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畅塑造黄太吉12亿估值 最终却难逃关店厄运

综合自筷玩思维   2016-09-19 17:01
核心提示:黄太吉曾经被称为互联网餐饮鼻祖,从卖煎饼果子起家的黄太吉,四年时间多次融资,估值高达12亿,却难逃关店厄运。

  他用舌绽莲花的口才,塑造了黄太吉(需求面积:50-150平方米)巨大的知名度。如今,面对商家撤离、半数闭店的困境,大家又将目光转向了黄太吉创始人赫畅身上...

  黄太吉曾经被称为互联网餐饮鼻祖,从卖煎饼果子起家的黄太吉,四年时间多次融资,估值高达12亿,可以说是那一批互联网餐饮玩家中的传奇。

  其实开始之初,黄太吉是卖煎饼果子的,2015年6月,当黄太吉正式宣布“航母式外卖服务平台”问世,曾经代表着“煎饼果子”品类、被称为互联网餐饮鼻祖的黄太吉走下神坛,“黄太吉外卖”登上舞台。这就像雷军曾经说过小米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一个只卖手机的厂商一个道理,一开始是单品单兵突破,知名度曝光率用户规模形成后,快速的迭代转型,变成了行业平台,这也算是互联网企业经常玩的“套路”。

  一开始黄太吉定位自己为互联网公司,但无论是早期卖煎饼还是今天做外卖,落脚点都是餐饮。所以折腾来折腾去还算是没有跨界!而近日有媒体爆料,黄太吉合作商户"出走"工厂店大量关闭。

  在今年四月份与黄太吉签约的12个品牌,目前在其外卖平台上只剩下一起拼、黄太吉、牛炖3个。黄太吉曾经建起的10个产能中心(即外卖工厂店)目前已经关闭了5个。

  

  对于关店的理由,黄太吉自称现代城店关门的原因是餐厅失火,而并非盈利欠佳、经营不善等理由。

  外界的揣测更多是出于对其几易方向的质疑。这几度更换方向背后,黄太吉遭遇了怎样的压力,赫畅又有怎样的野心?    

  线下门店艰难求生

  赫畅认为,“老虎”时代的门店业务已经很稳定了。随后又在纪中展的节目中坦陈,“不挖金子改卖水”的理由是因为如今的快餐业已经没有金子可挖。我想,后边的解释更符合黄太吉门店的经营状况。

  虽然现代城店是因为起火而关闭,但在北京拥有44家门店的黄太吉,危机真实存在。

  9月18日,中秋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黄太吉望京SOHO店仍处于关闭状态。而玻璃上贴着的放假通知只包含了15-16日两天假期。等到了望京新世界店,工作人员称:“因为地租太高,SOHO已经撤店,工作人员会和新世界店合并在一起。”根据楼层经理透露,望京SOHO每平米每天的租金不超过10元,按50平米计算,店铺每月租金不超过1.5万。

  黄太吉望京SOHO店放假通知

  而新世界店的位置靠近星巴克,只有20个座位,显然不是为了吸引堂食顾客而设置的。截至下午1点,整个店面接单量为180,按照客单价40元计算,可以预估每天的流水应该不超过1.5万,单月的营收应该在45万上下。除了房租、各项预付款,还需要付出较高的人员成本。新世界一家店铺,算上后厨、服务员以及外送员就有10人,一个月的人工成本起码要3万。根据相关调查显示,2016年为可用劳动力的峰值。换句话说,未来餐饮业的用工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黄太吉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是所有快餐都正在面临的。崔欣欣肯定了赫畅团队的创新和学习能力,同时也指出了餐饮行业的剧烈变动。“在消费升级形势下,如何满足顾客的差异化需求,是这个行业最主要的挑战。”

  除此之外,黄太吉所遭遇的窘境是,各项成本都在变高,而门店的收入却没有增长空间。想要提高收入,要么提高客单价,要么扩大客源,而这两者都很困难。

  提高客单价行不通,是因为快餐基本不具备提高定价的能力。哪怕人民币正在贬值,一张煎饼卖到16、双拼饭套餐卖到35也已经是顾客可接受的上线,对照系是吉野家和味千拉面。

