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Q2财报简析:回归产品+数字化驱动,实现逆势增长

开店邦   2022-08-22 10:00
核心提示:后补贴时代,瑞幸“更懂花钱”了。

8月8日,瑞幸咖啡(需求面积:30-130平方米)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根据财报显示,瑞幸各项业绩指标持续稳定增长,首先是营收净利双双增长,第二季度总净收入达到32.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4%,营业利润率持续提高,自营门店销售增长41.2%,利润率达到30.6%。

从连锁规模上,瑞幸二季度末达到7195家门店,其中4968家为自营门店,2227家为联营门店。净增门店达615家,总门店数量环比增长9.3%。

在造假、退市和疫情的连番影响下,瑞幸还能逆势翻盘,交出这份高增长的财报,显得更加不易。

#PART 1

“后补贴”时代实现多重增长,

瑞幸“更会花钱”了

瑞幸营收利润增长的底层逻辑,来自门店数与用户数/客单量的双双增长,此外对研发与营销的重视,让成本真正用到了实处,并带动了产品力与品牌力的升级。

尽管政策等原因造成临时关店,总体上瑞幸没有放慢扩张速度,二季度净增615家门店,目前门店总数突破7280,超越星巴克。瑞幸近半门店为写字楼门店,而在一线城市这个比例接近70%,选址布局上有天然的抗风险能力,除非遇到封城情况,基本能照常运营,二季度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达41.2%,门店层面利润率达到30.6%,疫情基本上没有造成严重影响。

新一线、二线以下城市的市场拓展,也是瑞幸开店数的爆发点,瑞幸的客单价与店型,也适合在下沉市场铺开,星巴克在一线城市有近两千家店,瑞幸在新一线城市有2300多家门店,还有多家下沉门店,差异化选址成为瑞幸的一大决胜点。

瑞幸通过联营方式,成功进入11个低线城市,打开了广阔的增长空间。联营门店二季度业绩为7.77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78.4%,瑞幸在下沉市场依然具有活力,甚至一些本土小连锁摸索出“傍瑞幸”的战略。

用户增长也验证了瑞幸扩张并非盲目,二季度的月均交易用户达到207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68.6%,其中新用户达到一千万,这样的增长速度,发生在没有疯狂补贴的“后资本”时代,说明瑞幸从“很烧钱”,变得“会用钱”了。

瑞幸二季度营销费用1.92亿,比去年同期上涨6成,但这个钱用在了刀刃上,用在了更有长期效应的品牌营销上,比如签约谷爱凌为代言人,并推出蓝丝绒和滑雪拿铁,与悲伤蛙联名的七夕套餐更是火爆全网,在负面风波之后,重塑品牌声誉尤其重要。

行政管理费用3.42亿元,较去年提升两成,主要是投入在股权激励与产品研发上,2021年瑞幸推出了113款新品,大大提高了品牌的口碑,产生了稳定的用户增长。

为了保障疫情期间的供应能力,瑞幸采用多地布局、分城分仓的措施,并额外建立了应急仓库与中转站,去年瑞幸投产第一家烘焙工厂,产能1.5万吨,在供应方面问题不大。

由于开店数增多,又要建设工厂、仓库,营业成本是必然提高的,但总体来看,瑞幸的成本花费是健康且高效的。

#PART 2

回归到咖啡本身,

数字化决策研发选址

早期瑞幸背靠雄厚资本,单纯的大额补贴,吸引大量价格敏感型用户,但很多是“一次性买卖”,造假事件发生后,瑞幸才将注意力回归到咖啡本身。2021年瑞幸增加了研发成本,共上线了113款新品,生椰拿铁是最成功的的爆款,单月销量就突破一千万杯,占到20%的销量,椰云拿铁二季度也卖出超过2400万杯。

与星巴克相比,瑞幸更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数字化渗透到品牌运营的方方面面,产品研发、门店选址、用户营销都依靠数据做决策,烧钱补贴的重资产模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精细化的重运营路线。

瑞幸的核心消费者,是年轻的都市白领与学生,他们更愿意尝试新的咖啡饮品,瑞幸之所以能牢牢抓住了这类人群,就在于研发上的“求新”,以及出品把控的“求稳”。

数字化让瑞幸的产品研发显得更“理性”,研发人员会将甜度、香气等指标数据化,把对于咖啡的理解变成具象的算法,并结合门店端的大量订单数据,来评估咖啡新口味搭配的可行性。在门店端,出品的口感稳定至关重要,瑞幸采用的全自动咖啡机,通过高度统一的后台调配,实现操作上的“千店一面”,增加门店出品的稳定性。

外卖模式也提供了大量的关键数据,瑞幸通过外卖热力图,辅助开店选址的决策,瑞幸高级副总裁曹文宝是这么说的:“不是让顾客找门店,而是门店找顾客,顾客在哪就去哪开店”数据为先的科学选址,加上口碑提升与用户增长,瑞幸放开手脚开店的同时,留存率与单店业绩都能保证。

混合双云项目已经上线,能支持单日500万的订单量,最高能承接单日千万笔订单量。在今年年底,瑞幸的第二座烘焙工厂即将动工,设计产能达到3万吨,继续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PART 3

瑞幸与星巴克的一喜一忧

星巴克近期发布的季度财报,其全球业绩实现近一成增长,然而中国市场却下降整整40%,同店销售额、交易量都缩水四成多,但由于客单价高,星巴克营收规模依然高于瑞幸,为5.4亿美元。

除了瑞幸等直接竞争者的影响,星巴克在华业绩对疫情是很敏感的。疫情对于“卖空间”的品牌是巨大打击,但瑞幸自诞生起就是自提+外卖的偏零售模式,线上下单的“翻台率”很高,还能产生大量数据帮助研发选址决策,是完全不同于星巴克的互联网打法。弱化了社交空间,消费者无需为场景买单,也给拓店提供了自由度,所以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瑞幸反而能逆势增长。

消费者的喜好上,瑞幸也逐渐占据优势,在一二线城市,25%的消费者选择了瑞幸,是星巴克的两倍,年轻消费者与下沉市场,是对星巴克形成竞争优势的差异增量。

针对年轻人的口味喜好,瑞幸围绕拿铁为产品战略,推出了丝绒、生椰、椰云、西梅等拿铁产品,吊足年轻人的胃口,而在更下沉的市场,人们对奶咖的喜好则更明显。而星巴克的受众多在35岁,在咖啡选择上更“精英”、更“古典”,研发上的自由余地不如瑞幸。

造假风波之后,瑞幸逐步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已支付诉讼准备金,签订和解意向书,初步获得法院批准……在财报会上,瑞幸CEO郭谨一表示,瑞幸在诉讼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重回正轨的瑞幸,将继续实现“超越星巴克”的创立初心。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瑞幸咖啡星巴克瑞幸
本文转载来自:开店邦,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