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编者按:
这个五一,我们从那些“引爆过热搜的餐饮事件”中,找到了被广大消费者及餐饮人关心的餐饮话题,并从中摸索到了2024年的一些餐饮新趋势、品类新方向。
五一特辑,第三个话题我们关注:「贵价吐槽·人人喊贵背后,餐饮价格与价值的不对等」。
01
“刺客”围攻餐饮圈,
消费者频频喊贵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如今餐饮圈,高举性价比大旗,遍地是刺客,是天价。
前段时间,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901万余元,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现存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983万元。
钟薛高创始人林盛也被限高,只能坐绿皮火车进京。自去年起,钟薛高就频频爆出裁员、欠薪、退租等话题。
颓势的起点无疑源自“雪糕刺客”的吐槽。
“不认识的雪糕不要随便拿,会变得不幸。”2022年夏天,当消费者无意中拿起冰柜中平平常常的钟薛高,结账时却发现60多,才切实明白这句话的深意。
2018年杀入雪糕界,定位“中国高端雪糕”的钟薛高,国风路线,营销很猛,凭借一己之力拉高雪糕价格。
高价背后频出的产品质量问题,也让高价格≠高价值。雪糕刺客的心智一旦建立,相当于消费者主动拉黑了这个品牌,“搬出冷宫”的品牌案例则是少之又少。
轰轰烈烈的“反刺客潮流”开始兴起,餐饮圈暗藏的“刺客们”一个个被发现,外表平平无奇,却能无意中给人“狠狠来上一刀”。
先是麻辣烫,#只有发工资那天敢吃麻辣烫#登上微博热搜。
有网友发文吐槽,“一根油条、一根宽粉、一片生菜、两片藕、两颗鹌鹑蛋、几颗丸子…大家帮我看看,31块钱,贵吗?”
不少网友发帖声援,随随便便一顿麻辣烫,能吃成正餐八九十的价格。
贵就一个字,我不止说一次。在2023年,麻辣烫上了7次热搜,满屏都是贵、贵、贵。
这背后和麻辣烫“按斤称重”&荤素均价的策略有关,每种菜品都超过了日常价格,消费者对重量又不敏感。
虽然是将决定权交到了消费者手中,但这种“模糊定价”无疑会“忽悠”住一部分懒得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只拿了几样,价格却奇贵无比。
和麻辣烫同理的还有“麻辣香锅”刺客,与麻辣烫相比,麻辣香锅食材分类更详细,价格更高,小心翼翼,一顿吃上个七八十根本不是个问题。
随后,“餐饮刺客”的吐槽阵地从自选品类转移到了快餐。
在满是9.9套餐的当下,“月薪两万,只敢在老乡鸡点两个菜”的吐槽将老乡鸡等快餐品牌推向了风口浪尖。“到底是什么阶层才敢在老乡鸡点三个肉菜?”
在老乡鸡吃个两荤一素,差不多要40元起步,牛肉面新贵如陈香贵、马记永,一份牛肉面就要26元……外出用餐成了打工人“每周五次的心痛”。
开在大商场、高档写字楼的快餐品牌逐渐被打工人抛弃,转身向小巷走去,投身到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的怀抱里。
最后,“餐饮刺客”横行在餐饮圈各个品类,各有各的贵法。
例如烘焙圈,源自纽约的贝果身价倍增,能卖到60元;来自银座的吐司,一条98元,到黄牛手里一转手,就能卖到300块;面包越来越贵,月薪一万,连面包都吃不起了。
例如火锅圈,#为什么火锅锅底越来越贵了#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议。“195元的双人团购套餐,锅底就要68元,这么贵,感觉火锅都快吃不起了。”
在不少网友晒出的消费记录中,火锅底料早已突破了三四十的旧印象,正宗重庆老火锅88元,纯纯纯牛油锅99元……在各种现炒、好料与地道的加持下,锅底越来越贵。
02
人人喊贵背后,
价格与价值的不对等
消费者频频喊贵的背后,是消费理性的回归,是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的大幅提升,是产品价格与价值大致对等的新趋势,更是一种更质朴的餐饮时代的回归。
回到最初的“雪糕刺客”,凭借着高调的品牌打法起势的钟薛高,有相关分析师提到,一般来说雪糕的成本并不会太高,之所以能卖到60多元的高价,背后还附加了社交属性和情感价值。
尽管增加了原材料上涨的成本、物流&电商成本,但营销费用可能占了大头。简单来讲,就是你电梯里看到的刷屏广告,明星巨大的代言费,这些成本都转移到了你手中的一支雪糕。
但随着理性的觉醒,消费者不买单了,不仅不为营销成本买单,更不为社交价值买单了,消费者的需求回归到了最本质,不再附加七七八八的情感需求、社交需求。
这也是近几年网红餐饮声量越来越小,存活周期越来越短的原因。
尽管情绪价值已经成为了俘获年轻消费者的新转手,但这点依旧要建立在扎实的产品基础上,而非“空中楼阁”,吃不饱、吃不好,怎么样的情绪价值都不会产生。
消费者理性回归的,也伴随着餐饮信息的公开。在火锅底料被喊贵后,不少火锅品牌公开了底料成本,来增加消费者的信赖感。
4月份,老乡鸡发布了长达20万字的《老乡鸡菜品溯源报告》,将菜品配料、食材供应商明细、操作工艺等菜品制作涉及到的所有环节。
这无疑是极大地保障了消费者知悉商品和服务情况的知情权。也更能让消费者理解在家庭用餐和外出用餐在各个环节的差别。有更清晰的认知,才有更明智的消费选择。
当然,当下的餐饮环境并不是追求性价比,价格越低越好的时代,而是一个质价比的时代。
能让消费者甘心买单的,是产品价值远远大于产品价格,获得极大满足感。就像当下自助品类的风行,也源自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极大满足。
新的消费趋势下,香港从去年开始通过发展文化、艺术展览活动及大型演唱会来吸引内地游客。
文旅营销不仅能让品牌借助地域文化吸引更多消费者,还能通过独特的产品和茶旅体验,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喜爱。
最忠实的星巴克消费者一直保持着忠诚度,但偶尔消费的人购买的次数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