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商网独家:2013年8月份中国商业地产十大事件

赢商网 记者 陈巧明   2013-09-09 10:02
核心提示:赢商网推出2013年8月份中国商业地产十大事件:李嘉诚出售百佳、西城都荟等业务,华创与Tesco成立合资公司,绿地成功借壳在港上市,上海环贸iapm开业,百盛二度撤出石家庄,华侨城“灵魂人物”任克雷卸任,快时尚在华进入多品牌、多模式时代,百联集团十年三次换帅,购物中心提升体验业态占比成风,奥特莱斯在华诞生十年。

  一、李嘉诚出售百佳、西城都荟等业务 或为抄底欧洲

  关键词:李嘉诚 和记黄埔 百佳 西城都荟 东方汇经中心 

  事件概述:

  7月份,有关李嘉诚出售“百佳”超市的消息就已传出,虽然和黄在声明中表示正进行策略性评估工作,不保证会达成任何交易,但随后“30至40亿美元目标售价”、“已有8个已递交竞投意向书买家”的消息都证实百佳出售已成为事实,剩下的只是谁会以怎样的价格收购的悬念。随后,又有消息称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打算出售其在上海的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OFC”,售价60亿元以上。8月29日,和记黄埔发布公告称,将出售其位于广州的西城都荟购物中心项目。

  事件点评:

  在和记黄埔要出售百佳超市的消息传出时,业界对李嘉诚撤资内地和香港、加大海外投资的猜测就一直不断。从评估百佳超市、出售东方汇经OFC项目的传闻,到以成为事实的广州西城都荟项目交易,这一切似乎在预示着猜测的可能性。有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是为和黄抄底欧洲市场筹备资金。在欧债危机席卷欧洲时,和黄就在2012年大举逆市收购,去年8月李嘉诚更明确表示看好欧洲的投资机会,认为这些国家的资产质量高,收购可令“长和系”的股价、盈利和派息很快增长。

  相关新闻:

  李嘉诚商业版图重心外移 百佳出售或是零售业兼并高潮前奏

  和记黄埔出售广州西城都荟项目成真 或为抄底欧洲市场

  长江实业拟逾60亿叫卖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项目

  香港营商环境恶化 李嘉诚半数公司资产转移至欧洲

  二、华创与Tesco成立合资公司 中国零售进入“华润时代”?

  关键词:华润创业 乐购Tesco 华润万家

  事件概述:

  8月9日,华润创业和Tesco乐购双方宣布,双方已订立谅解备忘录,有意成立一间合资企业,在内地、香港及澳门经营大卖场、超级市场、便利店、现购自运及酒类专卖店的独一平台。华润与Tesco乐购预期将分别实益拥有合资企业的80%及20%股权。该合资公司将整合双方的业务,包括了华润万家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2986家门店以及Tesco乐购在中国的131家门店和购物中心。

  事件点评:

  对于华创与Tesco成立合资公司,业界看法不一。有业内人士认为,更多是基于双方资源的整合,这对于华润和乐购都是双赢的做法,对于华润来说,可以学习乐购的全球零售经验、供应链能力等精细化管理,而对于在中国市场经营面临困境的乐购而言,合资合资将有利于降低拓店的成本和风险,“以退位进”重谋中国市场。有人则认为,乐购在合资公司中持股仅有20%,意味着失去话语权,而乐购品牌或将在华消失。不过,无论如何,这次合资如果成功,中国零售市场将发生变化,华润万家将超过高鑫零售成为中国零售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而在零售业不乐观的情况下,并购案会不断出现,零售业的集聚性会不断提高。

  相关新闻:

  Tesco乐购和华润合作是“以退为进”重谋中国市场?

  华润创业联姻乐购:国内零售业地位或重排 为收购百佳铺路?

  中国零售业进入“华润时代”? 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华润集团频繁收购扩张版图 零售反哺房地产能否使1+1>2?

