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2023年,产业互联网负重前行。数字经济中产业数字化规模占比攀高至81.7%,数字经济已体现出全要素生产率优势,但是对比全球,我国劳动生产率显著偏低,追赶全球劳动生产率差距,既是产业互联网的使命,也是产业互联网的价值主线。
正如亿邦动力董事长在2023亿邦产业互联网年会上所言:“真正的认知是否定之后的再确定,质疑之后的更坚定。”
亿邦动力基于过去一年对产业互联网的跟踪、报道、研究,将“重构产业链”确定为年度关键词,而且内涵包括数字化、集约化,其外延包括数实融合,生态创新。
亿邦智库认为,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承担经济社会新阶段使命任务,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产业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而数实融合则是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克劳斯·施瓦布和蒂埃里·马勒雷在2020年所出版的《后疫情时代:大重构》一书已经指出,微观层面的大重构,各行各业的每一家企业都需要探索新的经营方式、工作方式和运营方式。企图重走回头路的企业定将失败,而积极适应、勇于创新和灵活应对的企业终将化危为机。
最直接体现是数字化加速和具有韧性的全球供应链,制造业在积极利用数字化趋势,比如B2B和物联网,从设备维护到库存管理,从供应商关系到安全战略,所有这些经营活动现在(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通过一台计算机便能实现。同时,企业开始依据具体零部件的成本情况和关键材料的供应源情况,优化供应链,形成“端到端价值优化”理念,即主张兼顾韧性、效率和成本。
在上海料峭的冬日中,2023亿邦产业互联网年会集结了数十位产业互联网企业决策人,就“谁在重构产业链”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嘉宾共同认为,虽然增长压力仍在,但产业与互联网结合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启。
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朱民在会上说:“一个旧的世界正在被打破,一个新的世界正在产生,那就是以数据为基础,以数据的流通和运营为机制,以数据为资本和财富的未来社会。”
本文将本次亿邦产业互联网年会的内容成果,概括为五大重构:数据重构、模式重构、生态重构、技术重构、制造重构,精彩观点,呈现如下,以飨读者。
01
数据重构
关键词:算力、算法、数据资产,数据安全,数据采集
亿邦导读:重构产业链的推力是数据,数据结构变化将推动产业链结构变化。可信的交易凭证推动全流程的数字化,垂直行业丰富的数据应用场景在出现,同时数据安全面临更复杂的挑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朱民:重构产业链的推力是什么?我认为一定是数据,数据是变化的源头和动力,数据结构变化将推动产业链结构变化。
信息时代是软件的时代,智能时代是数据的时代。信息时代是应用先行,智能时代是数据先行。
人工智能时代的三大能力是算力、算法、数据。而中国是一个数据大国,几年以后,中国的数据量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数据最大的国家。“数据20条”奠定了中国数据产业大潮的兴起。
数据正在成为我们的优势资源,而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中国能不能走在前面,这个问题可以很直观地转化成:我们能否运用好我们的数据资源,把数据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创造力。
全球范围内,智能化发展迅猛,数据转化成生产力要迈过四道槛:
第一,技术挑战。怎样通过隐私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既保护数据隐私安全,又让大家用到数据;
第二,所有权挑战。也就是如何解决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和分配权问题。
第三,估值挑战,也就是数据资产的金融化问题。如何进行数据入表、数据的市场化定价和数据交易,这部分现在发展很快。
第四,数据市场制度挑战。数据市场的建立需要有数据、有平台、有交易、有跟踪、有解析等。
