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娱乐业态的“寒冬”,酒吧、影院、KTV…该如何逆风翻盘

赢商网西北站 胡松强   2020-02-24 18:49
核心提示:可能很多平时经营不良或实力不足的品牌在疫情过后将“不复存在”。但它也是催化剂,加速了休闲娱乐业态下不同产业调整自身,转型升级的步伐

  在全民一心抗击疫情的基础下,河南近几日新增病例终于停留在了个位数,郑州地区更是连续两天零增长。面对疫情的好转,自2月17日起,郑州各大购物中心也陆续恢复了营业,很多公司也处于一个开工前筹备的状态,全面复工,指日可待。

  但是目前,所有的KTV、影院、酒吧、健身房等休闲娱乐业态产业仍然不允许复工。这个漫长的延续期,导致很多品牌无法运营周转,处境艰难。疫情之下,休闲娱乐业态面临的是一场绝地求生的考验。

  一、品牌发声:经济损失与处境

  在整个闭店期间,直观的经济损失给正常运营造成了巨大压力,很多品牌由于现金流中断,面临“生存危机”,对此,赢商网也对部分品牌做出采访。

  赢商网:在闭店期间,在经济损失和公司处境这两方面大概是怎样的情况?

  麦嘎KTV:目前集团有十家直营门店,停业一个月房租、营运薪资、社保统筹损失近400万, 总部后勤房租、人员薪资损失20万。按2018-2019年同期营业数据,2020年春节停业期间十个门店营业额应该达到1500万。停业前后财务进出项,一个月损失将近2000万。按照目前的疫情形式,能够在4月进行全面营业都算比较乐观。目前仅有万达商官团队给予明确的免租条款,免租到2月29日,集团正与剩余的商业公司进行洽谈,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神童游乐:疫情期间,休闲娱乐产业可谓颗粒无收。估计在商业人流没恢复到以前的情况下,休闲娱乐业态很难盈利。就算商业客流恢复到原来的80%,但对聚集性业态还会有一段时间的过度,毕竟给消费者造成的心理影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个人认为应在半年以上的时间,营业额应该都很惨淡。

  我爱运动:我们全部是实体店面,又是劳动密集的服务性行业,与KTV、影院属于同一个性质,不像餐饮还能外卖,对我们来说停业就等于是没有收入。乐观四月份营业,已经有三个月基本上没有收入了,再加上人员、房租的支出,难以维持是正常现象。疫情前,巨大的社保支出、高额的房租加上税费本就利润不高,健身房属于现金流较高的企业,勉强可以支撑2个月,3个月真的够呛。

  此外,国内两个著名KTV品牌也公开发声,宣称运营艰难

  K歌之王(需求面积:2000-3000平方米):2月9日与200多名员工全部解除劳动合同,与全部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只是初步方案,如果有30%的员工不同意,公司将进入破产清算;

  魅KTV:实际有100家店,50多家营业,剩下在筹建阶段。其创始人表示,疫情期间,在正常情况下不营业没收入(包括人力相关成本、租赁成本、门店保安费用与门店宽带/通讯费用等),最多只能撑两个月,如果没有投资人接着投钱,4月份将会死路一条。

  二、影院、酒吧、KTV等行业,未来将何去何从

  一场突入其来的疫情,给休闲娱乐业态造成巨大的冲击,很多产业在闭店期间陷入资金中断无法经营的僵局。造成这一结果该归于疫情所致,还是自身没有抗风险的能力?

  影院:警醒未来转型

  失去了春节和情人节两个档期,加之各大电影院疫情期间暂停营业,电影行业几乎颗粒无收,绝大部分电影院都被切断了收入来源。除夕当天,《囧妈》出品方欢喜传媒与字节跳动宣布合作,《囧妈》在字节跳动旗下App免费播出。之后原定于2月7日上映的《源·彩虹》,在移动电影院付费点播;原定于2月14日上映的《肥龙过江》,在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付费播出。

  2020年开启了院线电影线上首播的新纪元,催生了互联网视频平台与电影公司合作的新机会,对影院造成很大的冲击。这也警醒了当前业务线相对单一的影院,单靠票房业务,显得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疫情过后,影院该探索更多可以融合在影院场景的非票房业务,丰富影院的消费模式,实现营收结构多元化。

  KTV:加速行业“衰落”

