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商网云南站报道)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全国人民70年的不懈奋斗下,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在每一座城市都能够找到不同时期的发展印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商业,也在70年的发展大潮中,见证着我们生活品质的不断升级。
作为云南唯一的大型城市,素有“春城”美誉的昆明,城市商业在建国后也经历了诸多不同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的发展一步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在建国70周年之际,昆明城市商业也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年,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全面梳理70年来昆明城市商业发展的脉络,赢商网从时代背景、代表企业、标志性项目、见证人物、品牌发展等多个维度,整理了大量珍贵资料,将与行业同仁一起,共同回顾昆明城市商业70年来的发展历程。
旧貌换新颜(1949-1958)
解放后短暂繁荣的昆明商业
在抗战时期,昆明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等重要国际交通大动脉上的重要节点,因此商业得到快速发展,1945年,昆明各类银行多达40余家,商号有4万多户,其中资本上千万的有数百家之多。
图:1950年的昆明街道
1949年,当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时,地处西南边陲的昆明仍然处于战火之中,直到1950年初才稳定局势。而此时的昆明商业已经大不如前,由于抗战结束后很多企业迁回原址,资金流向沿海城市及收复区,云南市场萎缩,一度物价暴跌,再加上交通紧张,商品进出量大幅下降,物价再度上涨,商业萧条,商户仅有一万余户。
解放初期,昆明市总人口33.7万人,全市的商业还是延续了国时期的商号、店铺、摊点等形式,售卖的商品以极具云南代表性的药材、茶叶,以及生活必须品、餐饮为主。其中,福林堂、三合春、冠生园、映江楼饭店、合香楼、吉庆祥、合香楼、萃香楼、德美轩、德和祥等都是当时昆明人气很高的品牌。
图:1950年昆明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1950年,解放昆明军管会组建了云南省贸易总公司、昆明市国营贸易公司、昆明市供销社等企业,开始在百货、土产、日用品等方面主导市场供给。国营商业的建立稳定了解放初期的市场,1950年昆明商品零售总额为11047万元,到1952年为15003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6.54%,昆明商品经济基本得到恢复。
1953年开始,中国开始了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昆明也紧跟全国步伐,开始以国营商业为主体,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1月,昆明市1.3万户私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很多老字号都合并成了全新的品牌,如今依然活跃在购物中心的餐饮品牌建新园,云南知名罐头品牌德和罐头就是当时公司合营后的产物。到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7321万元,比1952年增长了82.1%。
图:1956年昆明各界庆祝全面实现公私合营
然而良好的发展势头并未得到继续,自1958年开始,受“左倾”思想影响,昆明的商业也形成国营一统天下、一枝独秀的局面,由于对市场管得太死,渠道单一、适销商品减少,刚刚兴起的昆明商业又开始走下坡路。
在曲折中前进(1959-1978)
计划经济下,昆明商业的时代记忆
虽然从1958年开始,昆明商业整体发展受阻,但其间也在部分领域实现了进步。为了满足昆明老百姓的购物需求,同时也为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1958年昆明市政府投资185万元在正义路南端建成了当时被称为“昆明十大建筑”之一的昆明百货大楼,这也成为了云南商业百货时代的开端。
图:1959年开业的昆明百货大楼
1959年,昆明百货大楼开业,这不仅仅是云南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百货商场,也是当时整个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百货,在计划经济时代成为了云南人向往的购物圣地。而以百货大楼为中心的三市街、正义路、南屏街,也开始逐渐成为了云南最早的一个成熟商圈。而昆明百货大楼集团,也不断发展壮大,后来在A股上市,推动和见证了云南商业70年的发展和崛起。