要把数据变成财富,除了拥有数据资源,还要进行数据资源的产品化,资产化和资本化,变成数据资产的创新应用。只有把数据产品化,数据才能被机构使用,比如医疗数据、科学研究数据、材料数据等等,有了产品才可以明确估值,做成资产入表。
所以我们首先要将数据资源化、产品化、标准化、可追踪、透明化——数据产品化以后企业就可以用起来;企业用起来以后就可以进行资产化,数据入表就有了唯一性和稀缺性,可以有监管和市场定义;然后企业将其资本化,进行市场经营和合作,将数据变成财富。
数据使用的边际成本为0,而财富收益几乎无限,这使得数据的财富内涵变得非常清晰。所以,国家推出“数据20条”,下一步是怎样把“数据20条”变成生态,战略上来说很清楚,中国必须走在前列。
一个旧的世界正在被打破,一个新的世界正在产生,那就是以数据为基础,以数据的流通和运营为机制,以数据为资本和财富的未来社会。
百望云CEO杨正道:所有业务线上化以后,数据随之而来,每一个交易流程、每一个交易成本的降低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单据,有提单、货单、发票、各种各样证明、各种出口进口文件,这些电子文件形成了在交易凭证环节非常重要的核心交易数据。
如果要实现降低整个制度性交易成本,一定要让各种各样的交易和凭证进行安全可信的链接,在各种参与方之间链接,形成了可信的交易凭证全流程的数字化。
未来,数字资产是通过系统之间的互联,通过可信的交易凭证,通过新一代的数据共享机制,来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共享,而非通过流程、通过人的传递来完成。可以看到,未来数字经济在数据驱动项下,给我们带来了数字资产、互联网新的发展机遇。
线上化首先将所有的实物资产变成数字资产,每一张订单、每一张运单、每一张仓单、每一张货单、每一个核心交易凭证都通过无人值守的方式,通过系统互联的方式,通过自动化的方式,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实现交易,这就是我们看到无论是数字化采购、产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的物流等过程中形成的数字资产供应链。
第一,交易+N流合一,各种各样的交易凭证,都可以形成核心的数据资产,都可以作为参与方来讲来降低交易成本;
第二,交易+业财税融一体化,作为产业互联网平台可以累计成SaaS服务形成核心交易数字化资产能力;
第三,交易+数字化供应链一体化能力;
第四,交易+SaaS+Daas。
最后,数据和金融的闭环,将供应链、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变现的能力,形成在交易非常低的毛利前提下,引入非常高毛利的数据业务。
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在制造业数字决策环节,几个关键点:
第一,数字决策的前提是用数据描绘产业链全景图;
第二,要搞清楚产业和产业之间的联系;
第三,采集数据的维度要越多越好,但是要有核心数据;
第四,数据要做准;
第五,数据采集要有规模;
第六,采集另类数据。
数据应用场景可以做销售动态定价、资源投放模型,也可以做配矿,因为价格和生产高度关联、和利润高度关联。同时还可以定制预测的模型,控制自己的库存。
大宗商品行业的垂直大模型,首先要有高质量的数据集,其次要有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最后还要有监督的精调。
垂直大模型应用落地及对产业数据有哪些影响?第一,数据采编发, 提高数据采集效率,提高数据准确性,降低资讯的创作成本;第二,数据交互对话,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做数据分析处理,回答用户问题。
腾讯安全服务总经理苏建东:数据安全的核心挑战是,安全如何体现价值。其中有几个关键:
第一,我们要改变安全建设的理念。以前我们的安全建设就是为了安全建设,但是今天要以企业资产为核心,以数据和业务为核心,重建安全底座,通过三层安全架构,把静态安全转变为弹性、自适应、可扩展性的安全。
第二,安全理念从“治已病”转变成“治未病”的理念,在黑客进攻我之前把问题修复掉。
第三,积极主动地进行安全建设,从被动防御变成主动防御。
实现路径包括:
第一,构建两个免疫堡垒,从数据安全、业务安全构建安全堡垒,按照数据流向构建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防御体系,保证数据安全,保证数据财富,同时要适应业务扩张和发展弹性可伸缩。
第二,中间构建免疫中枢,通过企业安全运营管理,用人、技术、流程把整个体系打通,形成体系化、全局化的攻防体系。
第三,三道免疫屏障,包括边界安全、端点安全、应用开发安全,我们可以做平台化、服务化,向云化的数字化转型发展。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数据和业务的安全,聚焦核心价值,构建企业安全的免疫力和韧性。
