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业变迁简史(下)

赢商网 王博   2019-04-28 10:21
核心提示:注重消费品质、消费体验和个性化需求,对商业体的消费环境和业态组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这也是天津所有商业体要下的“功夫”。

  天津商业2.0时代 寓公避风港与租界文化

  寓公缘何偏爱天津

  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一些有识之臣不得已开展洋务运动,而天津的工商业迅速发展必然要得益于洋务运动。虽然洋务运动最终没有使中国走向最终的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近代天津的企业家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和壮大的。民国时期天津兴办实业的热潮不仅促进了纺织业、面粉业和化工业的发展,而且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这些受过高等教育受到东西方文化熏陶的精英集聚天津,成为天津经济繁荣的贡献者和财富的掌控者。

  与天津前所未有地创造价值同时的,一个携带着大量财富的群体也十分青睐天津——他们是“寓公”。下野总统、失势军阀、前朝遗老、被通缉的革命党、新兴资产阶级……在其时租界成了他们最好的庇护者,列强拥有自己的管理机构、警察、监狱甚至军队,完全就是国中之国。加之天津与北京的特殊地理位置关系,他们乐意于隐晦却又不失警惕地窥探北京的风吹草动,以待东山再起。

  在津寓居过的政要不计其数,张学良、张作相、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梁启超、徐世昌、张自忠、马连良、李叔同、爱新觉罗·载振、小德张等人均在津置办房产,有的甚至不止一处。以如此身份之显贵,权倾朝野,相信是当今任何一个富人区都无可比拟的。在津寓公多挟巨额财富,其中便有不少投资房地产和工商业,建造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小洋楼;这一时期天津城市和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不能说与这些人毫无关系。同时,寓公们高档次的休闲和消费需求,又促进了天津通俗文化和餐饮服务业的发达。

  当时天津的经济已由传统的盐业粮业等转而向工商业、金融业有了较大转型,天津开始出现诸如劝业场之类的新型商场的雏形。20世纪30年代前后,天津商业发展到较为巅峰的时期,“北天津,南上海”便是民间对于南北两座“十里洋场”的评价。

  租界文化

  近代中国,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在北方,首当其冲的便是拱卫京畿之地的天津,列强舰队进抵大沽口威胁北京政权屡屡得手,1860年天津成为约开商埠,天津的传统经济体系随着封建社会一起摇摇欲坠。

  1860年,英国最先在今五大道区域设立租界,列强蜂拥而至,最终九国均在津设有租界区,租界区面积相当于天津老城厢数倍。天津租界开辟之后,西方文化对天津各个方面的影响不断渗透。租界的建设对天津的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和示范的作用。租界文化开始随着与教会相关的教育、报纸杂志等载体影响天津的文化与生活。

  拥有百年历史的商业步行街和平路,就位于租界区,以锦州道为界,分属日本与法国租界。如今的和平路两旁分布有恒隆广场、劝业场、天津百货大楼等大型购物中心,十分热闹繁华。万国建筑形成的租界文化,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浓缩了近代中国的记忆,也成为天津商业变迁的历史见证者。

  这一时期,天津的境遇与广州相似,中国最早的舶来品随着列强的文化输出传入中国,钟表、眼镜、手摇缝纫机、话匣子等“洋货”开始出现在估衣街的交易场所中,其中的大部分最终流入寓公们的手中。天津人对于洋货的钟爱大概始于此,天津人对很多物品的称呼都带有“洋”字,天津管火柴叫“洋火”,称呼水泥为“洋灰”,塘沽还有个“洋货市场”。天津现代的桥梁建筑也对欧洲多有模仿,天津之眼与伦敦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光明桥则是塞纳河上一座桥的翻版,吸引很多影视作品都来天津取景。

  滨海新区是天津改革开放的前沿,80年代末至今,洋货市场从7000平扩增到如今约50000平,经营种类大到进口摩托车、电器,小到服装、手表、打火机等。但它的本质与当初的估衣街并无差别,洋货市场并不只卖洋货,反倒是小商品的大市场。

  2.0时代必知的天津商业体

  劝业场

  劝业场1928年开业,1931年扩建,是当时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百货商场。整个商场采取货位招商的办法,最多时楼内有大小商户和摊位300多家,并设有戏院、影院、茶社等,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可以说是中国商业综合体的雏形。由于经营理念先进,功能齐全,一度成为天津的象征。当时人都认为,到天津没逛劝业场等于没到天津。

  天津商业3.0时代 一心多核与卫城文化

  无可撼动的滨江道

  天津的80后90后肯定记得,小时候天津最繁荣的商业街并非现今的滨江道,而是和平路。彼时和平路上有辉煌时期的百货大楼与劝业场,和平路万达广场作为万达的第一代产品,通过与沃尔玛等大型主力店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立的订单式商业模式曾经风光无限。

  进入新世纪,天津市政府决定改造和平路商业街,与先前改造的滨江道连成“金十字”,取名“金街”,成为天津最发达的商业地区和重要的人文景观。后随着地铁1号线延长、乐宾百货的落成等因素,重心逐渐向滨江道转移,奠定了如今的无可撼动的滨江道商圈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天津经济形势良好,居民购买力的提升,万达、爱琴海、大悦城、印力城、华润万象城、K11等知名商业体纷纷抢滩天津,这些新兴商业体虽各自形成商圈,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滨江道商圈的客源,当一时仍难以形成颠覆性的格局变革。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天津商业新形势

  也许自1404年天津建卫起,就给天津这座城市下了定义:“卫城”。600年前,她是拱卫京畿的军事重镇,600年后,她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北方经济中心。

  在远离天津城区的武清,有一座奥特莱斯模式的商业小镇——佛罗伦萨小镇。以此为例,小镇2014年总营业额达22亿元,此后呈逐年稳步增长态势,但天津市区客源并不甚多,反倒是北京客群消费能力一直稳健。大量来自北京的消费者会乘坐城际动车到武清,凯旋王国、佛罗伦萨小镇等均在此不远,游玩、购物一应俱全。

  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伴随着交通的更加便利,天津与北京将有更多的“交集”。天津正在积极承接来自北京的产业,未来武清、宝坻、滨海新区都将极大地享受到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红利。

  北京消费能力的涌入,势必将提升商业消费的理念,并又一次带动天津商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把商业地产提升到战略层面的龙湖,这一步显然走在了别人的前面:2017年,龙湖便斥资36亿元收购了位于武清京津公路的商住用地和住宅产品,并将天津首个龙湖天街项目落子武清。一站式购物体验引入武清核心商圈,令武清现有商业配套提升至全新高度。

  注重消费品质、消费体验和个性化需求,对商业体的消费环境和业态组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这也是天津所有商业体要下的“功夫”。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