图:1961年落成的东风大楼
紧随昆明百货大楼之后,在1961年,位于昆明人民中路与东风西路交叉口的东风大楼落成,开设东风百货商店,也是昆明的第二家百货。然而东风百货商店的出现,并没与改变当时昆明物资供应紧张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商品需要凭票供应。这一年,就连创刊不久的《昆明日报》也因为买不到纸张而停刊。
到了1962年,昆明的商业发展已经严重受阻,市场萧条,供求矛盾突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1958年减少了1153万元,商业零售额减少了1632万元。此后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昆明开放了部分自由市场,商业才又呈现出复苏迹象,社会商品零售额开始上升。1963年到1965年的增幅都在10%以上。1964年,全市商业网点增加了12000个。1965年又增加了700个,同样是1965年,昆明的城镇人口也达到了138.2万。
图:60年代的昆明东风路
然而1966年,得到短暂复苏的昆明商业又因为文革的到来,再度萧条,陷入停滞发展的境地。文革期间,商业网点撤并严重,商店关门,一些老字号更是被“扫四旧”砸烂,整个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商品共赢日益困难,全市商业空前萧条。到1976年文革结束,昆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有59052万元,年平均增长不足4%。
一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在1978年召开,昆明商业终于在发改革开发的春风中,迎来了40年的繁荣与发展。
春回大地(1978-1988)
改革开放后再度繁荣的昆明商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昆明商业开始逐步恢复。进入80年代,昆明人口从190多万增长到340多万,人均收入从500多元增长到1300多元。一方面是市场规模变大,消费者消费能力变强,另一方面政府也逐步取消大规模统购包销,市场逐步放活,商品价格开始随行就市,商品供应也丰富起来。
图:1982年的昆明青年路服装市场
1981年,昆明个体工商户从1979年的60多户增加到1900多户,各类批发市场逐渐成为市民们在百货商店以外经常光顾的消费场所,其中位于青年路的批发市场最为火热,创造了很多万元户。
1984年,昆明出现了第一家自选商店,改变了此前多个百货商店柜台式销售的模式。除了昆明百货大楼等集中式商业外,长春百货商店、正义百货商店等街铺式的商业也再度火热起来。
图:80年昆明的时装表演
在品牌方面,除了一些老字号外,兰花牌冰箱、春花牌自行车、山茶牌彩电、白玫牌洗衣机等昆明自己生产的工业产品,也在80年代受到追捧,被称为当时昆明工业的“四朵金花”。这一时期,双狮手表、五星打火机、三洋收录机等走私洋货也进入昆明市场,成为最流行的商品,喇叭裤、蛤蟆镜成为时尚青年的标配,时装表演这样的时尚新鲜事物也开始在昆明出现。品牌的概念开始在消费者心中萌芽。
图:1988年昆明街头抢购卫生纸的市民
1988年,昆明市盘龙区商业局还首次在当时的昆明工人文化宫广场,举办了春节年货街,为市民带来了各类商品1014种,商品总量1000余吨。
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昆明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88年全市国有商业机构2769个,个体商业户34027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经超过37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4.12倍。
百货时代(1989-1996)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在经历了80年代的“放开”之后,“开放”成为了90年代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而昆明商业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80年代末开始,真正开启了高速发展的模式。
图:五华大厦
1989年,不仅位于北京路808号的盘龙百货大楼开业,与昆明百货大楼一街之隔的五华大厦,也在东风西路上落成,拉开了昆明百货业百花齐放的序幕。继五华大厦后,1993年樱花购物中心开业,1994昆明西南商业大厦、昆明天元商厦开业,昆明的百货商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图:1994年西南大厦开业