02
模式重构
关键词:用户为先,AI驱动,全球供应链,D2B,建筑产业互联网,机械零部件产业互联网
亿邦导读:产业互联网带来模式重构,从大型平台角度,1688以用户为先、AI驱动、做强供应链为战略重心,开启二次创业,同时也以平台能力建立需求图谱、商品图谱,创造了与不同垂直产业链的合作机会;而亚马逊提出D2B(Direct To Buy)跨境商业采购新模式,让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制造正在走向全球。
从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角度,大乐装将最不标准化的建筑行业,通过云端设计、自动报价、一站式交付重构了产业链,蚂蚁工场在机械装备零部件行业,以互联网+数字敏捷制造的方式,实现了个性化非标产品的标准化高效生产。
1688CEO余涌:1688在这次阿里的改革中成为集团第一批战略级创新业务之一,二次创业的1688明确了三大战略重心:
第一,用户为先。消费互联网是需求驱动,产业互联网是供给驱动。1688是中国制造业第三大交易平台,要把制造端和需求端连起来,真正的牵引力必须回到用户。
第二,AI驱动。1688会做一些应用,希望我的应用做的扎实、做的有用。数字人直播已经不稀奇了,外面都在用。我们现在做数字人老板娘,这个老板娘可以在线上接单做生意、做运营、做管理。1688在深度做这个事情,未来理论上可以让所有中小企业的老板娘都数字化掉。
第三,做强供应链:需求图谱对垂直赛道所有同行、所有合作伙伴都是很有用的,大家愿意合作我可以部分向大家开放。商品图谱就是垂类供给上的品类图谱。整个产业互联网这么大的池子,这两个图谱是重要的基础设施。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创新和升级都是基于实物商品开始的。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基础都是数字商品。在未来的模型中,重要的不是库存、生产周期和开模,而是数字商品。数字商品品类每天都会有数百次甚至上千次的迭代和演进,可以定制化和差异化。未来,供需的链接将是虚拟商品,而不是实物商品。这是我们的判断,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未来,1688想成为“链王”。我最想合作的对象是,你有用户、有流量、有地盘,是产业互联网中的一个环节,具备自有能力,我希望你能参与到我们整个体系的互动中;在每一个垂类中,如果你已经做得很深入,很透彻,最不缺少的是专业和技术,已经打通了上下游,但用户数量可能不够,我可以为你提供用户;你们的变现能力可能不够,我可以帮助你们变现。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企业购负责人杨钧:在这次全球供应链的变革中,随着中国工厂的成长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了继美国、德国、日本之后,全球重要的制造和研发能力集成的中心。
中国的制造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为B2B跨境电商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动力。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产研一体化,中国的制造业可以通过产业链的迭代和升级,从过去较低端的制造向更高价值的科技品牌等领域扩展。这催生了跨境B2B电商和跨境B2C电商的繁荣。
疫情之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下降,导致话语权慢慢从离消费者近的地方转移到离供应链更近的地方,也就是说供应链成为了难而正确的关键。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跨境电商能够成长的逻辑就凸显出来了。
我们国家不仅拥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红利,还有全球采购和跨境电商的亚洲创造力红利,本质上是各种工程师的红利,包括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和数字营销广告投放的工程师。要释放这种红利,必须与产品的最终用户进行互动,而不仅仅是次终端。