  扩大客源同样不现实,因为在消费升级的形势下,快餐已经不再代表消费的趋势。消费者希望通过购买行为,来显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在餐饮领域也不例外。“桃园眷村”的火爆,并不意味着它的油条、饭团比路边摊的做法更独特,而是因为它开在LV旁边。它的定位、装修都意味着某种区隔。相反的,方便面销售下滑、麦当劳出让亚洲公司的股份也再次说明,黄太吉想要成为“中国版麦当劳”梦想没有实现的可能。

  就连找钱也变得相当困难。这其中当然有资本寒冬等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是,餐饮并不算现金流好的行业,先期的预付款就有很多。而风险投资看中的是高回报、有想象空间的项目,餐饮显然不在其中。

  距离黄太吉2015年10月的B轮融资已过去一年,而新一轮融资尚未启动。显然,压力之下的赫畅需要转换方向,寻求企业的下一个增长曲线,去向投资人讲述一个更新、更性感的故事。

  外卖——还活着,但活得不太好

  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外卖

  在2015年10月,黄太吉转型做外卖平台,并号称有自己的工厂店,为商户提供代加工代配送服务。这个商业模式看似并没有问题,甚至还有点小机智。

  先来说说黄太吉的外卖平台优势:

  饿美百解决餐厅产能不足的问题,黄太吉的模式则计划利用工厂店来提升餐厅的产能;

  饿美百是餐厅型外卖平台,黄太吉是产品型外卖;

  饿美百平台类似于淘宝型平台,黄太吉类似于京东型平台,相比较黄太吉模式效率更高,更能解决消费者对外卖快餐“快捷”的需求。

  黄太吉外卖平台的成本高在哪里?

  据说,入驻的商家须用黄太吉的配送团队。

  据说,黄太吉为商家加工和配送成本都算给了商户本身。

  据说,黄太吉的每单要抽成高达40%-50%。

  据说,补贴的费用是商家自己出。

  三大外卖呢?

  饿美百,每单抽成比例在15%—30%

  饿美百,会给商户进行不等的补贴费用。

  相比之下,黄太吉外卖平台的低流量、高抽成,在多数合作商户看来并不划算。并且暂定合作的商家说,黄太吉的代加工模式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甚至还有声音说,导致商家集体暴走的主要原因是与黄太吉外卖平台的合作成本过高。

  赫畅的野心:创业之心不死,就会一直唱下去

  身陷囹圄,很多人又想起了赫畅——黄太吉的创始人。

  为什么投资黄太吉,关键是三点。

  第一点,投黄太吉,就是投赫畅这个人。

  在某种程度上,赫畅不仅成就了曾经的黄太吉,也一直是这个招牌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互联网餐饮时代一个“神话”人物,赫畅从北京国贸建外SOHO一个小煎饼店小老板,到手握亿级融资、频频站上讲台,向众多渴望步入餐饮业的年轻人布道的“创业导师”,整个过程的变化,让人讶异,而唯独不变的,就是他的头脑风暴和口才。但这个独特的力量,可能既是杀出重围的利剑,也是刺中软肋的匕首。

  赫畅舌绽莲花般的口才,通过“煎饼相对论”、“小煎饼大梦想”、“世界的背面”等个人超级演讲,连同口碑不佳的煎饼果子本身,塑造出黄太吉巨大的知名度,和正反对立的品牌形象。

  在互联网界、创投界,通过极具思维和口才的演讲来发布新品、阐释理念的创始人,除了马云、雷军、贾跃亭、罗振宇外,还有很多,而在餐饮界,除了赫畅,似乎还没有找到第二个。

  赫畅不服输、不轻易被他人观点左右的性格特点,成就了黄太吉,同时也把这个年轻的品牌,带入种种餐饮创业者其实都会遇到的雷区,而资本的加持,让其在雷区里趟得更加大无畏。

  当初愿意资助短时间迅速成名的方仲永,肯为仲永的诗来买单的“财主”,最终还是要看到他成为真正的诗人,手上的这些“诗作”才真的值钱。

  如果说黄太吉这个品牌是赫畅的孩子,从最初受到质疑开始就修炼内功,而不是常常带着它贩卖理念,或许就能避免重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老路。

  目前看来,赫畅一直没有停止努力,只要他不放弃,这首创业之歌就不会停止唱,听众也永远不缺。黄太吉也可能会因九州闭门会的余力再在全国一露尊容,但有关生意的一切,还是要交给时间和市场来给定论,我们也希望,这不是又一个“伤仲永”的忧伤故事。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综合自筷玩思维,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