进入90年代后,昆明商业真正迎来了百货时代,很多昆明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电动手扶梯。昆明西南商业大厦开业后,还曾凭借日销售430万元的最高记录,跃入了全国商业中心城市商业零售企业前20名之列。1999年的销售额高达7.7亿元,跻身全国百货零售业100强之列。
经历了80年代的思想解放后,五华大厦的建筑外型也开始不同于以往的苏联式建筑,外立面更加错落有致,大厦广场上的夜景喷泉成为昆明市中心的“地标建筑”。从副食品、服装到家电产品,当时的消费者能在五华大厦找到别的商场没有的品种和款式,彩电、摄影器材、维修服务等都是昆明一流。1996年12月5日,五华大厦占用云南企业的上市名额,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云南商业地产第一股。
图:螺蛳湾日用商品批发市场
除了百货业的兴起外,为了满足个体户的经营需要,专业批发市场也开始成为昆明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于1990年的螺蛳湾日用商品批发市场,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快速发展,经过三次改造后成为昆明乃至西南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鼎盛时期拥有商户8000多个,日均人流量超过12万人次。
在这一时期,计划经济正式在昆明的商业领域宣告成为历史,昆明商业物资短缺的时代已经结束。到了90年代末期,昆明98%以上的商品都能够保证供给大于需求,买方市场正式形成。
酝酿中的变革(1997-2005)
在百货的激烈竞争中萌芽的购物中心
到了1997年,昆明商业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起点。这一时期,虽然百货的发展仍然如火如荼,但处于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昆明商业市场已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1997年以后开业的百货商店与传统国营百货已经不再是同一个模式。
图:金格百货昆明首店
1997年,金格百货的前身,位于白塔路上的金龙百货开业,为昆明消费者带来了众多国际大牌。2004年,金格百货中心店开业再度带来更多国际大牌,金格不仅成为了云南本土百货品牌中的佼佼者,也将整个百货时代的昆明商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如今金格百货仍然是昆明为数不多的几个成功百货品牌之一。
同样在1997年,昆明仟村百货开业,成为昆明首家实行电算化管理的百货商场。由樱花购物中心打造的红联超市也在这一年开业,昆明拥有了首家大型仓储式超市,给昆明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图:1997年开业的红联超市
在本土百货品牌不断发展的同时,外来百货品牌也开始逐步入驻云南市场。2001年初,随着昆明柏联广场的开业,百盛百货作为柏联广场的第一大主力店正式进驻昆明,同样以高品质的品牌组合进一步提升了云南商业的品质。
同时,商业面积5万平方米的柏联广场虽然还是以百货为主导,但已经不再是纯百货的传统模式,开始引进了国外先进的SHOPPING MAIL商业理念,将一部分的餐饮、休闲业态引入到项目中,自此,购物中心的雏形开始在昆明出现。
图:开业初期的昆明柏联广场
到了2003年,经营不善的五华大厦被盛兴集团斥资3亿元整体收购,并更名为“盛兴购物广场”,打造了一个集超市、时尚百货、家电、主题餐饮、美容美发于一体的商场。“盛兴购物广场”开业当天,销售额就突破了2000万元,创造了昆明乃至整个云南同行业开业的最高纪录,人们仿佛看到昔日五华大厦繁华之势重现。
然而2003年以后,整个昆明的百货行业竞争已经白热化,成规模的百货门店已经达到10多家,而很多经营不善的百货品牌开始逐步衰弱。虽然“盛兴购物广场”随着盛兴集团的急速陨落难逃衰败厄运,但人们也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即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90年代末,21世纪初,国际化品牌也开始逐步进驻昆明。在零售板块,1999年2月,世界排名第一的零售连锁企业沃尔玛进入云南,同年美国普尔斯马特会员店在昆明开业。2001年百盛百货进驻云南,2002年家乐福的云南首店也在昆明世纪广场开业,再到2005年的麦德龙超市进入云南,云南零售市场逐渐被外来品牌占据主导。
图:昆明首家家乐福超市
在其他板块,金格百货带来了范思哲、LANVIN、POLO、積架、圣罗兰、ESPRIT、宝姿等知名品牌,1999年昆明佳华广场酒店开业,昆明有了第一家五星级酒店。2001昆明迎来了第一家肯德基,随后在2002年,麦当劳也入驻昆明市场,人们对品牌的概念开始强化。