直达终端的商业采购,D2B(Direct To Buy)这个模式是新型的跨境商业采购,让B端卖家直接销售给终端用户,整个商业流程可以在亚马逊企业购上完成。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过程中,每减少一个中间环节都将极大地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释放出巨大的商业机会。跨境B2C电商的目标是使中国卖家能够跳过进口商,直接通过亚马逊将产品销售给C端用户。我们充分相信D2B模式将为中国企业打开更广阔的蓝海。
我认为中国企业在B2B出海和工业品出口方面具有核心能力。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是从0到1的过程,出口工业品所具备的成本优势和供应链的韧性是1-100的范畴。通过亚马逊企业购和跨境电商B2B,中国制造正在走向全球。这既是创新,也是成熟市场中的竞争。这也是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
大乐装创始人兼CEO刘慧:建筑业是中国GDP占比最大的领域,而整个过程的在线率不到0.7%,房地产所有人都在离线状态下进行工作,虽然有离线工具,但却完全没有在云端协同。
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建材行业的亚马逊,亚马逊可以卖各种商品,但是却没有卖建筑材料或构件,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需求侧没有货可以卖的问题。
我们开发了第一个基于AIGC云端设计引擎,过去的设计流程是由设计师独立设计一栋楼,供应链都是非标准化的。现在我们的做法是将许多标准件抽象出来,根据不同的乐高外形,用人工智能进行一键拼接,解决了设计端标准化的问题。基于此,进行供应链重构,从原来手工制作的作业状态变成了基于云端分类分发的调度系统,用整个数字化底座进行串联。
我们销售的混凝土构件基于云端的设计引擎,设计和报价,然后进行整个供应链的APS调度和分发,改变了非标准的手工制作作业形态,我们的模式类似于拼多多的拼团模式,在湾区已经得到验证。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已经从水泥板扩展到了门窗、精装等其他品类,所以我们被称为建筑产业的互联网平台,就像亚马逊卖书一样。
蚂蚁工场董事长蔡茂林:深圳在工业领域,非标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个性化需求,几乎无法实现标准化。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对自己进行标准化,将它的报价、工艺、编程、生产组织和交付等方面进行流程标准化。如果我们能够借助信息化技术推动流程的标准化,同样也就实现了个性化非标的标准化。
蚂蚁工场是一个为锂电、3C、光伏、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的装备企业提供零部件的供应链服务公司。但我们不是一个传统的供应链公司,我们把自己称之为“四不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既融入了互联网+,又融入了数字敏捷制造。
我们不是传统的供应链公司,公司拥有非常强大的前台、中台和后台系统。前台面向客户,中台面向供应商,后台则是流程的标准化和智能化,要将人的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我们的商业模式不是做信息撮合,工业客户直接在官网、APP下单给蚂蚁工场,蚂蚁工场负责整个制造交付。我们也有1200家OEM厂商,也有定制制造工厂。客户并不关心你的产品在哪里制造,关心的只有质量、成本、交期。从平台公司发展来看,我们把肉和汤都给OEM厂商,把骨头留给自己。这是为了提升客户服务。
我们将自己比作滴滴的模式,扩大服务半径,解决交易速度慢、拒载的问题。在产业领域,同样存在大量的个性化需求。我们依托大数据云端,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衔接。技术路径包括AI,基于非常深厚的专家经验库,实现了秒级报价、自动工艺和自动编码。
我觉得工业互联网有四个特征:第一,订单来自网络,而不是像传统工厂一样,来自线下订单,其实这种订单更多是离散的散单;第二,数字化;第三,云端的智能化;第四,产线不是无人化,是少人化。云到端自动驱动,小批量敏捷和24小时生产。
03
生态重构
关键词:供应链,生态圈,央国企,润滑剂
亿邦导读:万亿央国企供应链市场,带动不同产业链构建生态圈。欧冶云商与信息流、物流、合同流、资金流和碳流“五流”企业开放合作;作为第三方平台的兰格钢铁,可以将上下两端数据有效结合,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服务与核工业领域的宏伟供应链集团,有更多的与数字化供应链接轨,与央国企平台对接。
