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餐饮O2O
作者|苏苏
后疫情时代,随着商场红利消失,社区火锅已慢慢火爆起来。
前有辣子千红,牛爽爽、黑马叁口煮酒等火锅品牌纷纷进入社区,最近,头部品牌海底捞(需求面积:900-1200平方米)也开始筹划入局。
在日前举办一次行业峰会上,海底捞首次公布自己的全新业务模块“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其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总经理张赢表示,该业务模块通过对海底捞内外部资源整合,形成了“外卖+社群+直播+线上商城”的社区营运模式。
如果说,辣子千红等品牌属于“小打小闹”,那么海底捞入局无疑是在吹响整个火锅赛道的社区争夺战号角,社区已成为火锅品牌新战场。
在未来这场社区红利争夺战中,火锅品牌们该如何才能成为大赢家?
01
社区火锅模式大爆发
已有品牌开店300家
作为社交性餐饮的代表,火锅品牌的重心向来都放在人流集中的商圈、写字楼附近,从而忽视了社区的潜力和需求。但疫情改变了曾经的餐饮商业逻辑。
以前海底捞、西贝等知名餐饮,只要把店开到人流量巨大的商业中心,做好产品、服务、卫生等,就不愁没有客人。商业的逻辑其实是“坐等客上门”。
但如今,消费者因疫情被困在家里,培养了消费者以“家”为圆心的消费习惯。人们开始习惯白天上班带便当,晚上下班后,在家附近解决吃饭问题。
而这个习惯的本质是,要求商业“离消费者更近”。越是离消费者近的餐饮生意越好。在成立社区运营部之前,海底捞的社区试运营数据就是最好的佐证。
据介绍,海底捞在5月20日就推出了区别于堂食的社区“青年套餐”,10天左右就累计销售2.8万份,新客订单比例持续走高。
整个5月份,全国门店提供的多种社区到家餐饮服务,累计创收近2亿元,总单量超过了60万单。而小龙虾在过去两个月中的销量则超过了19万份。
曾经被餐饮人忽略的社区市场,以其客群稳固、成本低、门店运营更灵活的优势,正成为继商场之后的下一个机会风口。
如今已有品牌在社区耕耘多年,吃到了先行者的红利。这个品牌就是成立于江西南昌的辣子千红,一家立志要做家门口火锅的品牌。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火锅品牌,辣子千红短短2年的时间,就完成300多家社区火锅连锁,加盟存活率95%。
门店遍布江西、湖南、安徽、福建、江苏、广东、浙江等全国各地,还创下了1个月内开出64家加盟店的记录。
而这样的加速度背后,品牌小而美的社区火锅模式功不可没。
无独有偶,火锅界的黑马叁口煮酒都老火锅也正将品牌定义为社区火锅。其创始人鲍哥表示,“我希望把我们的火锅带进全国各地的社区,让大家下楼就能吃到便宜好吃的火锅。”
而且,社区火锅店已呈现比商场火锅店更强悍的抗风险能力。
比如蜀大侠、镇三关等品牌,社区店的生意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商场店;皇三爷门店依旧出现排队就餐的现象。
曾经中国餐饮最原始的社区模式,正与沸腾的火锅江湖结合,在疫情之下的今天显示其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02
如何做好社区火锅
品牌们要做好三大点
李子坝梁山鸡的创始人杨艾详曾言,既然等客上门正在失效,那就把店开到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去。将火锅店开进社区,正成为越来越多品牌的共识。
然而,商场店不断有新客源,而社区店做的是回头客生意,内核就是让消费者不断复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区火锅店更考验品牌的基本功。
因此,火锅品牌在社区经营时,必须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1、明确核心客群
有人说,社区店位于社区,服务的自然是周边社区的稳定客群。但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每一个社区情况不同,客群的稳定性也不同。
高端社区一般客群稳定性比较高,但中低端社区,特别是租客比较多的社区,流动性人口多,客群并没有想象中的稳定。
因此,火锅店进社区首先就应该明确周边社区性质以及客群情况。流动性低的社群,就做人情味的生意,在服务上更要尽心尽力。
比如遇到带孩子顾客,可以给孩子热奶、专门准备鸡蛋糕;遇到老人,笑脸相迎,免费赠送养生小菜等。以热情服务不断培养客群的忠诚度,增加消费者的复购。
而针对如城中村或者其他租客较多的社群,年轻人比较多,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口味不同,品牌就要加入更多趣味用餐体验,增加口味上的选择等。
2、做好产品质价比
消费市场不同,客群需求也截然不同。想要顺利在社区培育自己的稳定客群保证盈利,火锅经营模式必须及时调整。
而对于社区客群而言,场景、服务都只是次要的,他们更关注产品的食物本身的口味与价格,即质价比。
当然,社区火锅店客单价要匹配周边居民的收入,对于大多数小区而言,人均40~80元更有优势。
以清贫乐民居火锅为例,其火锅+蒸鸡、蒸鱼”火锅新吃法在成都大受欢迎,人均大约60元左右,门店日翻可达5轮。
