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的未来十年:“三好住宅”+“城市配套服务商”

赢商网 记者 陈泽佳   2015-03-31 01:37

核心提示: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万科亦在不断探索未来发展战略。过去的2014这一年,转型成为万科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在此次年报中,万科首次披露了未来十年的业务版图构想:“三好住宅”+“城市配套服务商”。

  (赢商网记者报道)在年报季接近结束的尾声,龙头老大的万科终于也亮出自己的成绩单了。在销售成绩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还首次披露未来十年的业务版图构想,再启万科大时代。

  销售业绩逆市增长 规模再创新高

  3月30日晚间,万科发布其2014年全年业绩。数据显示,2014年万科实现销售金额2151.3亿元,同比增长25.9%,在全国商品房市场的占有率由2.09%提升至2.82%。

  其中,国内销售情况则以广深和上海区域为主,销售额分别为618.57亿元与690.45亿元。另外,北京区域贡献额508.96亿元,成都区域则为333.31亿元。

  而在土地储备方面,2014年,万科累计新增加41个项目,按权益计算的占地面积约206万平方米,对应的规划建筑面积约591万平方米。

  截至2014年底,万科规划中项目权益建筑面积合计约3,801万平方米,此外还参与了7个城市更新改造类项目,根据当前规划条件,按万科权益计算的规划建筑面积约295万平方米。  

  另外,由于结算滞后于销售,2014年万科结算面积为1,259.0万平方米,同比仅增长2.3%。受这一因素影响,2014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为1463.9亿元,净利润15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和4.2%。

  但同样因为销售增长快于结算,万科已售出未结算资源规模创出新高。截至2014年底,万科合并报表范围内有1670.0万平方米已售资源未竣工结算,合同金额合计约1946.0亿元,较2013年末分别增长16.2%和19.9%。

  白银时代,房企利润率普遍下降。相比2013年,万科的结算净利率也下降0.60个百分点,为11.41%。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表示,利润率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地价占房价的比例持续提高,以及2014年市场调整期部分利润较低的现房销售转入当期结算。

  现金流充裕 创新业务和加大回馈股东

  2014年,万科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17.2亿元,年底货币资金上升至627.2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41.36%,远远超过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228.3亿元。净负债率(有息负债减去货币资金,除以净资产)仅为5.4%,为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

  从债务结构来看, 2014年,境外负债占万科有息负债的比例达到19.65%。随着年内B转H的成功,万科实现了和国际资本市场更加全面、直接的对接,未来境外融资优势有望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目前公司的资金状况处于多年来最佳水平,”谭华杰表示,“这一方面为未来进行项目发展和新业务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也使公司有能力更好的回馈股东。”

  谭华杰表示,“为推动战略转型,公司过去一年加大了各类创新业务的尝试,”谭华杰指出,“这些尝试增加了投入,虽然短期内难以体现在收益率上,但长期来看,将为公司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根据同日公布的分红派息预案,2014年万科拟每10股派送人民币5.0元(含税)现金股息。以2014年末总股份数计算,万科拟派发的现金股利将达到约55.19亿元,占2014年万科合并净利润的比例为35.05%,较去年提高5.18个百分点。

  未来十年版图 “三好住宅”+“城市配套服务商”

  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万科亦在不断探索未来发展战略。过去的2014这一年,转型成为万科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在此次年报中,万科首次披露了未来十年的业务版图构想:“三好住宅”+“城市配套服务商”。

  “白银时代,住宅开发依然是巨大而且可持续的产业,未来十年住宅仍是万科最具优势的业务。” 郁亮表示,“万科将以‘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为理念,不断更新行业和消费者对优质居住体验的定义和标准,捍卫和扩大我们在居住品牌上的优势。”

       因此,未来十年,万科最重要的业务仍是住宅。但为了保持公司良好的增长,并为之后的第二十个发展期奠定基础,万科需要在这十年内基本完成新业务的探索跟布局,确定新的商业模式。

  在传统的住宅业务以外,新业务则是,万科计划加大在度假物业、服务式公寓、新型商用中心、社区商业等消费体验地产;创业产业园、物流地产等产业地产;以及物业服务、装修与智能家居、建筑产业化等地产延伸业务方面的探索力度。

  未来十年,万科将坚持“三好住宅”+“城市配套服务商”业务版图,“我们希望在十年后,新业务能取得和住宅并驾齐驱的地位。”郁亮如是说。这是万科未来十年内基本要完成新业务的探索和布局,确定新的商业模式。 

  转型进行时 启动事业合伙人变革

  在经营转型的同时,万科的合伙人计划又进行新一轮变革。在业务上,万科将以合伙人机制为核心,推动组织架构变革,从传统金字塔科层结构转向扁平化架构,尝试包括“事件合伙人制”在内的各类可能,激发员工热情,打破部门壁垒,加强专业协作;公司将对项目跟投方案进行升级,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区域的协同性。

  2014年5月,万科推出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首批事业合伙人将其在经济利润奖金集体奖金账户中的全部权益,委托给深圳盈安财务顾问企业(有限合伙)(“盈安合伙”)的普通合伙人进行投资管理。自5月28日以来,盈安合伙通过券商集合计划多次增持万科A股股票。截至2015年1月27日,集合计划共持有万科A股股份4.94亿股,占总股本的4.48%。

  另一项变革——项目跟投机制也于2014年4月正式启动。在该制度下,项目所在一线公司管理层和该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跟随公司一起投资项目,其他员工则可选择自愿参与。项目的经营成果直接和员工的投资收益挂钩。

  在郁亮看来,与股东共同承担投资风险,是事业合伙人与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区别所在。当同时存在共创、共享和共担机制的时候,管理团队的利益将与股东高度一致。

  “从跟投的实施情况来看,员工认购踊跃。截止2015年3月25日,万科共有4837人参与跟投,占全公司地产编制人员的68%。”谭华杰透露,“从跟投实施情况来看,员工在加快项目周转、节约成本、促进销售等多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合伙人的意识和作用,对提升项目、所在一线公司乃至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万科认为,任何来自外部的监督约束,哪怕再严密,也不如员工的自我激励和相互管理更加有效。也正是这些积极的信号,给予了管理层应对白银时代挑战的信心。“无论从现有业务的效率、效益提升角度来看,还是从新业务的创新、创业来看,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都将成为重要的基础和保障。”郁亮说。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