湊湊的快速开店,有业内人士认为,呷哺呷哺目前在小火锅市场所占的份额其实很高了,发展空间有限。湊湊的推出,不仅在同等定位的火锅品牌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同时也是对呷哺呷哺的一种补充。

  此外,该业内人士还称,背靠呷哺呷哺的湊湊,在供应链和资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不过若要快速布局中高端市场,还将面临着与海底捞等品牌的竞争。因此,湊湊需要依靠快速扩张来布局市场,以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

  全国化布局收效明显

  一直以来,呷哺呷哺的拓展都以北方市场为主。根据集团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呷哺呷哺全国637家门店中,有80%的门店在北方地区,其中北京占比最高,达44.7%;河北位居第二,为17.4%;而包括上海在内的其他地区,占比仅有17.4%。

  不过,从2017年的业绩来看,这个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根据呷哺呷哺2017年业绩报告显示,在137家新增门店中,其他地区增长最快,有57家新店;其次是东北地区,新增了26家门店;而北京市场出现了负增长,关闭了3家门店。

   

  这些新增的门店,也使得集团的营业额大幅提升。根据2017年财报显示,呷哺呷哺集团2017全年营收达到36.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2.8%;经营利润达到8.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了25.4%。

  对此,呷哺呷哺方面表示,这些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集团全国拓展战略。从收入分配上看,2017年来自北京以外的收入占比有所上升,已经接近50%,集团已经成功实施全国扩张计划。 

  未来,呷哺呷哺仍将继续拓展市场,并计划在2018年新增100多家餐厅。为了确保新店成功率,呷哺呷哺还着重研发菜品口味及价格,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消费需求。 

  同时,未来呷哺呷哺还致力谋求新的业绩增长点,它将加快开发“呷哺小鲜”外卖业务,充分利用午晚餐高峰时段的营业时间,提升销售密度。

  呷哺呷哺对未来的餐饮市场十分看好,它称,大众餐饮的刚性需求一直存在,随着经济由投资驱动模式转向消费导向模式,呷哺呷哺预期国内餐饮市场将继续大幅增长。

  而由于电商持续影响零售行业,餐饮品牌在客流提升方面的能力,对于购物中心有较大吸引力。因此呷哺呷哺公司认为,日后购物中心对餐饮品牌也一定会越来越青睐。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湊湊呷哺呷哺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