  三、绿地成功借壳在港上市 为五千亿目标保驾护航

  关键词:绿地 绿地香港上市 金丰投资 盛高置地

  事件概述:

  8月27日,“千亿房企”中唯一还没有上市的地产公司绿地集团终于成功在港交所上市。绿地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盛高置地,其中,绿地控股集团持有盛高扩大股本后60%的股份,而盛高置地在认购事项中所得款项净额(扣除开支)约为29.40亿港元。随着交易的完成,标志着绿地集团成功进入香港资本市场,盛高置地将更名为“绿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虽然已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但是绿地收购金丰投资的计划并不顺利,依然与上海国资委进行较量中。

  事件点评:

  尽管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一再强调“不差钱”,但绿地在土地市场的疯狂,加上过于激进的海外扩张计划,使得绿地对融资平台十分渴望。而由于绿地复杂的股权结构和多元化经营,使得绿地整体上市计划的十年之路走得并不轻松。而在港借壳盛高置地登陆H股后,如果市场盛传的金丰投资重组方案成真,“A+H”的双平台还将为绿地彻底打通内地与海外两大融资通道,成为廉价的资金输血基地。张玉良曾坦言,绿地到2015年收入超5000亿,跻身世界企业200强,也只有“A+H”双平台实现才能将其豪言壮志变为现实。

  相关新闻:

  绿地成功登陆港岛 海外布局加快、商业地产全面扩张

  金丰投资继续停牌 绿地与国资委较量结局8月9日将揭晓

  绿地集团10亿美元布局美国 张玉良述国际化路径   

  四、上海环贸iapm开业 “夜间购物中心”考验运营能力

  关键词:环贸广场 新鸿基 iapm 夜间购物中心

  事件概述:

  8月5日,作为香港新鸿基旗下在上海的新概念项目,位于淮海路的鸿基环贸广场(IAPM)试业。IAPM最大的特点在于打造“夜间购物中心”,比其他购物中心晚关门1个小时,餐饮普遍延后到零点以后,最晚的轻餐饮、咖啡吧、酒吧将营业至凌晨4时。而相比定位传统高端的IFC国金中心, IAPM的定位则是“时尚高端”,吸引更潮、更年轻的人群。此外,引入特色餐饮是IAPM的又一大特点,引入内地首个Gucci咖啡店,餐饮成为聚拢人气的“法宝”。

  事件点评:

  无疑,在商场和购物中心林立的上海淮海路上,IAPM主打夜间消费可与其他购物中心实现差异化,如果将“夜间消费”习惯的人群全部聚集到IAPM中,便能带来很大的客流量。不过延时营业也同样考验商场与商家共同运营能力,最显而易见的是电费、人力成本等运营成本的增加。此外,由于“夜间购物中心”对气候、消费习惯、地理位置、运营成本等要求颇高,如果没有完善的商业环境,多数商业仅靠自身难以复制。而且,这种模式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营业时间延长,而是需转向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的社交场所。

  相关新闻:

  上海IAPM吸引眼球3大原因:定位高端、引领夜间消费潮流等

  上海环贸iapm“夜间购物中心”考验商场与商家运营能力

  上海iapm迎来内地首个Gucci咖啡店 无印良品也已开业

  五、百盛二度撤出石家庄 创始人出山也难逃泥沼?

  关键词:百盛百货 钟延森 关店

  事件概述:

  8月20日,百盛百货发布致消费者的声明,由于发展战略调整,公司决定自2013年8月31日正式关闭石家庄店,9月1日起终止经营,这是百盛百货第二次选择退出石家庄市场。1995年百盛首次入驻石家庄,三年后因为“治理结构的缺陷”黯然退出石家庄。2009年年底,百盛卷土从来,再次入驻石家庄,还不到四年时间,百盛又选择再次退出石家庄市场。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百货,百盛百货近一年来持续关店,石家庄店已成为其关闭的第四家门店。

  事件点评:

  在百盛百货初入华市场,中国的百货业还不够发达,无疑,百盛百货有着明显的优势,发展速度很快。不过,随着其他外资百货的进入以及本体百货的发展,以及购物中心的出现,百盛并没有适应新竞争格局做出调整。但是,新世界、王府井百货等纷纷减少零售面积,加大餐饮等配套的比重。或许百盛也已意识到危机,今年5月份,创始人钟延森重掌百盛,并马上对中小型门店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不过,从百盛中期业绩看来,自救策略效果并不明显,落后于不少同行,由此看来,百盛要想逃离目前的发展泥沼也并非易事。