不过,也有人认为社区火锅店客单价可以更高些。香天下创始人朱全就认为,社区火锅店的客单不宜过低,在100元以上最佳,否则品质难以保证,顾客就不会持续复购。
然而,不管价格多少,质价比一定要高。产品的质价比高,口味稳定,才能形成口碑传播,在社区“圈子”中打响名气。质价比不高的品牌,即便产品很便宜,也很难产生复购。
3、做好品牌供应链
社区因为没有商场那么大的人流,考验的不是翻台率,而是复购率,是做回头客的生意,因此门店一般都不会太大。如辣子千红,选择就是走“小而美”模式,门店面积大概100-150㎡。
社区火锅店面积小,想要实现和商场大店同样的营收,就必须以“更高的加速度”连锁复制。餐饮有句老话,先有供应链,后有连锁化,只有连的起,才能锁的住。想要连锁化,供应链很重要。
老社区餐饮品牌,如紫光园、南城香、一心一味等,都在供应链上下了狠功夫。拿到天使轮融资的牛爽爽,也在供应链上拥有极大优势,能够有效控制食材成本。
03
一店多开
或成社区火锅主流
前几个月,海底捞卖盒饭、海底捞卖早餐等新闻频频上热搜。不少消费者感慨,海底捞在不务正业。
然而,在疫情之下,这种一店多开的模式,却正慢慢成为社区餐饮主流。以紫光园为例,除了正餐外,紫光园还在店里辟出10㎡档口售卖早餐、卤味小吃和主食,仅早餐就卖出2万元。
社区连锁火锅品牌牛爽爽,创新性的打造出了“鲜卤+火锅”社区火锅店模式,除了火锅外还售卖卤味,在极致高人效和坪效的前提下,仅卤味日营收就可达到3000元。
且餐饮O2O还发现,三毛牛肉火锅的部分门店也开始了“一店多开”模式,除了主营火锅外,三毛牛肉店还提供快餐以及新鲜牛肉及牛肉丸等。门店特意开设了档口,销售牛肉以及牛肉丸等产品。
由此可见,一店多开或许将成为未来社区火锅店主流。毕竟,相比曾经的商场店,社区的门店营运时间更为灵活,从早餐可以一直开到夜宵档,这为品牌寻找更多赢利点提供了可能。
何为一店多开呢?即将火锅店盈利渠道的多样化,即做早餐店,也做快餐店,还做火锅正餐,同时兼顾零售店和外卖团餐渠道。
通过早中晚三餐全做,加入团餐、外卖和新零售等形式,完美规避了普通餐馆时间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最大化增加了门店的利用率和营收利润。
比如安佳牛,一个主打牛腩火锅的品牌,就是“一店多开”的餐饮典型代表。
1、早餐:特色牛早餐
安佳牛·牛腩煲利用品类优势,早餐通过提供牛肉煎饼、牛肉双夹、皮蛋粥、豆浆等“牛”早餐,在以包子肠粉之类为主的早餐界成功的形成了自己的差异化特色。
利用“牛”早餐即卫生又快捷的外带模式,快速的让自己成为周边白领们喜爱的早餐品牌,轻松为安佳牛带来每日1500元左右的早餐收入。
2、午餐:主打牛腩煲快餐
中餐因为大部分客群的需求都是快餐。安佳牛便将自己变成了牛腩煲快餐店,一份价格与黄焖鸡米饭一样。更营养的牛腩煲快餐成为周边白领们最爱的食物,再搭配酒酿冰粉等特色小吃,创造出了超高复购率。
3、晚餐:“碳炉牛腩小火锅”
晚餐的快餐需求明显降低,安佳牛为了扩大收益,顺应消费者的需求趋势,又将堂食改为了偏社交休闲类的正餐。
小而美的碳炉牛腩火锅,顾客吃完牛腩以后,香浓的牛腩汤还可以继续涮锅,把牛腩煲作为锅底的创新,对下班后的白领和社区客户来讲,这样的休闲用餐模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4、上线新零售货架
安佳牛直接在店内设置了专卖柜,售卖成品火锅食材,所有产品价格都很便宜,一盒250g的牛肉片才卖18元钱,比在市场上的还要便宜。堂食顾客也可以想吃什么就拿什么,现拿现结账。一家小店,把新零售的活也干了。
5、开发外卖团餐渠道
除了线下的餐饮渠道外,安佳牛还充分开拓了线上销售模式,他们上线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同时还有美餐、u餐、丰食等团餐平台,通过各种优惠活动将平台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开发团餐大客户,以此促进小店营收。
小结:
当下火锅赛道增长放缓,竞争已陷入白热化,从产品、场景到服务,凡是能够形成差异化的东西,都已被火锅品牌们卷到了极致。
在这样的情况下,下沉进入社区,或成为火锅品牌未来增长新的兵家必争之地。
-END-
不发新股、不融资,就是要快速上市。但是,资本运作终究只是一种金融手段,对于餐饮巨头来讲,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归产品和服务本身。
海底捞宣布分拆负责海外业务的特海国际,后者已向香港联交所提出上市申请。此举背后,海底捞在下一盘什么棋?
在很多餐饮人挤破头想着入住购物中心时,却有一些餐饮人把市场目光瞄准社区,依据社区特点定位,成功打开市场的另一扇门。
消失的门店,骤降的收入,犹如一把把高悬在餐饮人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逼迫大家行动起来,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7月8日,MANNER咖啡入股茶饮连锁品牌「阿嬷手作」,MANNER咖啡持股1.2%,该公司的CEO金斌斌持股0.5%,合计持股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