欧冶云商总裁、党委副书记金文海:欧冶云商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中间位置稍偏向于钢厂一方,这是我们的特点。在与下游公司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有一种情况是大客户直接进行采购,比如宝钢股份和上汽供应链体系完美对接,宝钢股份代表着世界一流的钢厂,服务体系也是世界一流的,但目前在我们的平台上暂时无法复制。
在这种对接无法带来新效果时,就没有必要再去对接。我们的平台更适合中小客户的需求,他们有被服务的需求,但是却没有得到服务。
原来是产品竞争,发展成了供应链竞争,接下来可能是生态圈的竞争。哪个行业的生态圈形态好,就会更具竞争力和成长能力。
我们认为未来的格局一定是由若干个综合平台组成,这些平台必须融合信息流、物流、合同流、资金流和碳流,这里特别强调要加入碳流,因为欧盟提出了CBAM,将碳排放视为重要因素。只有在这五个流的合一下,产业才能真正发挥助推作用。如果只有其中一个流,它的价值就不大。每个流都可能涌现出几家龙头企业以及若干个垂直领域的企业。我们将这种合作方式称为“产、销、研”紧密协作。
中国的产业一直在迅速发展,技术领域、数据领域、细分市场和物流领域都有许多与欧冶云商合作的机会,每年我们将推出一个代表性的典型企业,这些企业通常是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以展示它们如何通过欧冶平台取得成功。因此,欧冶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平台,可以为各个“五流”中的企业提供合作机会。
兰格集团总裁刘陶然:任何一个央企的平台,实际上都是一个航空母舰,但这个航空母舰要想发展良好,不可以是独自航行的形式,必须有若干辅助舰艇和驱逐舰来帮助它行稳致远。那这个过程应该由谁来做呢?我认为应该由市场化的第三方平台来做。
钢铁行业交易模式就像枣核一样,上游的钢厂是巨头,下游的采购环节也是巨头,而中间的流通环节有多达20万家流通企业,他们是连接两个巨头的润滑剂。
实际上,我们央国企巨头能够达到市场的平衡,这种市场的平衡通过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并经过有效的调节和运营,实际上可以为支柱产业的更好发展注入新动力。
为什么这两端愿意让兰格来做?第一,兰格是第三方,在其中不扮演和各个参与者利益相悖的角色。第二,兰格在产业领域深耕28年,懂得如何利用数据来助力产业链的更好发展,而不是通过这些数据破坏生态平衡。这是兰格能够和越来越多合作伙伴形成合作的基础。
兰格不偏左也不偏右,第三方应该发挥的作用是将两端数据有效结合。我们在上游做了55家数字化钢厂系统,在下游做了63家建筑企业集团的数字化系统。
宏伟供应链集团董事长吕宏伟:国资委提出了要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是多元的,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有平台和各种应用场景,央企可以优先开放。然而,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当两个大型企业直接合作时,就像核能发电需要冷却水循环一样,在不断润滑的时候必须有润滑油。
我们的平台已经合作了近8000家厂商和12000个品牌,但主要以中小型为主。与此同时,我们与一些大型集团如宝武合作了很多项目,进行了许多联合研发,并取得了很多成功。在我们的合作伙伴中,我们并不一定非要直达到底,因为效率最高的并不一定是最短的距离。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与1万家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中国兵器和中国航天等高要求的单位。现在的机会是与数字化供应链接轨,我们希望在这个机会中能与央国企平台对接。
我们也是国家级的供应链创新示范企业。我们希望与大型央国企进行联合研发和创新服务方案,我们也与许多下游企业合作,我们也与小型供应商合作。
04
技术重构
关键词:技术驱动,智能决策,工业元宇宙,数字驱动,AI赋能
亿邦导读:技术重构改变了供应链的服务方式,京东工业通过技术重构产业链,达到成本、效率、保供、合规;昆仑数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把理论知识、专家经验、数据算法结合在一起建立工业元宇宙;齐心集团转型为以智能化和数字化为主的数智化服务,挖掘AI在采购供应链里的应用。