  相关新闻:

  光辉已不再 百盛二次进石家庄陷困局再度撤场

  百盛一年连关4家店 创始人出山自救或亦难逃发展泥沼

  百盛百货再度“夭折”石家庄 五大观点揭露原因   

  六、华侨城“灵魂人物”任克雷卸任 继任者面临高负债扩张考验

  关键词:华侨城 任克雷

  事件概述:

  8月13日,华侨城A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选举第六届董事会成员的提案,63岁的任克雷正式卸任华侨城A董事长一职,华侨城A迎来了近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人事变动。任克雷被奉为华侨城“灵魂人物”,1993年,其从深圳市委办公厅调往华侨城,新官上任就对当时的华侨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确定了华侨城三大主业:旅游、地产和电子。其中,“旅游+地产”成为了华侨城商业模式的标志,并进行了迅猛的全国化的布局。1997年,以旅游为主题的华侨城上市平台成功搭建。在此基础上,华侨城集团于2009年实现了集团主营业务整体上市。

  事件点评:

  尽管新的接任者还未揭晓,但“后任克雷时代”华侨城的压力与挑战却已在眼前。随着大型房企排队进入旅游地产,华侨城“旅游+地产”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目前,华侨城缺少新商业模式,新增的业务目前尚无太多的盈利点。尤其是目前公司面临开启第二轮实质性扩张的窗口期,多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均超过100亿元,或许会令刚刚好转的负债和财务状况重新恶化,有效解决融资困境问题是华侨城今后能否顺利进行二次扩张的关键。这些问题都留待新一任董事长带领华侨城来解决。

  相关新闻:

  掌舵人任克雷将卸任 华侨城多个百亿项目上马或令财务恶化

  高负债下开始第二轮全国布局 华侨城“接棒者”压力大

  华侨城发展模式短板成凸显 或将从主流房企市场淡出

  中海、招商、华侨城接连换帅 正常交替还是战略变化

  七、快时尚在华进入多品牌、多模式时代

  关键词:快时尚 H&M H&M男装 MANGO 

  事件概述:继去年H&M在中国推出COS品牌专营店、高端系列&Other stories以及抛出了子品牌Monki后,8月1日,H&M在上海开出了中国首家男装店,加速向细分市场进军。无独有偶,8月5日,MANGO也宣布,旗下男装系列H.E. by MANGO即将登陆中国,首家旗舰店将落户上海静安嘉里中心。此外,MANGO还将在华开设全新零售模式——megastore(购物广场)理念,中国首家门店也将落户上海IAPM购物中心。迅销集团也宣布在华不再局限于主打品牌Uniqlo,将开设更多二线品牌的分店。

  事件点评:

  其实,无论是多品牌战略细分市场,还是采用旗舰店、购物广场等不同模式策略,国际快时尚品牌都在看到中国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一方面,设立独立男装、童装门店,加速进军细分化市场,除了主打品牌外,集团旗下的其他姐妹品牌也借助主品牌的影响力进入中国市场,覆盖不同层次的市场。一方面,快时尚品牌在模式上也采取不同的策略,包括开出超级旗舰店,大型购物广场模式等,这些举措都是想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中多分一杯羹。

  相关新闻:

  H&M中国首家男装店上海月星环球港开业 快时尚调整策略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1448.html

  MANGO中国首家“megastore”模式分店将落户上海APM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3874.html

  MANGO旗下男装品牌将登陆中国 首店落户上海静安嘉里中心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2490.html

  迅销集团GU等二线品牌进驻中国 计划秋季在上海推出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2286.html

  八、百联集团十年三次换帅 叶永明跨界接任遭质疑

  关键词:百联集团 叶永明 百联奥特莱斯 

  事件概述:

  8月22,百联集团宣布由原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陈晓宏、原上汽集团副总裁叶永明,接替马新生和贺涛,分别担任百联集团董事长和总裁的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进入百联集团履新之前,叶永明担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之职刚刚两年半时间。在上汽期间,叶永明出众的营销能力也给公司带来了长足的业绩提升。无论继任者是谁,业绩最关注的应该是,生于上海但又囿于上海的百联集团当下业绩不断放缓的当口,新一任掌门人能否替百联集团“解围”并打通整合僵局?

