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日营业额超5万!不起眼的“水果捞”,今年跑出一条新赛道?

咖门   2022-07-18 10:00
核心提示:水果捞品类,今年迎来发展的红利期?

来源:咖门(ID:KamenClub)

作者:‍‍金屿

茶饮旺季,意料之外的,很多城市商圈的水果捞店多了起来。

从外卖平台的数据来看,不少店都能月销3000+单,听老板讲,30平小店也可以做到日营收过万。

水果捞的兴起,是年轻人们爱上了吃水果?还是爱上了喝酸奶?

这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品类”,今年有望迎来发展的红利期吗?

   

   

大批“水果捞专门店”涌现    

这条赛道意外火了?    

7月茶饮旺季,全国各地的奶茶店开始爆单。

但意料之外的,之前不太受关注的水果捞品类,最近呈现出火爆趋势——

先是明显感受到,家门口、公司周边的水果捞店明显多了起来。茶饮同行也有类似的感受,     “以前外卖平台刷信息流很难看到水果捞,但现在随便刷一刷都能看到三四家”     ,并且“经常刷到就总想尝尝”。

   

外卖平台数据也能体现出来,满米酸奶创始人王晓丰告诉我,2年前,他们开在郑州万达金街的门店所在区域的水果捞订单量为1万单,如今总订单量已经涨到了3万单。

“卖水果捞的门店越来越多,市场明显变得更大了。”

这只是品类发展的一个缩影,深入了解我发现,专门定位水果捞的品牌也在各地崛起,有的品牌已经初具规模,在多个城市布局。

榴芒先生,是一个开出300+门店的水果捞品牌。它最早在哈尔滨密集开店,以“一盒集齐10种水果”的酸奶水果捞打开市场,销量累计突破1亿份。

   

这段时间,已经在东北市场打开局面的榴芒先生,连续在海南三亚开出3家直营店,生意都不错,最高日营业额突破5万。

创始人刘喜强告诉我,他的合伙人已经开始带领团队在三亚完善供应链,便于进一步打开全国市场。

上文提到满米酸奶,2020年7月在郑州开出首店,凭借所有水果、酸奶、小料都可以DIY的属性吸引消费者,如今满米开出300多家门店,河南区域100多家,并且1/3门店日营业额过万,年营收近2亿。

最近,满米酸奶开始以河南区域为核心全国拓店,并且已经初见成效。“我们现是在河南建了仓储做保障,而最近开到新疆的门店天天爆满,日营业额突破3万。”王晓丰说。

此外,还有长春的南巷先生,在当地陆续开出24家加盟店,成为不少本地人的“小确幸”;沈阳的“我想来份水果捞”也在当地开出了20家门店……

   

水果捞品类,今年迎来发展的红利期?     这个品类有哪些发展潜力?

   

诞生于街头的“小品类”    

今年彻底被消费者看到了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水果捞品类的“前世今生”,它最早诞生于街头巷尾,很多人对其的第一印象是旅游城市美食街的路边摊,做的是游客的“一次性买卖”。

即使开出门店,早期发展也很尴尬。

有的只是开家“水果捞工作室”做社区生意,外卖平台也没有水果捞这一品类。

刘喜强告诉我,     最早品牌成立去办经营许可证时,工商局都不知道该将其算到生鲜还是茶饮相关。

但今年明显感受到,这一品类被消费者看到了。

1、看品牌:形象升级,打开线上流量,影响力做出圈    

就在昨天     (7月17日),满米创始人王晓丰发了一条朋友圈,预告满米门店形象再次升级。

   

据介绍,这是3.0版本的门店形象,整体更年轻化。

场景感的打造,让路过的消费者更容易注意到,也让门店更好拍,有利于线上传播。

除了门店升级,新茶饮的品牌打法也同样适用,榴芒先生去年在公司成立了“线上品宣部”,主攻抖音和小红书渠道,打开线上流量端口。

总之,通过一系列品牌动作,一步步完成消费者的“心智预售”,影响力先出圈,为实现品类爆发打下基础。

2、看产品:集齐流行元素,更好看也更好吃    

从产品上看,新茶饮的流行元素,水果捞店也都能看到。比如藻蓝蛋白、椰子等,有的品牌还上了桃胶,雪燕等,瞄准当下火热的健康赛道。

   

整体来看,水果捞正在变得更好看,也更好吃。     前者激发的是消费者的尝试欲望,而后者与品牌复购率直接相关。

以满米酸奶为例,它的第一个爆品就是红遍酸奶圈的“泥石流酸奶”、“水泥酸奶”,随后又推出“蓝朋友”藻蓝酸奶,被网友称为“治愈蓝”。这些产品都刷屏网络,打破消费者对水果捞的固有认知。