京东工业副总裁丁德明:产业互联网核心应该是发挥数据和技术的价值,通过数智化和数实融合来提升整个产业效率,这个是产业互联网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我们在行业内大规模达成共识,工业品行业正在向技术与服务市场转型,很多供应商、合作伙伴不单单是交易或者只是卖货,而是将技术与服务全链路打通,我们希望将所有系统开放给供应商,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整个数据和智能决策带来的红利。
我们一直在说,我们三年战略布局当中如何和上下游客户做系统连接,核心的一点是信赖,但是我们凭什么赢得客户信赖?有四个:成本、效率、保供、合规。
针对成本,很核心的就是降本,如何实现降本,实现链路最短,实现极致的运营效率,真正做到供需匹配,所有产品的设计理念以此为准。
企业靠什么增效?靠技术驱动增效,靠数据流动增效,但是我们尽量让数据多流动,让商品少流动,或者让商品高效搬运,将整个运营效率提升。
然后是保供。如果只靠京东自有仓里面的货给上千家大集团企业保证货品供应根本做不到,所以必须做到社会化库存的数字化、数智化,我们要做到万仓合一,客户端做到万单合一,这样才能够保证供应是社会化供应。
最后是合规。所有订单流转通过数字化决策系统,保证全链路阳光透明。
通过这四点,和上下游客户产生相应的信赖关系,这就是我们为信赖所付出的努力。
作为产业服务商来说最难的就是懂产业、懂企业、懂技术,这“三懂”。第一,懂产业,能否理解这个行业中有什么样的需求,对产业链上下游和场景是否有深刻理解;第二,懂企业,每个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行业、规模、数字化程度完全不同,怎样通过技术、服务将他们拉齐共知;第三,懂技术,京东投入了很多技术研发成本,目的是贯通企业供应链当中不同环节、不同数字化平台形成的“烟囱”,需要贯通和打通,不贯通和打通很难实现全面覆盖。
昆仑数据创始人&董事长、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主任陆薇:大家听说过工业4.0,就是在工业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的基础上,基于数据对于生产过程、经营过程有更好洞察以及管理优化。前两年还有人提出“工业5.0”或者“工业元宇宙”,无论是工业4.0时代还是工业5.0时代,数字孪生技术都是关键技术。
如果我们可以把每一个设备按照工业知识参数化,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设备的参数化模版,把这些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的模版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变成一些行业的设备模版。
比如我们把电机等通用设备和叶片等专用设备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风力发电机的数字模型,加上升压站、测风塔等数据,就变成了发电厂的数字模型。
过去几年,昆仑数据已经按照这一思路打造了自己的产品,提供了很多通用设备模版和行业设备模版,这些模版带着工业知识,可以快速构建起工业系统的数据模型。
我们打造了一套可以把理论知识、专家经验、数据算法结合在一起的框架,把工业里的常用场景按照专家经验做成相应的经验模版。
比如我们做的水电站的数字孪生系统,包括几百个智能化应用,都是工业专家通过低代码开发工具,进行的知识沉淀和应用创新。
工业元宇宙的定义目前仅仅局限在工业生产环节,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把研发、生产、销售、服务这些环节全部拉通,整体来构建一个工业元宇宙,让数据在不同环节之间流动起来,会有更多更加具有价值的场景出现。
齐心集团CTO于斌平:齐心数字供应链的模型是以齐心企业服务平台为核心,连接两个端点:一方面是供应商,包括生产商、品牌商和服务商;另一方面是客户,我们主要服务央国企和中大型企业。
在供应链的需求、寻源、采购、履约、验收、结算、售后和数据等方面,我们过去主要是通过业务服务实现,现在全面转型为以智能化和数字化为主的数智化服务。我们总结这一模式为"数字驱动、AI赋能"。
谈到AI赋能,就不能离开大数据。齐心通过将大数据平台作为AI训练的输入,采用AI技术进行供应链优化、商品推荐、订单和物流等方面的训练,从而建立了一个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
过去,RPA和人工智能没有太多关联,它们主要使用爬虫技术和页面抓取技术。但现在RPA和AI的结合更加深入。RPA在抓取信息之后会进行很多处理。目前我们已经应用了100多个RPA系统,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财务、人力资源、采购、客服和技术质检等领域。