这一时期,昆明商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到2003年,昆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328.4亿元,占到全省的40%,比1992年的64.9亿元翻了5倍多。随着买方市场的确立,以及外来品牌的进入,昆明各大商场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各类促销活动开始在昆明出现。
购物中心时代(一)(2005-2008)
购物中心问世昆明 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
2005年,是云南商业地产标志性的一年。在百货时代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随着昆明旧城改造、道路改扩建等城市建设的加速,昆明商业地产的发展正在酝酿一场变革。不少大型商业项目开始筹备,一个崭新的商业发展时代就要到来。
图:重新打造后的新西南广场
而在这一年,被昆百大收购后的西南商业大厦,经过重新打造以后,不仅在硬件改造上增加了40多部扶梯、直梯、观光梯。还以当时全新的业态组合模式,为昆明消费者带来了一个集零售、餐饮、娱乐、电影超市为一体的“百大·新西南广场”,这也被认为是云南商业发展史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购物中心,标志着云南购物中心时代的到来。
在随后的调整中,百大·新西南广场的业态进一步丰富,不仅加大了餐饮的比重,将禾绿寿司、味千拉面等今天被昆明人熟知的品牌,首次引进昆明。还引进了环银影院、宝力豪健身机构、电玩、儿童游乐等当时绝对的新业态。到了2006年,百大新西南的业态组合已经能够媲美全国水平的购物中心。
图:2005年的南屏街商圈
在新西南广场重新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云南的商业地产发展也进一步加速。2005年,随着近日公园下穿隧道通车,作为昆明传统商圈的南屏街、正义路正式成为步行街,这也是昆明首条中心商业步行街。
到了2007年,由赛轮地产打造的顺城购物中心、世纪金源集团打造的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昆百大集团在昆明百货大楼原址上打造的百大新天地购物中心,都已经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而这一年由昆明之江置业负责打造的昆明老街项目一期工程正义坊购物中心,也正式动工修建。
同样在2007年,云南百货行业的发展也在继续推进,位于青年路的金鹰百货正式开业,以一个近4万平方米的高档百货店抢滩云南市场。金格百货继续发展,金格百货汇都国际店开业。
图:百大新天地
2008年,百大新天地继新西南广场后,再度以购物中心的模式与昆明消费者见面。这个层高达到11层的购物中心,定位“年轻、时尚”,引进了众多时尚品牌,吸引了都市年轻一族的追捧。百大新天地是昆明首个没有以百货为主力店的购物中心,体验式业态占比高达45%,同时开创了昆明商业项目明星营销的先河。
这一时期,昆明的品牌丰富度得到空前的提升,一方面金鹰、金格等高端百货陆续昆明引进了LV、Gucci、TOD’S、Salvatore Ferragamo等奢侈品品牌,另一方面购物中心也开始成为新品牌引进的主力,百大新天地开业后引进了数十个新品牌,哈根达斯、水果捞、味千拉面,以及昆明首个连锁影院品牌上影永华影城的云南首店都在百大新天地诞生。此外,苏宁、国美等家电品牌也来到了昆明。
外来品牌不断兴起的同时,云南本土品牌也得到发展,除了几大本土百货品牌和老字号品牌外,桥香园、大滇园、伊天园、嘉华、仟和骨头王等本土的餐饮、食品品牌开始崛起。
图:2008进驻昆明市场的LV云南首店
在这一时期,外来商业人才开始进入昆明,成为了昆明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一方面昆明百货大楼集团引进了来自长三角沿海地区的梅永丰等职业经理人打造百大新天地,另一方面金鹰商贸也带来了鲍硕等老一批的职业经理人,如今这些人都成为了昆明商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数据显示,2007年,昆明全市商业网点有61176个,经营面积1800余万平米,从业者达514405人。2万平米以上的综合商场、超市有110个,4000平米以上的综合批发市场达到143个。
2008年,昆明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12%的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首次突破两位数,一举改写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该指标长期低于GDP增长率的历史。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让消费变得活跃起来,当年昆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0亿元,增长23%。
