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旧交接之际,漫咖啡苏州2店全部关闭。
这个咖啡行业的现象级品牌,突然在苏州区域市场全面闭店,究竟是什么原因?
全面闭店,漫咖啡退出苏州
自2011年在北京第一家门店开业以来,这个由韩国人辛子相创立的品牌,就成为中国咖啡行业现象级的黑马。
但《咖门》了解到,就在最近它关掉了在苏州市场上的全部2家门店,几乎意味着退出该区域市场。
▲苏州石路店漫咖啡挂上了大大的“招租”
这两家门店分别位于南门路和石路步行街,分别于2014年底和2015年初开业。
石路店目前正在拆除,重新装修为民宿酒店,南门路店近日也已大门紧锁。据了解,2家门店均于近期停业。
据公众号“深度苏州”报道,漫咖啡在苏州全面关店,已经退出苏州市场。
对此,漫咖啡CEO姜念豹向《咖门》回应称:关店原因一家是因为开发商对当时承诺的停车、分租执照等没有兑现,另一家店是商圈出了问题,但具体是什么问题并未做出说明。他表示在苏州新的物业已经落实好,但目前不方便透露。
“慢”下来的漫咖啡
略显偏远的选址,“航母级”的休闲空间,复古式的Loft设计,明亮的光线,华美的灯具,开放式的厨房,还有等餐时间陪着你的小熊
——尽管常被吐槽“不好喝”,但这个处处透露着差异化的咖啡品牌,几乎重新定义了与星巴克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第三空间”,也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韩系咖啡在中国市场的爆发。
▲陪你等餐的小熊,是漫咖啡的标签之一
在接下来的几年的时间里,咖啡陪你、动物园咖啡、豪丽斯咖啡相继进入中国并迅速规模化扩张。
但快速扩张带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咖啡陪你资金链断裂,品牌如今已经“名存实亡”;动物园咖啡频现加盟商跑路,宣布不再加盟后进入漫长的转型期;豪丽斯咖啡在中国的代理商也在2016年传出现内部管理丑闻,导致供应商堵门要债。
▲韩系咖啡状况频出
看上去,似乎只有漫咖啡独善其身。相对于其他疯狂加盟的韩系模式,其“直营+合作经营”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门店管理的稳定。
另外,漫咖啡也从激进的规模扩张策略做了调整。掌门人辛子相曾放出“10年开出3000家店”的豪言,其CEO也称将以每年100家门店的速度扩张。但随着韩系咖啡在市场上走势的集体回落,漫咖啡的发展也从“求快”进入“求稳”。
有业内人士表示,“漫咖啡这两年确实‘慢’下来了。”其门店宣传册上显示,如今依然是2年前150家门店的规模。
缺乏核心竞争力,模仿复制太容易
从火爆到排队求加盟,到苏州全面闭店、退出区域市场,漫咖啡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
咖啡行业资深人士、《就想开家咖啡馆》作者李强表示,除了连锁管理问题、经营面积过大导致回本周期长以外,漫咖啡等韩系咖啡背后依然问题多多。
比如严重的“被山寨”。由于漫咖啡的火爆,模仿漫咖啡风格的咖啡馆层出不穷。
不差钱的投资人,他们采用与漫咖啡几乎一模一样的老榆木家具座椅,一样的松饼冰沙,甚至一样的小熊,其门店的各色灯饰也与漫咖啡一模一样。
事实上,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漫咖啡等韩系咖啡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壁垒。
无论松饼吐司还是气泡水、抹茶拿铁,实在不是什么新奇的玩意儿——在这个网络通畅、人员流动频繁的时代,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很容易沦为被模仿的对象。这在茶饮市场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抄袭成风,是行业成长的阶段性特征
我们在斥责抄袭者不知廉耻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核心优势究竟是什么?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系统的、有壁垒的,别人看得到却抄袭不来的。
漫咖啡牵手王者荣耀、来电共享充电宝推出首家网游IP主题咖啡店,把日常销售场景切换为《王者荣耀》组队打怪的互动场景,既新颖又吸引流量。
截至目前,漫咖啡门店数量150家,曾经在5年内开店40家。经过几年的发展,漫咖啡的壁垒日益被消磨,它还能“快”起来吗?
增收不增利的瑞幸咖啡今年Q1运营亏损6510万元,运营利润率为-1%,而2023年同期运营利润则为6.784亿元,运营利润率为15.3%。
这家诞生于2017年的新茶饮品牌,摸着茶颜悦色过河,又厚着脸皮借势营销Dior,再次被传赴美IPO,是否会同“雪王”一般折戟?
美国精品咖啡Reborn Coffee将进军中国市场,首家旗舰店将落地广州,预计开在“游客熙攘的中心历史街区”,后续会向上海、深圳等城扩张。
关键词:Reborn Coffee精品咖啡 2024年05月14日
谭仔国际2024财年收益为27.48亿港元,同比增长5.9%;溢利(撇除政府补贴)同比增加34.2%至1.17亿港元;香港以外地区经营亏损收窄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