  事件点评:

  成立十年的百联集团已经更换了四次董事长和总裁,频频换帅不利于百联集团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国有商业企业,百联集团固然有业态齐全、网点位于黄金地段、老字号沉淀历史等优势,但劣势亦明显,如:规模在逐渐缩减、缺乏良好的经营机制、经营模式陈旧、人才缺乏等。在业内专家看来,百联集团未来的发展有两条路:一是借助强势、高级别管理者,进行跨部门甚至是行业的整合;二是市场化,可以参照的例子则是华润。

  相关新闻:

  百联高层变动频繁 上海通用叶永明跨界接任遭质疑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2404.html

  百联集团频频换帅十年得与失 企业家是中国稀缺资源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6704.html

  百联集团高层更替敲定 零售业航母转型可参照华润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5903.html

  九、购物中心提升体验业态占比成风 不能盲目

  关键词:购物中心 餐饮 购物中心同质化

  事件概述:

  最近几年中国的购物中心遍地开花,随之而来的却是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虽然在数量上可以与发达国家看齐,但是业态、品牌陈列、卖场布局、装修布置等方面却是“千店一面”,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各大购物中心在绞尽脑汁,比如增加餐饮、儿童、娱乐休闲等业态,减少零售业态比例,加入自然、动漫、文化艺术等元素,以及引入大量待电子产品体验店等,在破解同质化、实现差异化经营上下功夫。

  事件点评:

  虽然开发商努力需求出路的做法值得肯定,但不能一味的依靠提升某一业态作为购物中心的出路。以餐饮为例,该业态聚客能力强的特点是不容置疑的,但也存在承租能力低的短板,如果一味提高餐饮的占比,依赖餐饮提高客流,长期下来购物中心也会受到伤害。体验业态的确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商场不应忽略提升空间感、便捷服务,开展针对性活动等软性服务。业内专家表示,对于成熟的购物中心来讲,不仅品牌招商需要重视,提升商场的服务质量才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有效策略。

  相关新闻:

  商场餐饮业态受追捧却依旧弱势 单一业态难撑半边天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6290.html

  购物中心差异化:加入自然、动漫、服务、文化等元素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5807.html

  购物中心动态式购物凸显聚客效应 电子产品体验受宠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6304.html 

  十、奥特莱斯在华诞生十年 名牌货源仍是关键

  关键词:奥特莱斯 燕莎奥特莱斯 品牌折扣 

  事件概述:

  从2002年北京燕莎集团建立中国第一家奥特莱斯至今,该业态在华已经走过了10年时间。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200余家奥特莱斯开门营业,以“奥特莱斯”命名的折扣卖场则多达400余家。当百货业陷入业绩放缓、折扣大战的时候,奥特莱斯业态在国内却大量涌现,销售增速远超正价百货店。不过,在国内这些奥特莱斯中,目前绝大部分商品仍需靠国内品牌支撑,卖场卖“大牌”的利润或不足10%。

  事件点评:

  奥特莱斯凭借“品牌齐全”和“价格低廉”两大“杀器”,“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在中国遍地绽放。然而,真正符合国外奥特莱斯“名牌+实惠”特性的却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奥特莱斯正沦为国内服装品牌清理库存的“救命稻草”。中国奥特莱斯第一人万文英认为,国内奥特莱斯必须提升整合货源渠道、维护实价水平和营造舒适空间这三点技术。奥特莱斯在中国发展头十年只是该业态发展的起点,而要使奥特莱斯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茁壮成长,下一个十年才是关键。

  相关新闻:

  奥特莱斯之殇:打折奢侈品不好请 仍需靠国内品牌支撑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2042.html

  上海奥特莱斯“贴身肉搏” 与大品牌关系铁是关键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82499.html

  中国奥特莱斯十年:飞速发展、成功者少数、货源未解决

  http://news.winshang.com/news-170746.html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