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是训练商品大模型。刚才提到的标准库和客户报价单,我们都已经应用了一些大模型技术。但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开发出一个针对B端行业的商品大模型。使用AIGC的好处是,原本需要查询和咨询的商品信息,通过AIGC可以直接得到结果,提高了企业的运营和客户服务效率。
因此,我提出一个倡议,大模型技术的确在颠覆人类工作方式。大家一定要相信大模型技术,传统技术已经过时,即便被称为1.0或传统人工智能。大模型是AI 2.0,它正在改变商业模式和收益模式。
05
制造重构
关键词:云工厂,云建模,家居定制,服装定制,柔性制造
亿邦导读: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以订单为驱动,向上游延伸,深入工厂数字化改造。比如国联股份建设云工厂,每家投入100万-500万元;三维家从设计软件触发,连通工厂自动拆单,自动同步机床,自动生产加工,整个链路都是数据驱动;衣邦人用订单系统、加上仓储物流发货管理系统,让原来只能做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开始转型做单件定制;纺织服装领域的致景科技深入上游智能制造,认为智能化应该与场景结合;卓钢链认为,钢铁行业柔性和刚性之间也是互补的,标准品和定制化也是相伴相生的。
国联股份创始人、CEO/总裁 钱晓钧:针对数字云工厂,近几年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以订单为驱动,对核心工厂实施上游原材料平台一站式采购+下游产成品平台一站式销售,中间+数字工厂,这有利于提升核心工厂优质产能和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中型规模的工厂对数字化需求比较强烈,但是付费意愿和能力不足,所以前期由我们进行投入为工厂进行数字化改造,每家工厂数字化投入在100万-500万之间。数字化改造遵循三个原则:时机适当、投资适度、方案适配,目前通过9项数字化方案:能耗数字化、质检数字化、安全监控数字化、能耗数字化、物流数字化、人员定位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订单排产数字化、设备管理数字化解决了工厂的效率问题和成本费用等问题。
通过对数字云工厂的建设,把这些上下游的数字化工厂进行公共链接,再通过供应链仓网一体化布局,能够更务实的实现上下游的,包括产能、设计、原材料、备品备件、物流、仓配等等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以及自动调配机制,从而实现信息流、订单流、资金流、物流上的闭环运行,所以我们叫做基于垂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建设,实现了五个需求和七个连接。
工业元宇宙它是产业数字化的一个高级形态,对应到制造端工业企业而言主要路径就是产线、工厂、园区,这还是非常务实的,比如说产线角度,利用虚拟仿真设备实现三维自动化、智能质检,现在在小的数字化推动过程当中已经在实践这件事情,建设仿真模型库,引导工艺产线操作等等,加上工厂主要是布局建设工厂级的元宇宙平台,打造低时延、高保真智能决策的数字孪生系统,推动多类型工业软件集成,推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融合应用。在园区,主要是探索工业园区的虚拟运营模式,来优化空间布局等等。
三维家创始人兼CEO蔡志森:三维家专注在家居定制布品,因为它是定制的,面对消费者端的是软件,要给客户描述一个标的,在工厂端变成一个图纸、一个零件、一个物料清单,到了机床又变成很多设备的生产流程。打通过程中,我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是有很多不同的软件,每个环节都是要靠人去加工、翻译,整个过程效率非常低,而且存在巨大的协同的数据鸿沟,整个链路很复杂。
我们这几年专注于一个事情,就是做三维参数化的云建模和AI建模,我们想把这个技术变成低代码的PaaS平台方式,赋能更多行业。
这个行业以前大部分是中央化生产,现在有很多云工厂,因为开工厂容易了,制造交付确定了,以前一些大客户、上市公司有大工厂,现在,通过我们的技术可以在100公里范围之内开小的云工厂,这个工厂可能不是他们开的,他们把数字化技术给他们、原材料标准给他,给他指定设备,就可以按标准是恒产。所以,价格战、云工厂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很大变化。