购物中心时代(二)(2009-2013)
全面超越百货,购物中心成为市场主流
来到2009年,云南商业发展迎来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红火了近20年的螺蛳湾日用商品批发市场正式停业,开始搬迁到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而顺城购物中心、正义坊购物中心、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三大购物中心也在这一年扎堆开业,结束了昆百大系购物中心占据整个昆明市场的局面,全面开启了云南商业发展的购物中心时代。
图:开业初期的世纪金源购物中心
随后的2011年,紧邻新西南广场的金鹰购物中心开业,为云南消费者带来了一个由零售百货、精品超市、生活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商业业态组合而成的shopping mall。自此以青年路、三市街为核心的昆明主城商业中心形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着无法撼动的核心地位。
图:南亚风情第壹城
2012年,云南首个区域性购物中心南亚风情第壹城开业,南市区商业时代来临,标志着昆明城市综合体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时期。南亚风情第壹城在昆明主城区外的问世,让昆明单一中心的商业格局开始发生改变,除了青年路三市街这一核心商圈外,世纪城、滇池路也开始形城商圈。
图:七彩ME TOWN购物中心
在大项目不断发展的同时,社区型的商业项目也开始悄然兴起。2013年,位于昆明白塔路的七彩ME TOWN正式开门迎客,后来发展成为云南首个具有影响力的社区型购物中心。同年,位于北市区的欣都龙城也宣告开业,同样定位社区型的欣都龙城,与北城财富中心一起,构筑起了北市区商业的一片新天地。
全面进入购物中心时代后,昆明的品牌丰富度加速提升。首先在传统的服装、零售领域,王府井百货、万尚百货等百货品牌以购物中心主力店的身份继续抢滩昆明市场,爱马仕等奢侈品品牌也在陆续进驻昆明。
其次,随着更多购物中心的开业,影院成为标配,各大院线旗下的影院品牌也纷纷进驻昆明,百老汇、世茂、北辰、保利、耀莱陈龙、经典等影城迅速在昆明开业。2009年,百老汇影城还在顺城购物中心打造了西南地区第一块IMAX荧幕,《阿凡达》上映期间创造了周边城市消费者乘飞机来观影的盛况。
图:开业初期的顺城购物中心
在这一时期,每年都会有大量新品牌涌进昆明。Zara、H&M、优衣库、无印良品、GAP等快时尚品牌都是在这一时期进驻昆明市场。2011年星巴克就在昆明顺城开出了它在昆明的第一家店,被媒体视为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标识。而对昆明商业而言,星巴克的进驻也拉开了外来连锁咖啡品牌的进驻热潮。
2009年到2013年间,昆明市常住人口从628万人,增加到657.9万人,GDP从1837.46亿元,增长到3415.31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496元,增长到2835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从864.61亿元,增长到1702.3亿元。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商业发展也在不断加速。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期顺城购物中心、南亚风情第壹城等项目的开业,标志着诺仕达集团、赛伦地产等本土商业地产开发企业的崛起,昆明本土商业企业从昆百大集团一枝独秀,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昆明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昆明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等项目的开业,也标志着全国连锁的购物中心产品线开始进驻昆明市场。
购物中心时代(三)(2014-2018)
购物中心遍地开花 形成多中心并存商业格局
2009年三大购物中心开业,成为昆明商业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而时隔五年后的2014年,同样是三大购物中心开业领衔,众多项目扎堆开业,将昆明商业发展再次推向高潮。
图:昆明西山万达广场
这一年,万达集团第一百店,昆明西山万达广场开门迎客,爱琴海集团旗下的爱琴海购物公园,同德实业倾力打造的昆明广场也都相继开业。同时,七彩云南花之城、工人文化宫商业广场、滨江俊发广场等项目也在这一年开业,昆明从单一中心逐渐演变成多中心共同发展的局面,昆明商业也呈现出“南北呼应”的格局。