  聚会性消费场所的多样化,线上录歌平台全民K歌、唱吧等APP的出现,加之迷你练歌房的冲击,导致近年来KTV产业的发展大不如前。除此之外,KTV还面临着同质化、低价竞争、消费模式单一等问题。2015-2016年间,传统KTV行业迎来倒闭潮,门店数在2016年遭遇断崖式下降,截止2016年底,传统KTV门店数量仅有5.4万家左右。然而,尽管传统KTV行业实体店数量大幅下滑,但其市场规模依旧巨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传统KTV行业的市场规模超过1280亿元。

  疫情虽然加大了行业损失,甚至加速了行业的衰落,但同时也在倒逼行业变革。传统KTV行业需要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模式的改变与创新做法“自救”,如: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场景与定制服务,不同主题与配置的房间,或者增加看直播、玩桌游等低成本的环节,集合更多的增值服务;增强线上线下融合,可通过线上短视频等平台,从线上引流到线下。提高智能化程度,可结合VR、AI等技术增强体验的趣味性。

  酒吧:“云蹦迪”模式,是否可复制?

  2月8日,元宵节当天,多个酒吧纷纷开启直播。其中,“TAXX SHANGHAI”的直播成为了焦点。4个小时收入70多万,引起全行业关注,有人更将TAXX这场直播称为“屠榜”。9日,杭州酒吧OT再创新高,5个小时收入近200万。而且,当晚小时榜的前三名被TAXX、OT以及Elements三大酒吧霸占。“线下娱乐+直播”不仅受到了各大酒吧的关注,业内公会、平台也坐不住了。公会开始大规模招聘DJ主播、达人,平台鼓励线下场所转型线上、提供高额流量扶持......

  但是这种模式门槛较高,恐怕难被大多数酒吧所复制。此次直播爆火的TAXX、OT均为线下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实体酒吧,已经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如果换成小型的酒吧或者不知名的DJ,很难引起这样的关注度。在抖音直播打碟的主播不在少数,但至今并没有出现爆款。此外,酒吧内容娱乐性高、消费力度强,同时在内容管控上也较为严格,可能存在一定的违规风险。所以未来传统酒吧行业线上运营是怎样一个模式,还静待考量。

  健身:“线上”只解燃眉之急,未来可期

  疫情期间,部分健身品牌调整自身发力线上。超级猩猩、Keepland推出线上直播课,超级猩猩的抖音账号“超猩家里蹲”高峰在线观看人数甚至高达19万人;乐刻在快手发起“宅家也爱做运动”的专题播放,播放量过千万;Keep在平台上线了全网课程直播课表。联合趁早App、Shape塑健身、每日瑜伽App推出聚合型运动直播平台。

  直播课只是解一时燃眉之急,会员在闭店期间,会员卡有效期受到损失,健身房应加强对后续服务的处理。在此疫情结束后,身体免疫力的提升得到重视,健身行业或将迎来新风口。未来健身行业将从过往的销售主导向以重视用户体验提供服务转变,传统健身俱乐部已在内容上作出变革,而新型健身房也在把握住一定流量后开始向其他业务延伸。探索新的盈利点。在团课内容、私教这两个领域,新型健身房与传统健身俱乐部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

  三、恢复消费信心是后续营业的关键

  大多数休闲娱乐业态将复工时间期于四月份,跟当年非典时期结束时相似,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由于休闲娱乐产业长时间的闭店,加之疫情期间消费者休闲娱乐活动的缺乏,在疫情结束后,休闲娱乐业态将迎来一个消费爆发期。但在消费爆发期来临之前,如何恢复消费信心才是众多休闲娱乐产业思考的关键。

  休闲娱乐业态属于人流聚集性比较强的业态,在疫情结束初期,基于消费者的心理影响,恢复往日客流需要一个过渡期。所以,休闲娱乐产业要做好即便恢复营业也难以迅速盈利的准备。与此同时,帮助消费者恢复消费信心是后续经营的基础。比如继续做好消毒防护工作,对客用器皿更换为一次性用品,增加特惠活动,做好线上线下结合等。

  一场疫情,对线下休闲娱乐行业进行了一次“洗牌”,可能很多平时经营不良或实力不足的品牌在疫情过后将“不复存在”。但它也是“催化剂”,加速了休闲娱乐业态下不同产业调整自身,转型升级的步伐。

(图片来源于网络)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