三维家做了10年,我们在家居定制布品这方面有很多成果。这家居布品前端,我们可以用一个图形软件画出来产品,到了工厂自动拆单,按照不同工厂的工艺和生产配置,自动同步到某一个机床,开动自动生产加工,整个链路都是数据驱动。以前开一个定制家具的工厂要一年、半年,现在开一个定制工厂,什么都不需要懂,买三维家前后端一体化系统、买原材料,一个月可以投产,这个行业原来一个月到两个月的交货周期,我们缩短到三天至一周。
衣邦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方琴:2018年、2019年,当我们在定制零售业绩达到行业第一的规模以后,才开始深入后端。这让我们在疫情三年中,整体的后端交付仍然非常稳定。其中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整个流程的数字化,包括让不同的工厂用上订单系统、云端个性化的系统,再加上仓储物流发货管理系统,让很多原来只能做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开始轻松转型做单件定制,效率非常高,投入改造成本也很低;
第二,从我们的整体管理来讲,有自动分单、自动评价、自动成本计算,尤其在2022年,工厂动不动被封控的环境下,我们还可以非常从容地保证交付。
第三,提高消费者端的体验,让客户全程看到自己的服装数据——从量体数据、到款式面料、到订单进度、到售后服务,完整串联在一起。成果非常好,衣邦人今年预计可以达到去年利润水平的3.5倍。
致景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李亚平:产业互联网可能更多讲的是数字化连接,工业互联网更多讲智能制造、AI。回头来看,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之间的难点在哪里?第一,打通三者,需要既懂产业,又懂互联网的高精尖人才,现在算法、算力、基建能力都具备了,人进去以后,自然可以用时势造英雄,成就了一些事情。第二,在认知意识上,每一个产业的做法不太一样,一定要基于行业认知才能够做出对行业真正有价值的方案,有价值的方案通过一步一步迭代形成这个产业。
数字化的连接把社会分成两类人:一是合作的;二是观望的,数字化连接是协同社会化资源,创造的价值与合作群体是显性的,非合作方是感受不到的,数字化协同连接对于整个效率的提升感知不太明显,所以这种数字化连接发展看似很快,但是要更加精细的做场景。但是智能化的场景和智能化工具,对于这个行业的任何从业者、从业企业感知都非常明显,所以我的判断是接下来整个智能化场景以及AI在这个场景当中的应用,显性价值一定发展得非常迅猛。
卓钢链CEO潘富杰:我们这个产业的未来价值不在于数量级,而在于专业和深度服务。卓钢链提出双深:深耕产业,深度服务。传统产业过得很难,但从穿越周期来看,10年以后、20年以后,钢铁产业的总体产能、下游需求,都会集中在有效的优质的行业伙伴身上。顺应这个趋势,我们一定要下沉,反向订单拉动推动行业整体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升级和精准匹配需求,未来这是一个需求。
我们这个行业对于新产品、对于迭代升级一定需要上下游之间深度技术探讨,需要时间形成定制化开发,从装备到产品的性能实验都需要时间,这个柔性制造不能快,这是产业的规律决定了。所以柔性和刚性之间也是互补的,标准品和定制化也是相伴相生的。未来在这个赛道上,平台差异化定位要清楚。卓钢链不把自己标榜作为大而全,而是小而美,小而精,慢工出细活,懂产业需求。
关于本次会议:
2023亿邦产业互联网年会是2023亿邦年会系列主题会议之一,于12月1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2023亿邦年会由亿邦动力主办,马蹄社、亿邦智库协办,主题为“换挡期之万全之策”。年会议程首次覆盖企业数字化的全周期:国内电商、品牌全球化、产业数字化。通过“万全之策”主题的牵引,64位重磅嘉宾对54大热门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对2023年度一系列关键问题积极寻求回应,共同探索立足短期实际、坚持长期主义的增长之道。
12月2日,2023年美美观山湖·文化旅游节闭幕式暨第十五届通源汽车文化节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举行,持续180天的文化旅游节圆满收官。
由宁波市商务局主办、甬派传媒承办的“2023年宁波人气消费地标”颁奖活动顺利举行,赢商tech城市商业地图事业部总经理黄静受邀出席活动。
《2023广东省商业运行与品牌发展新趋势》:深挖社交型品类、高能级首店,重建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