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餐饮人真的是太难了!
餐饮企业也面临着灵魂拷问:
该果断停业?还是坚持营业?
武汉人在面临大考,餐饮人也在面临大考。
对餐饮人而言,这个春节应该是十几年来最难熬的,恐慌、焦虑、压力,对未来的不确定笼罩心头。
而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餐厅作为是重要的人流集散场所,停业还是继续营业?
有的餐企认为停业才是减少风险,负责任有担当的做法;有的餐企认为继续营业,为有需要的人提供食物,给员工一个保障,是做寒冬里的一盏暖灯。
停业是企业担当,但继续营业不是坚守而是“固执”吗?坚持营业保障供给、不涨价,安顿好员工,保护好员工是不是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1
果断停业,
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九毛九(需求面积:200-300平方米)、海底捞(需求面积:900-1200平方米)、太二、蛙来哒、黑白电视等知名餐企纷纷在春节过后发布休市通告,表示从年初二到初六全国门店统一休市,后续营业时间根据疫情发展及国家规定另行通知。
绝大多数餐饮人宁可自己亏损,也坚决不能给国家添乱。
在全国都在对抗疫情,遏制人员流动的情况下,餐厅休市减少病毒传染风险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必须执行到底。
同时,休市也是对员工负责。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门店员工是疫情服务中处在最前线的人。他们的健康安全保障不容忽视,如果营业期间,员工被感染了,这个责任谁负?
餐厅停业能避免员工暴露在感染源中,最大程度降低、甚至杜绝员工被感染。
而关键时期,有能力的餐企就该主动负重,尽最大能力为员工解决休市期间的生活难题。
2
坚持营业,
在寒夜里点一盏温暖的灯
有人说,疫情席间营业那不能叫“坚持”,应该叫“固执”,为了降低损失固执营业。
那人家可不服,承担责任也不是只用停业一种方式吧?
木屋烧烤是坚持营业的品牌之一,在街上吃的很少的时候,他们希望为有需要的顾客提供一顿热乎乎的烧烤,在寒夜里点一盏温暖的灯。
总有人有人无法自己做饭,或者购买不到食材的,就餐需求再少也还是有。
有顾客需求,就必然有餐饮人的坚守。
除木屋烧烤外,陶陶居、山东老家、山东老家小馆、丰收日、乡村基、侯师傅热炒店等餐饮品牌的全部或局部门店也都尚在营业。
而餐厅停业虽然降低了员工感染的风险,但是临时停业之后员工该何去何从?
餐饮行业特殊,门店员工多来自于同一个地方。疫情爆突然,员工是该回家还是留在宿舍里睡觉打牌?
食尚陶陶居董事长尹江波回应红餐网(ID:hongcan18)表示,此时继续营业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恰恰是出于对员工的生活和安全负责才坚持营业的。
一位资深餐饮人认可陶陶居的做法,因为休市并不能给员工安全感,反而可能造成员工恐慌,因为他们也需要工作和收入。
而营业能够最大限度解决员工的吃住问题,让员工安定,还能在顾客少时加强员工培训,改善门店运营效率,也算一举两得。
3
不必矫枉过正,
餐企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干餐饮本来已经不容易,突然爆发的疫情更是对餐饮人的重大考验。
不管关店还是闭店,都是餐饮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看事情的不同的角度做的选择,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履行企业责任,维持企业运转。
豪虾传蒋毅也认为,不必争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做法,重要的是不矫枉过正,找到餐企合适的做法。
此外,有部分餐厅采取了折中方式,停止堂食营业,但加强做线上外卖和线下套餐自行配送。这个时候可以好好运营粉丝,让熟客成为营业的突破口。
换一个角度想,休市期间其实也是餐企自我调整、加强内部管理的好时机。可趁机做好员工培训,梳理企业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
闭店是责任,营业其实也是担当。餐饮企业到底选择停业还是营业,相信都是经过慎重考量,并做好充分准备的。
正如某位餐饮专家说的,无论餐企做哪一种选择,都有他们的原因,我们要做的是共同努力渡过难关。
中式正餐包罗万象,上到行业巨头,下到夫妻个体户,大家起点不同,路径不同,目标不同,却在共同寻找与新一代消费者的相处之道。
九毛九2020年业绩报告显示,太二门店数量增幅超过80%,在九毛九营收中的占比超过了七成;九毛九品牌全年关闭了55家门店。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实现收入27.15亿元,同比增加1.02%。年内归属股东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减少24.54%。
日前,味之绝热血美蛙鱼因顾客二手烟事件而受到5.5亿微博用户关注,不过味之绝用了不到48小时就解决了市场的争议,他是如何做到的?
上海乐高乐园预计2024年上半年开园、海底捞新技术餐厅亮相上海、ECCO首家全球旗舰店亮相上海淮海中路……
21日,古茗·GOOTTT全国首店于杭州下沙宝龙店广场正式开业。古茗在全国现已开出4800多家门店,GOOTTT拟主力进驻一二线城市商场、购物中心。
关键词:古茗GOOTTT全国首店 2021年05月27日
沙县小吃的成功离不开当年的“野蛮生长”,而如今的落寞,或也是“野蛮生长”所埋下的苦果。官方政策和商业策略双重加码,沙县小吃能翻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