为了让水果捞更好吃,品牌也更有研究,榴芒先生创始人刘喜强告诉我,并不是所有的水果搭配到一起都好吃,他们有专门的研发团队定期出新品,还会邀请粉丝品鉴提意见。

甚至为了入口感受,     他们还专门研究了水果的大小,将水果切成更适合入口的大小     。

   

   

更重要的是    

消费者心态发生了转变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对水果捞的消费心态正在发生转变。

早些年,很多消费者认为“一包酸奶,切几种水果,自己在家都能做”的水果捞,完全没有必要花钱去买。但实际却是,当下的年轻人别说在家切好几种水果,就连清洗过程,可能都觉得很麻烦。

在家也能做,但没人愿意做,水果捞契合的是“懒人经济”特性。

此外,消费者也会算笔明白账:现在买水果并不便宜(做水果捞还要买很多种),并且水果多为短保(损耗大),一不留神都是浪费钱。

水果捞的忠实客群,有一大部分是白领和宝妈。多种新鲜水果+酸奶,满足健康、解馋、补充营养、代餐的多种需求。

   

“不同水果有不同的营养元素,自己在家做,很难一次性买齐这么多种类,而且时间成本太高,很多水果一放就坏,反而不如水果捞划算。”一位每周都要点水果捞的女性顾客表示。

可以看出,水果捞品类一定程度上,已经有了消费流行的基础。

但一份水果捞动辄30多元,在新茶饮普遍降价的前提下,水果捞有竞争力吗?开家水果捞店,究竟能不能赚钱?

   

和百果园正面battle

水果捞,究竟能不能赚钱?

虽然卖了这么多年,但整体来看,     品牌化的水果捞,还是一条新赛道     。

但在刘喜强看来,水果捞与茶饮的关系就像是麻辣烫和冒菜,只有先把市场做大了,才能考虑品牌感 ,成为下一个“杨国福”。

市场初期,人人都有机会,但人人也都面临挑战。

1、茶饮店外,还要与百果园们正面battle

水果捞的竞争对手,除了茶饮品牌,还有可能是深入社区的水果店。

   

很多水果店都上了水果捞,作为产品的补充。特别以百果园为首的精品水果店,在市场深耕多年,门店布局广,供应链、品牌认知层面都有优势。

现在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外卖平台搜索“水果捞”,最先跳出的也并非水果捞专门店,而是那些以精品水果、果切为主的水果店。

可以预见,未来水果捞专门店想要打开市场,要与百果园们正面battle。

2、约称难题,也是一次消费群体选择

还有饱受争议的“约称问题”,很难两全。

约称的好处是顾客可以自己DIY,选择自己想吃的水果,但缺点也很明显,经常感觉没选什么就50几块,很容易变身“水果捞刺客”。

   

近年来还有“一个水果捞盒子称重值2块”等负面新闻的出现,影响消费者观感。

如果选择盒装形式售卖,价格统一有利于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价格认知 ,但可能出现     “总有一两种水果没那么爱吃”     的问题。

在王晓丰看来,约称难题,实际是消费人群的选择。作为水果捞品牌,一开始就要想好主要面向哪一个消费群体。

3、壁垒低、损耗大,到底能不能赚钱?

“整体来看,还是有得赚的。”接受采访的老板们说道。因为制作工艺简单,客单价高,水果捞的毛利大概都能做到60%以上。

但痛点不容忽视,就是水果的储存和损耗问题,降低水果损耗对于门店盈利很重要。

一个普遍的思路是,用鲜果茶或炒酸奶作为产品补充,原物料通用的基础上,减少损耗,增加营收。

   

但更复杂的产品线,对品牌研发实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新增的人工、设备成本,也要认真考量。

   

一个新品类的崛起,归根结底是消费者的选择。

人们对新鲜有天然的追求,水果捞中的水果和酸奶都属于刚需性产品,特别是今年疫情的影响下,一杯包含十几种水果的水果捞产品,成了不少消费者的“健康疗剂”。

在采访中,有从业者提到,水果捞未来的竞争,主要会体现在乳制品的差异,并且从目前来看,品牌选择了不同的方向。

榴芒先生选择的是与知名乳企合作,为门店提供酸奶,考验的是品牌的物流整合能力;

而满米酸奶则致力于酸奶发酵技术上的创新,维持稳定出品,考验的是技术革新能力。

但无论怎样,就像新茶饮的每一个细分品类那样,     供应链,是“水果捞”实现规模化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也是品牌做大的基础。

统筹|笑凡 编辑|张瑾 视觉|江飞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水果捞榴芒先生
本文转载来自:咖门,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