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自去年11月底房地产支持“第三支箭”落地以来,市场各方对房地产企业融资改善情况广为关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14家房地产企业发布再融资预案,预计融资合计约573.16亿元。
据了解,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过程中,4家房地产企业的再融资申请已顺利平移至交易所,近日均已受理,分别为福星股份,拟募集13.41亿元;荣盛发展,拟募集30亿元;华发股份,拟募集60亿元;保利发展,拟募集125亿元。
另外还有10家上市房企已经发布再融资预案,分别是嘉凯城、大名城、三湘印象、苏宁环球、中南建设、新黄浦、天地源、迪马股份、万科A、中交地产,计划募资分别为10.25亿元、30.00亿元、16.00亿元、28.00亿元、28.00亿元、17亿元、12.50亿元、18亿元、150亿元、35亿元。
由此可知,14家企业募资规模相差较大,最大的募资规模是最小的15倍。其中,万科A和保利发展计划募资超过100亿元,万科A计划募资150亿元,位列第一。嘉凯城募资规模最小,计划募资10.25亿元。
下一步证监会、交易所将按照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审核要求,依法推进审核、注册工作,将房地产融资支持措施落到实处。
当然,不是所有出险房企都能在这场危机中生存下来,那些资产质量良好,只是流动性暂时遇到困难的房企,显然更容易走出困境。
自2022年来,融创股价多保持在10港元以上,而就现阶段而言,在发债融资尚未完全放开的背景下,有机会有空间通过配售融资的内房股已然不多。
监管层的近期表态,对于房企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意味着控制并化解房企债务的风险已经迫在眉睫,以及优质房企可能将迎来融资破冰。
继3月份取代融创成为销售额排名第三的房企后,保利在第三季度排名再进一步,目前,已连续三个月坐定“老二”之位。
9月30日,上海天空万科广场正式开业。开业三天,项目总客流32万,总销售额2520万元,且总会员数8.6万,会员销售占比超30%。
2022年披露数据的69家在港上市内资房企中,实现盈利的33家房企总净利为1905亿元。期内,共有4家在港上市内资房企归母净利超百亿。
在资本的狂欢过后,新消费赛道内风口显然已去,众多被资本热捧的新消费品牌们开始不断地陷入裁员、亏损等困境之中,不少品牌也已四面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