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晚间,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发布2017年5月份销售业绩报告。这也是颜建国5月6日全面兼任主席、行政总裁以来,中海发布的首份销售月报。
数据显示,5月份中海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为205.26亿港元,同比增长18.89%;相应楼面面积133.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48%。
2017年1月至5月,中国海外系列公司的累计合约物业销售约为967.62亿港元,同比增长34.14%,距离千亿门槛仅一步之遥;相应的累计楼面面积约为586.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99%。
此外,于2017年5月31日,中国海外系列公司录得已认购物业销售约为188.88亿港元,预期将于往后数月内转化为合约物业销售。
中海经历2016年底郝建民被免职、颜建国回归的人事更迭后,开始呈现出与过往截然不同的景象。在业务安排层面,2017年公司新开工面积增长148%至1900万平方米,在建规模增长37%至3300万平方米,资本开支则增长70%至1600亿港元等。
但仅就销售规模而言,这家央企在对外宣传时仍延续了一贯的偏保守。按照中海的目标,2017年公司计划完成合同销售额2100亿港元,与去年(2106亿港元)基本持平。以此计算,截至5月31日止五个月,中海目标完成度为46.08%。
分区域看,华北地区贡献合约物业销售241.68亿港元,北方地区贡献131.67亿港元,华东地区贡献114.12亿港元,华南地区贡献109.52亿元,西部、香港及澳门区域则分别贡献65.64亿港元、56.02亿港元。
合约销售金额分布的不同,与中海目前土地储备分布有着高度紧密的联系。截至去年底,中海在内地33个城市及港澳拥有土地储备5677万平方米;其中华北地区(含北京、天津、济南、太原、武汉)占比最高,按比例为28.5%。
随着销售规模扩大,中海不足6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逐渐成为制约发展的掣肘。在此情况下,补充土储成为过去近半年的主要动作之一。
公告显示,刚过去的5月份,中海先后在苏州、中山、武汉、北京、福州、香港、镇江获取土地,权益投资额人民币94.41亿元。其中5月26日,中海联合信和置业、嘉华国际以83.3亿港元的一笔过预缴付款出价成功竞得香港西铁锦上路站第一期物业发展项目。
截至5月底,中海累计收购土地23宗,土地面积177.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33万平方米,权益土地总价人民币308.52亿元。
按照该公司此前披露目标,年内其拿地开支预计达1000亿港元(约人民币872亿元),这个数字比过去两年拿地总开支还多290亿港元。
除此以外,中海在内部架构层面的调整同样备受关注。有媒体报道称,颜建国上任后开始在总部层面新设立海外事业部与创新业务发展部,本人则主管监察审计部、创新业务发展部和企业传讯部。人事调动方面,包括阚洪波、罗亮等人职务均发生调动。
另有消息显示,近期中海成都公司总经理雷越姝获调回总部,并将出任营销管理部副总经理;中海地产北方区域总经理庄勇同样被调回总部,出任人力资源一把手。
4月23日,中海宏洋发布公告称,颜建国为专注及投放更多时间于其他工作承担,决定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由郭光辉接任,自4月22日起生效。
2月7日晚,中海旗下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同时披露了一系列人事变动,颜建国辞去中海地产总裁、中海物业主席、中海宏洋主席等,这是换帅OR改革?
在开年后的两个月里,中海已砸下200多亿在北京、上海、南宁等城市拿地,新增土储91.68万㎡,多方揽储的背后,隐含着颜建国的规模焦虑。
未来该地块的约13.5万平米商业,由中海还是上海西岸开发来自持操盘,赢商网将持续关注。
2022年内地房企出现市值“大洗榜”:千亿市值房企跌剩7家;央企中海和华润取代民企,成为两大市值龙头;保利地产市值逼近排名第三的龙湖。
中海天府新区489米超高层项目开建,建成后将接替绿地中心468项目成为成都第一高楼,地块拟建集总部办公、星级酒店、观光旅游为一体综合体。