图:昆明广福路爱琴海购物公园
2015年,虽然整个地产行业的市场环境并不景气,但云南的商业地产发展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昆明,海伦城市广场、现代广场、云路中心、保利中心等社区商业项目相继开业,公园1903金格奥莱、斗南花花世界首期商业等特色鲜明的商业项目也开门迎客,同时位于昆明呈贡新区的百大新都会部分开业,成为呈贡商业崛起的前奏。
图:同德昆明广场
随着越来也多商业项目的开业,昆明商业过量的说法也开始在业内流传。然而这样的声音很快就被开发商们无限的热情所淹没,每年新开工建设和建成开业的商业项目仍然比比皆是。
2016年,云南商业地产开业项目持续增多。昆明的南亚风情第壹城NEW MALL开业成为老牌购物中心调整的标志性事件,而呈贡新区七彩云南第壹城、实力心城·汇力花千坊文化艺术商业街等商业项目的开业,也标志着呈贡商业正式起航。在昆明主城区的大都摩天购物中心、低碳中心漫谷主题商业区、C86·山茶坊等项目这一年相继开业,同时位于昆明郊区太平新城的砂之船(昆明)奥特莱斯也正式开业,昆明商业不仅阵容不断壮大,类型也更加丰富。
图:砂之船(昆明)奥特莱斯
到了2017年,云南地产行业回暖,然而商业项目的开业速度却有所放缓。在昆明,西城COHO的开业来拉了昆明西市区商业发展的序幕,银海清溪渡广场的开业也标志着昆明又一个本土商业开发企业启航,银河置信广场一期商业的开业进一步促进了呈贡新区的商业发展,瑞鼎城商业街、凯瑞特邻里中心等项目的开业,也助力了社区商业的发展。
进入2018年,随着龙斗壹号购物公园的开业,云南商业又迎来新一轮的爆发,首次进入昆明的新城吾悦广场、中粮大悦城两大项目盛大开业,宣告外来购物中心时代的正式到来。在大型商业项目快速发展的同时,金地兰亭广场、昆明悦云天地购物公园、实力花千集等项目开业,也让昆明的社区型商业品质不断提升。自此,昆明商业真正实现了遍地开花,存量商业的竞争开始成为市场的焦点。
图:昆明五华吾悦广场
在2014年到2018年的五年间,昆明新开业的商业项目可以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这不仅让昆明的品牌丰富度暴涨,也为整个昆明商业的业态构成带来了不少新变化。一方面海底捞、言几又、西贝莜面村、绿茶等人气品牌的入驻自然不用多说,另一方面,2014年万达百货昆明店开业后,自此再无百货品牌新店在昆明开业,南亚风情第壹城金鹰百货、世纪金源万尚百货、白塔路金格百货等纷纷关店。同时,万达影城自2014年进军昆明市场后,迅速通过拓展和收购,成为了昆明最大的影院连锁品牌。2014年世纪星真冰场在爱琴海的开业,也让冰场这一业态重回购物中心。
2018年,昆明市的GDP已经达到5206.90亿元,伴随着昆明经济五年来的快速发展,昆明商业发展的成绩也很明显,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7.41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63.74%。
又一次新的开始(2019-未来)
精彩仍将继续,未来充满无限遐想
自2009年开始,昆明商业就呈现出5年一个大台阶的发展规律。2019年,恰好是昆明商业发展又一个五年的开始,而这一年也并不例外的迎来了一个新的节点。
2019年,昆明即将迎来史上最强开业年,新迎新城、瑞鼎城爱琴海购物公园、南悦城、富康城昆明经开中心、北大资源·APM集美天街、昆明恒隆广场、昆明融创文旅城、昆明大悦城二期、北云66等项目都已经正式进入开业筹备,新的一个五年,昆明商业将呈现出怎样的精彩,值得我们静静期待。
而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自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了40年的昆明商业,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也给所有商业从业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以上黑白照片来源《昆明六十年记忆》、云南省图书馆,彩色照片均由相应的项目方提供,特别感谢昆百大集团、昆明老街提供的信息支持。)
昆明瑞鼎城爱琴海于2019年9月28日开业,三个月的运营,现在的瑞鼎城爱琴海的运营逐步趋于稳定,有待通过业态调整和品牌重组。
关键词:昆明商业瑞鼎城爱琴海购物公园 2019年12月10日
昆明的城市商业在建国后经历了诸多不同的发展时期,并在近几年来异军突起,一跃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商业地产发展速度名列前茅的城市。
作为目前备受关注的商圈,赢商网在不同时段对金鹰购物中心A座、B座、新西南广场、新世界百货、恒隆广场进行了调研。
作为昆明最早最繁华的商圈,在疫情之后,整体的恢复情况如何?赢商网在不同时段对顺城、百大新天地、正义坊、昆明老街进行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